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逐愛路上,努力是討好的麽?

作者:劉英雅

小L與前男友斷斷續續交往了一年多。現在是被遺棄的狀態。

兩個人的相識是小L恰逢失戀,在群聚會時遇上了這任前男友,這位前男友當了了幾周的情緒陪伴者後,就順理成章接盤成了繼任男友。

但是當了男友後,視角就大不一樣。態度也就大不一樣。

首先是,小L的這個情緒陪伴的需求就成了兩個人或者男友個人的障礙,他有他的天地,有事要做,過於依賴就是女朋友不懂事的一種,為此小L漸學漸乖,也學會了賠禮道歉,為自己的不夠理解不夠懂事。

其次,顯然地,小L非處女,這點也是這位男友無法過去的心坎,相處時總帶著冷情緒,因為這個處與非處,在相處短短的半年時間提出兩次分手,理由就是過不了這個心坎。

其三,在當時做為網友偶然相逢後,小L曾將自己的不幸身世托盤相告,父母早年離異,跟著母親長大,母親常將情緒撒在小L身上,小L從小缺安全感,也許是從小哭習慣了,碰到事情不管是難過的還是麻煩的,都是哭前行,當時的前男友就是受不了她的沒安全感與哭哭啼啼X遁的。想當時,男友還是網友時,回應的是女孩子愛哭是很可以理解的,女孩子一哭男人就沒辦法了。到了談起男女朋友來,男友最討厭的就是小L的哭,一句話就是沒法跟你說,對於小L的淒涼身世也是極其鄙夷。很怕朋友同事知道小L的存在。只要不哭一鬧就趕人。

所以,分手,分手,短短一年多的時間裡,分了四五次手,非次的理由兩次,家裡人不同意兩次,每次都是男友提,句式都是例如這樣,「我過不了非處的心坎,我們分手吧,不再聯繫。」然後就分手了,分手一般不超過兩周男友又來聯繫,要見面和好。

最後一次分手是這樣的。有一天吵架吵急了,小L從桌子上掃了一個杯子,男友推了她一把,接著一巴掌蓋過去,蓋得她耳鳴好幾天,又踢了她一腳。從此遊學去了。

小L悲苦的是,自己那麼努力要與他在一起,可是他還是嫌棄自己,家世不夠好,非處,不優秀。他跟小L在一起不甘心,最後還是拋棄了小L。

小L的悲苦真是因為被不接納,被甩麽?

她悲苦的是自己付出了那麼多努力,依然得不到他的接納。但,他接不接納,與小L的努力有關係麽?並沒有關係,小L努力想要跟他在一起,是小L的需求,跟他在一起是小L的需求,小L只是為她自己的需求而努力;而他跟小L在一起,形成真正的戀人關係,他認為並不能滿足他的任何需求,除了生理需求,除之之外還會阻礙他滿足自己需求與期待的機會。看起來,每個人的行為與需求都是自己的責任。

努力並不討好

經常有人們要去努力搞個愛情關係,先坐上那個男女朋友名分的位置或者老婆老公的位置,然後再努力地經營。

而事實上努力搞得那些事跟愛情都沒有關係,現在進行時沒有關係,將來也沒有關係。

當努力者披荊斬棘殺進愛情的包圍圈裡時,會以為自己得到了的是愛情,可以亦步亦趨,可以小心翼翼,為了維護那所謂的愛情關係。但那樣做自己到底在乾嘛呢?

這樣做是在突破一個人的界限,泯滅一個人的機會,壓抑一個人的內心的訴求,甚至是改變了TA整個人生的意義與安排。對愛情的追求很常與一個人的對自我理想、自我價值、自我認同有關。在對方的觀點認同裡,這個努力的人沒有達到TA對愛人的訴求,或者努力者與TA對愛人的訴求不匹配,但這個訴求與他個人是匹配的,因此這個訴求就是自我助益的,或者是能夠榮耀TA的,自我保護的。就算TA為了某些其它的需求勉強或者臨時接受,那顆爭取尋覓的心依然還在。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

努力者做得太多,再多,成功上位了,努力者依然欠TA個人情,就算你做了很多,怎樣地委屈求全,TA對努力上位者依然會是居高臨下的。努力者是塊絆腳石。除非你是讓自己變得很有價值。

小L,學會了經營關係,學會了調節自己的情緒態度,努力要與對方維繫關係,終究還是被嫌棄。

當苦苦追逐抓取所謂的愛情的時候,肯定會是苦苦的,而且得到的往往不是愛情,追求並不是尋找愛情的必需步驟,自我陶醉地開屏才是必要的步驟,自戀自愛才是必要的步驟。而被人追上的同樣是個錯誤,除非出自你的選擇。

小L悲苦的應該是她自己不接納她自己,被她自己甩。

在愛情追逐的遊戲裡,感動這個東西真是子虛烏有的東西,感動的下面一般是壓著遺憾,當他看到你時,就想起他的那個遺憾,他的遺憾事實上是他自己造成的,但是他依然把你看做他生命裡愛情裡的遺憾麽?

努力並不都是討好的。想想,可以努力地為自己做些什麼,取悅自己、效勞我尊陛下。

愛的劇本

在這一場烏龍戀愛關係裡,她一直停留在自己的舊劇本裡,就是無依無靠無助的感覺裡,依靠才是她這些烏龍關係裡的第一訴求,而不是這個男人,或者她自己,為了得到依靠,她連自己都可以捨棄。

需要依靠,那是小L的幻覺,從小成長經歷裡的幻覺——有一個人可依靠。父母離異,跟著母親生活,母親將情緒撒在她身上,母親本身在情緒上都是無依無靠,甚至小L是成了母親內心的依靠與支持。這個不安全感、不安定感是如影相隨的。這樣的需求狀態,會比較難去真正去與他人建立連接。會既被關係控制,又想去控制關係。她終究會從後面的所有關係裡發現,這個依靠的需求只能是個幻覺。

依靠無罪無錯,人的確需要與他人建立有效的連接。

小L需要的其實是連接,她能真正遇見一個人,在學會真正與一個人相遇前,需要學會依靠自己,遇見自己。對於成年人,人在無依無靠時候,還有一個人可以依靠,那就是自己。

當學會愛自己遇見自己之前,遇見的是愛情的功課,而不是愛情,

如果要努力,那就努力愛自己吧。

(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作者與出處)

劉英雅:心理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國家二級心理顧問師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