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垃圾短信如何一步步“掏空”你的錢包?

作者 | 劉晶榮

題圖 | 視覺中國

疫情之下,全國各地勠力同心,共同抗疫。

然而,電信詐騙團夥卻在這個特殊時期,利用人們網購防疫用品、開展網課學習等時機屢屢得手。經統計,僅疫情期內2月份的詐騙案就激增35%,其中金融詐騙舉報量位居榜首。

3月17日,工信部發布了劍指垃圾短信的公告,《關於印發的函》,文件要求相關機構嚴格監管。而公告發出的月內,短信服務商集體被查的消息不脛而走。

有業內知情人士告訴虎嗅,“保守估計有二十多家短信服務商被調查,但真實數字可能是四十多家。”他還表示, 金融電信詐騙是多年的痼疾,這次大力肅查很可能在為今年“3·15”埋伏筆。

疫情意外成為詐騙短信的溫床

人在家中“宅”,“騙”從短信來。

疫情期間隔離在家的王鵬(化名),向虎嗅講述了他如何掉入“信用卡提額”騙局的過程。

2020年2月中旬,王鵬的手機上突然彈出一條95533發來的短信,“您的建設信用卡已達到提升額度標準,如需提升請致電xxxxx,當日有效”。當時,這條短信混雜在各種外賣、快遞未讀信息中躺了好幾天。

王鵬做點小生意,資金周轉常年依賴信用卡,在此次疫情影響下,生意處於停滯狀態,迫於生活壓力,他翻出了那條95533發來的短信。

“95533發的短信,我也經常用建行的信用卡,因此完全沒有往可能是電信詐騙的方向想過。”王鵬撥通了短信上的電話,想問問如何提升借款額度。

電話接通後,一位標準播音腔的女士自稱建行客服,寒暄過後表示:“先生,查詢提升額度需要先告知銀行卡號和手機號,請您稍等告知收到的驗證碼,我們才能為您查詢具體提升數額。”

1分鐘後,王鵬手機彈出一條驗證碼短信,他想都沒想就告訴了對方,只聽到對方敲擊鍵盤的聲音,然後溫柔的說道:“先生,稍後會將額度信息發至您的手機,請您耐心等待。”最後,還不忘貼心叮囑“驗證碼要謹防洩露。”

沒想到,5分鐘後,王鵬沒等來提額的通知短信,卻等來扣款5000元的消費通知。

”當時才反應過來,可能被騙了。“王鵬馬上回撥電話,那邊已經是無人接聽的狀態,後面再打已經變成“您撥打的電話不在服務區”。

回想起來,從撥通電話到被騙整個過程不過十分鐘,虎嗅問及為何鬼使神差點開這條幾天前的垃圾短信時,王鵬苦笑,“需要錢,抱著僥幸想試試,誰能想到95533發的短信也有假的。”

其實,“信用卡提額詐騙”並不新鮮,這類手法早在2017年就被曝光過,但王鵬顯然忽視了此前的類似案件報導,防騙意識依舊薄弱。

不過,在虎嗅採訪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疫情期演化出來的新詐騙手法。

據爆料人描述,新的詐騙手法中,騙子會發短信或打電話告訴你有欠款未還,假如你確實四處欠账,就會好奇自己哪邊的欠款忘記還上,然後按照對方提供的鏈接點擊查詢,只要進入鏈接輸入個人信息,你的金融信息就會被竊取,直到卡上的錢全部被轉完。

而另一種詐騙手法則是通過“錢色交易”的灰產竊取個人金融信息。

爆料人表示,疫情期間裸聊生意異常火爆,有些裸聊網站為了引誘網友上鉤,會要求用戶填寫手機號和驗證碼登錄後先給免費10分鐘的”甜頭“,此後享受VIP服務時就需要輸入銀行卡號。

熟不知,這些個人信息最後都會被明碼標價售賣,這些人也將持續遭受數據洩露帶來的電信欺詐、人肉搜索、账戶被盜等困擾。

短信詐騙沒那麽簡單

“提額短信”、”黃色灰產“等手段之所以能如此猖獗,源於背後有一套成熟的利益鏈。

原本銀行、合規金融機構等會通過短信商發送行銷廣告都是正常的商業行為。但自從2015年線上金融崛起後,貸款廣告叢生,當時最主要的行銷渠道變成了網站、APP廣告、貸款超市。

很快,監管注意到貸款亂象,導流平台被嚴查,線上行銷被斬斷,短信自此借殼成為金融產品主流的推廣渠道之一。

不同於網上導流和APP廣告的廣撒網式的獲客模式,短信可以說是最精準,觸達率最高,也是性價比最高的獲客渠道。

網貸業內傳聞,一名溫州商人,在不通過門戶、APP、貸超等主流獲客的情況下,單通過短信,1000萬的放款額就獲取了1個億的利潤。

這背後的短信商,三五個人就能組成一個小作坊,幾萬元就能從辦證中介那裡拿下ICP準入和電信業務許可證。業內人士稱,“厲害的團隊一天能賺5萬元。”

伴隨著行業野蠻生長,很多人為謀取更多利益,短信渠道商將觸手伸向了非法貸款廣告,甚至詐騙廣告。

最終,非法從業者設計出了“偽基地台”的手段。偽基地台,是把普通手機信號屏蔽後,然後強行將用戶的手機注冊到自己的信號中,然後推送垃圾短信。

這種偽基地台可以偽裝成任何號碼,如10086、10010、95555、95533等專屬企業的短信。我們平時收到偽裝的95533建設銀行的詐騙短信,基本是來自於它。

2019年“3·15”之後,線上金融被監管嚴打,但是附著在金融行業,像毛細血管一樣的不法短信服務商卻被忽視了。如今我們依舊可以在聚投訴、黑貓投訴上看到消費者對短信詐騙絡繹不絕的投訴。

而且,如今的貸款詐騙短信已經到了能夠迷惑網貸資深玩家的地步。

專業貸款戶王真(化名)向虎嗅表示,“平時我對貸款平台了然於胸,各種貸款廣告門清,一眼就知道這些廣告背後躲著的是正規金融機構還是高利率平台,但對於日趨逼真的短信詐騙卻常常拿不準。”

90後成電信詐騙高發人群

90後作為與網絡共生的一代,對網絡最為熟悉,為何會成為電信詐騙高發人群?

根據匯豐銀行的調查報告顯示,中國“90後”一代人的債務與收入比達到1850%,該群體欠各種貸款機構和信用卡發行機構的人均債務超過17433美元,即“90後”人均負債多達12萬元人民幣。而在海爾消費金融、融360聯合的數據報告中,90後在消費貸款群體中佔比達43.48%,以貸養貸用戶佔比近三成。

即便財務狀況捉襟見肘,一位通信領域從業者對虎嗅表示,“疫情在家,大家手機不離身,直播、電商、短視頻、遊戲等線上娛樂項目爆發式增長,大家打賞、充錢、買東西大多使用線上網貸產品或刷信用卡、花唄,其中90群體是最活躍的群體。”

對此,一名資深網貸從業者對虎嗅表示,”其實,近年來從網貸平台一些報告能看出,網貸主要群體和遭受電信詐騙群體呈現高度重合。“

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麽360今年發布的《電信詐騙分析報告》中,80、90後在網貸類APP詐騙受害人群中佔比超80%,其中90後佔比45.9%。

雖然,90後在日益高企的房價和激烈的社會競爭壓力下日漸佛系,注重即時享樂,喜歡超前消費,成為借貸最大潛在人群。但從宏觀層面看,2019年我國六大國有銀行的透支額度接近3兆元,同比增長10%左右,增速創10年來新低。

我們的社會早就被那些過度的消費貸轟炸,逐漸變成了透支型社會。而這一切,無疑為金融詐騙的演化和滋生提供了生存土壤。

所以,面對電信詐騙這種社會痼疾,除了依賴監管整頓外,更重要的還是要控制好我們自身內心的欲望,不要輕易將自己的隱私信息向他人洩露。

金融短信詐騙的病原體,其實是人性中對不勞而獲,對好逸惡勞的嚮往,只要欲望還在,那些直擊人性的詐騙就沒辦法徹底杜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