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有些“錯字”因為有文化,有些字沒錯卻讓人笑哈哈

寫錯字通常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沒文化,一種是太有文化。在我國許多著名景區的牌匾上都看到過“錯別字”。但是這樣的字背後都有它的歷史典故,錯得恰到好處,反成一段佳話。

同樣,有些字雖然不一定“錯”,但是卻總會引起各種誤會,讓人不禁笑噴。

近日,四川青城山門口的一塊石刻,莫名成了網紅。具體原因請往下看!

01 “采藥超人”?

一位網友在遊覽青城山時,看山門口一塊紅石頭上刻有四個大字,對書法不甚了解的她,聯想到古代青城山的道士們白雲深處采藥的場景,於是把這幾個字誤認為是“采藥超人”。後來很快在網上炸開了鍋,引發近萬人圍觀和轉發。

正確讀法:大道無為

02 “婦女之寶”?

婦女之寶?相信很多人都讀錯了。

正確讀法:賓至如歸

03 “杜甫能動”?

有天跟領導出去應酬,去一家富麗堂皇的大酒店,進門就是一塊古色古香的匾額,我脫口而出:“看!杜甫能動!”後來領導再也不帶我出去了。這件蠢事在網上傳開後,有人還專門製作了杜甫動圖,讓人欲哭無淚。

正確讀法:勤能補拙

04 “好狗邊上飄”?

某幹部旅遊至一名勝,抬頭見一匾,於是大聲念道:“好狗邊上飄!” 頓時臉丟盡了。

正確讀法:風景這邊獨好

05 “黑屌泉”?

黑屌泉?這個泉沒你想的那麽屌!

正確讀法:黑虎泉

06 “伏屌寺”?

位於峨眉山的“伏屌寺”也尷尬了。

正確讀法:伏虎寺

07 “屌”?

清代富翁康百萬家裡掛著的這幅字畫,真是“diao炸天”!

正確讀法:虎

08 “山東情婦坡”?

在山東人眼裡,這個建築物簡直是獨霸天下。可是卻被人誤讀成“山東情婦坡”。

正確讀法:山東博物館

09 “坐月子”?

蘇州虎丘風景區的一塊匾,被人看成“坐月子”?還有人說成“坐乃孕”的,難道坐一下就會懷孕?

正確讀法:千人坐

10 “社印冷面”?

杭州的西泠印社,在吃貨眼裡成了“社印冷面”……

正確讀法:西泠印社

11 “面皮”?

這個被讀成“面皮”,這家面皮店還是蠻大的呢。

正確讀法:西安

12 “鳳凰於死”?

“鳳凰於死”、“鳳凰乾屍”、“鳳凰乾死”?鳳凰聽到會不高興的吧

正確讀法:鳳凰於飛(指鳳和凰相偕而飛,一般用來祝福新人幸福滿。)

13 “鳥鎮”?

鳥鎮?難道這個鎮上全都是鳥?

正確讀法:烏鎮

14 “屌絲大益”?

以後誰再說你“屌絲”,請把烏鎮的這個牌匾甩給他:“屌絲大益”啊!

正確讀法:益大絲號(位於烏鎮的著名絲綢作坊)

15 “蕩婦”?

什麽?蕩婦?你再說一遍!

正確讀法:坦蕩

16 “我是看南門的”?

周同志:我是看南門的?讓周同志看南門,你是不是不想混了?

正確讀法:我是愛南開的

17 “六歲當豬”?

六歲當豬?還八歲當雞呢!

正確讀法:獨步天下

18 “環球大嫂”?

畢姥爺,你這寫的是環球大嫂嗎。

正確讀法:九球天后(潘曉婷,獲首枚亞運9球金牌,被譽為中國的“九球天后”)

我們再來看一下那些因為避嫌等原因“寫錯”,卻有文化的字:

天津薊縣 獨樂寺

疑似錯字:

“院”字中“元”上的一橫沒了。

當年鹹豐駕臨獨樂寺,為寺內四合院題寫院名,即興寫下了“報恩院”三個字。但寫好後,最後一個“院"少寫了一橫。鹹豐開口說人要知恩圖報,佛家說要報四重恩:佛恩、父母恩、眾生恩、國土恩,太多了,這恩一生是報不完的,所以“完”字的筆畫不能寫全。

陝西西安 碑林

疑似錯字:

“碑”字少一撇

此匾出自清代著名愛國將領、禁煙英雄林則徐之手。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七月,林則徐在赴伊犁、途經西安時,寫下了“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詩句。就在寫下這詩句前,林則徐來到碑林,希望從前人的墨跡中尋找點人生的安慰和前進的動力,並認真寫下了“碑林”二字。

河北 秦皇島 天下第一關

疑似錯字:

“第”字納寫成“苐”

此匾乃明代著名書法家簫顯所書。每個字都是1米有余;它從東向西逐漸增大,在筆劃的處理上,把第一的“第”字改寫成草字頭的“苐”,使筆劃減少,視覺上的分量減輕。字為楷體,筆力道勁雄厚,與城樓規格渾然一體,給人以大關雄壯平穩感,堪稱古今巨作。

江蘇南京 明孝陵

疑似錯字:

“明孝陵”寫成了“眀孝陵”

在清代把“明"寫成“眀”的現象很多。清代文字獄很厲害,當時文人不敢直書大明王朝中的“明”,但又不能繞過此字,於是 把“日”易為“目”。另一種說法則相反,用“目”代替“日”是種智慧,代表一雙慧眼。如武侯祠的“眀良千古”,“明君之明”重在能識人、識勢”,所以重“目”,而諸葛亮正是這樣有眼光的人。

山東曲阜 孔府

疑似錯字:

上聯中的“富”少上面一點,

下聯中的“章” 下面的一豎一直通到上面

“富”不出頭,意思是“富貴無頭”;“章”字下的一豎出頭,則表示“文章通天”。兩個錯字,體現孔府這個非常門第的身份,不只沒有人說它是錯字,遊人明白後反而連連叫絕。

江蘇楊州 大明寺平山堂

疑似錯字:

“流”字少一點,“在”字多一點

“風流宛在”匾額出自清光緒初年兩江總督劉坤一之手,據說劉坤一是為追念曾在揚州主政的歐陽修所作。劉坤一把“風流宛在”中的“流”有意少寫一點,“在”字多一點,意思不言而喻,希望少點風流,多點實在,極富哲理。

浙江杭州 西湖

疑似錯字:

“魚”字少一點

“花港觀魚”碑,也是康熙皇帝的禦筆,“魚”字少一點是“有意寫錯”。康熙信佛,有好生之德,題字時他想 “魚”字下面有四個點,四點代表"火”, 魚在火下烤,還能活嗎?於是有意少寫了 點,三點成“水”,這樣魚便能在湖中暢遊,瀟灑地活了。

河北承德 避暑山莊

疑似錯字:

“避”右邊的“辛”多了一橫

之所以說它是天下第一錯字,因為它是由皇帝親筆手書,且懸於國家重要場所的門前。此錯字是康熙親筆禦書,題寫於康熙五十年。康熙多寫一橫,臣僚應該當即看出來了,但皇帝是金口玉言,誰也不敢提醒皇帝寫錯了,再說皇帝也有造字權,結果就造就了這天下第一錯字。

不過,還有種說法是康熙皇帝特意加了一筆,是他認為:“此是避暑之避,不是避難之避”。原來,皇上是忌諱“避”字有“逃避”的意思,不吉利,所以大筆一揮加上一橫,這樣就沒有“逃避”之意了。值得一提的是,“辛”下多一橫並非康熙首寫,歐陽詢曾寫過,都說這是書法藝術,不知道康熙看過沒有。

是不是中國的漢字特別有意思?

圖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丨關注後每天第一時間閱讀精彩書法內容丨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