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北緯:“大意失荊州”——關羽的榮與辱

無論是從歷史還是演義的角度看,襄樊之戰在三國鼎立的進程中,都是至關重要的一個節點。這一戰,作為戰役主動發起者的關羽,初期氣勢如虹,打得曹魏幾欲遷都避其鋒芒,後期在魏、吳兩家的夾擊下,敗走麥城,身死軍沒。

在《演義》中,關羽的性格基本和正史相同,即“剛而自矜”,“善待卒伍而驕於士大夫”,這也為“大意失荊州”這句著名的成語下了一個很好的注腳。荊州之失,作為主將的關羽不能說沒有責任,至少《演義》中他驕傲自大,輕視東吳,輕視同僚的舉動,造成了後院失火的嚴重後果。

但如果把荊州之失簡單地歸咎於關羽之“大意”,則又顯然是對關羽不公平的。

1

襄樊之戰前的插曲

襄樊之戰前有一段著名的插曲,即孫權遣使向關羽求親,遭到關羽迎頭痛罵:“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看起來是關羽無理取鬧,不顧兩國聯盟,既毀了自己,又毀了蜀漢的前途,致使諸葛亮的“隆中對”泡湯。但如果仔細分析,這一段頗可玩味。

孫權在遣使求親之前,剛剛接見了魏國使者滿寵,而滿寵此行的目的正是要聯吳擊劉。孫權采納諸葛瑾的建議,用結親的方法試探關羽:“若雲長肯許,即與雲長計議共破曹操;若雲長不肯,然後助曹取荊州。”

此計的妙處在於,如果成功,則可離間劉備君臣,脅迫關羽之女為人質,不成則可出兵取荊州,取得出師的借口。

事實上,這裡有一個邏輯陷阱,即很多人以為關羽有兩種選擇,其實關羽只有一種:無論性格使然還是出於現實考慮,都不允許他答應這門親事。

性格自不必講,關羽一向藐視東吳,孫權這種小動作必然令他極為反感;而現實情況呢,作為一方諸侯,手握重兵,私下與他國君主結姻,是政治上的大忌,而關羽和劉備情同手足,更要躲避這種嫌疑。關

羽愛好左氏傳,必然對歷史熟悉,斷不會犯如此錯誤。關羽“罵辱其使,不許婚”,正史所載,意在表明自己的態度,既給孫權看,也給遠在益州的劉備看。

很可惜,這一點《三國演義》的作者似乎並未看清,反而借諸葛亮之口說:“荊州危矣!可使人替關公回。”

問題是,在兩國聯盟破裂的情況下,使人替關公回又能怎樣呢?難道還有人比關羽更適合鎮守荊州?

關羽拒婚,最令人詬病的一點是態度未免太過蠻橫無禮,雖然如此,但諸葛瑾說得很明白:“若雲長不肯,然後助曹取荊州。”說到底,孫吳方面要的只是關羽的態度:肯或者不肯。至於關羽到底採用什麽樣的方式拒絕,破口大罵也好,婉言拒絕也罷,其實無關宏旨。

這其中的關竅,提出建議的諸葛瑾未必通曉,而采納建議的孫權必定是成竹在胸的。

2

襄樊之戰前的態勢

《演義》中說孫權聽聞關羽辱罵,大怒之下,立即召集文武官員商議取荊州之策,似乎是孫權為怒氣所激憤而出兵,似乎關羽做了一件蠢事。

而實際上孫權並不是一個容易被感情左右的人。諸葛亮出使東吳,也曾拿話激他,話也不好聽,但孫權很快心平氣和,理智佔據上風。

關羽輕吳是出了名的,並不始於求親。孫權派人接收三郡,被關羽悉數驅逐;魯肅擺鴻門宴,被關羽像小孩兒一樣戲耍,此時的孫權尚能保持克制,又怎會因為關羽的一句罵街的話而輕易翻臉?根本原因還在於形勢變了,孫權認為奪取荊州的時機已經成熟。

從地緣上來說,荊州是三國的必爭之地,對於孫吳尤其重要。沒有荊州,蜀漢最多不出峽,曹魏最多不東下,但對於孫吳來說,則關係到國防安全。

所謂守江必守淮,守揚必守荊,在淮河流域被曹魏控制而又無力爭奪的情況下,孫吳出於國防安全的考慮,無論如何都要拿下荊州這塊戰略要地,實現“全據長江”的夢想。

在劉備入主西川前,出於兩弱抗一強的現實考慮,孫權尚能忍受劉備據守荊州,維持兩國聯盟。但在劉備贏得漢中之戰,進位漢中王的前提下,魏國暫時處於守勢,聯盟的基礎已出現動搖。

此時,劉備跨有荊益,佔據長江上遊,雄心勃勃,無論其有沒有順流東下的企圖,都讓孫權倍感威脅。

這與戰國時期的合縱、連橫是類似的,當秦國強大的時候,諸侯合縱攻秦;當齊的威脅增大時,就合縱攻齊。分合本沒有一定之規,視力量消長為轉移,而襄樊之戰的前夕,正是三國局勢最微妙的時候。

趙祥林、趙宇繪年畫《義氣千秋》

此時的關羽並未作出破壞聯盟的行為。在曹、劉對抗,劉備方面佔據優勢的情況下,關羽沒有趁機攻擊相對弱小的東吳,而是選擇相機北上攻魏,嚴格執行隆中對“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的戰略構想,從行動上來講,是絕對對得起東吳這個盟邦的。

而孫權不僅沒有配合行動,北上攻略江淮,反而把屠刀伸向了盟友。從實際的政治利益來看,我們當然不應責備孫權,但他的背盟行徑從道義上講是應該譴責的。

3

“大意”失荊州

關羽的軍事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不僅有超高的武力,而且戰略戰術上都有可稱道的地方。發動襄樊之戰後,關羽一方面在北方打出水淹七軍、威震華夏的戰績,一方面對搖擺不定的孫吳采取了防備措施,沿江築烽火台以備不虞。

從大戰略上看,關羽是沒有問題的。但在具體的實施中,關羽犯了“大意”的毛病。具體表現為:

第一、輕視吳國,尤其是陸遜這個吳國新銳;第二、不該責罰糜芳、傅士仁之後,再讓他們鎮守南郡、警察這兩個戰略要地。前者造成吳軍白衣渡江,潛襲荊州,後者造成後方盡失,關羽無法回軍馳援荊州,以致敗走麥城,被擒身死。

不過,我們拋開“大意”的成分來看這場戰爭的話,可以發現這幾乎是一個無解之局。

首先是關羽老了,不複當年,對付一個龐德都已力不從心,正像徐晃感歎的:“倏忽數載,不想君侯須發已蒼白矣。”

其次,身邊無得力之將,只有義子關平和實力平平的廖化,分身乏術,無法兼顧襄樊前線和荊州後方。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敵我力量過於懸殊。關羽面對的是國力雄厚的曹魏,和密謀背盟的孫吳。《演義》沒有說明關羽的軍隊數量,按照正史則只有三萬人。

襄樊一戰,關羽孤軍面對的是曹魏的曹仁、滿寵、於禁、龐德、徐晃,孫吳的呂蒙、陸遜、韓當、周泰、朱然、潘璋。這樣豪華的陣容對付一人,終三國之世,僅此一例。

關羽敗在這樣的陣容下,並不丟人,況且還曾一度打出“威震華夏”的戰果,其軍事能力之強悍,堪稱三國第一將。即使在後期軍事不利的情況下,還能整頓軍馬回援,如果不是糜芳、傅士仁反水,局面尚有可為。

襄樊之戰造成的後果是顯而易見的。一方面蜀漢折斷一臂,固然失去並兼天下的可能,而另一方面,孫吳雖實現了全據長江的計劃,但徹底淪為偏霸一方的地方政權,也失去了北上逐鹿的可能。

不論正史還是演義,孫吳都是以防守見長,歷任大都督周瑜、魯肅、呂蒙、陸遜均是防守之智有余、進攻之力不足,沒有了西線蜀漢的強力配合,東吳北進毫無進展,以至於孫權打了一輩子合肥都沒打下,還落了個“孫十萬”的笑柄。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