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女性真正的獨立,是要活出自己

錢佳楠

3月是許多媒體報導中的“女性月”。在作家錢佳楠眼裡,婦女節其實是很平常的一天,她對這個節日的印象就是在幼兒園裡學做大紅花然後獻給母親。

朱文穎

另一位作家朱文穎更直言自己並不喜歡“婦女節”這個說法,因為她不知道它到底在強調什麽。“從某種邏輯上來說,強調其實也意味著曾經被忽略,或者正在被忽略。只有被忽略的東西,才需要去強調。我的想法是,與其說去慶祝這個節日,還不如每到這個節日我們去思考一些問題,比如,和這個節日有關的背景和現狀。”

近日,兩位女性作家紛紛來到中信出版 · 大方主題分享會,與讀者線上交流她們筆下的女性角色,暢談她們眼裡的女性身份與關係。

談女性認知:跳出女性角色來看世界

相似地,朱文穎也不喜歡“女性榜樣”這樣的表達,因為榜樣意味著一種標準,或者說是一種一致性。而她理想中的女性就是活出自己,無論完美與否。

“比如,一個夕陽下,微笑的老太太;一個先鋒的女藝術家;一個下廚的、等待家人回來的、非常滿足的家庭主婦;或者是精明的女商人,她們可能都是我內心的偶像或者榜樣。其實我們的一生其實就是一場行為藝術,我們要做的就是執著而勇敢地活出自己。”

此外,在朱文穎看來,女性要看清自己,其實要跳出自己的“局”:“隻站在女性的視角看問題,可能是永遠都看不清問題本質的。跳出女性角色的本身來冷靜地看待這個世界,對於女性的成長一定是非常有用的。”

被問及探討女性關係的書或者電影時,朱文穎推薦的是《大空頭》。“我不知道大家是不是會關心最近的一些國際金融方面的事情,其實在整個世界裡最近發生了非常非常多的事。因為隨著這個疫情,以及新一輪的世界石油危機,2008年美國的金融危機是否再次發生,這些都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值得我們去深入思考的。”

朱文穎說,這部電影講述了2008年華爾街金融危機的時候,四個性格怪異的男人抓住機會,從全球經濟衰退中賺取了利潤。同時他們還試圖阻止全球經濟衰退的故事。“其實我會真的很希望女性朋友在非常純粹的成為一個美麗而浪漫的、有著各種各樣女性優點的角色背後,更加廣闊地認知世界的可能性。”

《生命伴侶》

就像在她自己的筆下,她不喜歡特別強調友誼發生在女性之間,更願意強調它的本質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關係。“無論是在《凝視瑪麗娜》,還是在《生命伴侶》裡,當主人公們久別重逢,分享她們的人生故事,她們已經是對方人生的見證者,或者說是命運的製造者,這些其實是不分性別的。”

錢佳楠也提到,作家“去性別化”有一個好處——擺脫掉(它),自己才能去寫更大的東西。“最近有一位作家在《巴黎評論》上說: ‘你真正要寫的作品,就像在建一幢樓,一個建築,沒有你之後,它仍然能存在,不會倒塌。’”

談女性獨立:在經濟和精神上都擁有自我

錢佳楠在小說《不吃雞蛋的人》裡塑造了一位看似乖巧的上海女孩周允。周允的母親冰瑩精明好強,父親溫和懦弱。作為下崗工人家庭的獨生女,周允從小就被母親視作改變命運的“稻草”,一直懂事地做著父母眼中“有出息的孩子”。為了給家裡省下一筆住宿費,周允假裝自己對雞蛋過敏,申請不住校,雖然沒有成功,但她卻成了“不吃雞蛋的人”。

《不吃雞蛋的人》

長大後,周允獲得了事業上的成功,為父母買了大房子,經濟獨立。但在錢佳楠看來,周允所謂的獨立恰是虛偽的:“你可以看到,周允在經濟和精神上的獨立都是失敗的。經濟上,她為了父母買,房子不屬於自己;精神上,她也處於被剝削的狀態,連婚姻都不由自己做主。”

“真正的獨立,就是必須有自我。”錢佳楠舉例,去年她回國和大學同學聊天,發現國內很多家長還是覺得女孩子不用買房,嫁人就好。“但這不一樣。男人有權有自己的房產,女性也一樣。這是在建立自我的安全感。”

至於精神的獨立,錢佳楠認為它不只是指女性在公共生活發聲的權力,也是女性在性和愛上的獨立。“後者是這幾年的美國生活教會我的。我之前的一個男朋友指出過,說我很清楚自己在專業領域、職業選擇上想要什麽,但在個人生活方面卻不清楚自己的需要。我覺得,這個問題,至少在國內,不只存在於我身上。清楚自己想要什麽,是獨立的一個標杆,包括想要什麽樣的配偶,並去勇敢追求這樣的關係,就像去追求事業上的成就一樣。我也很羨慕美國女生在任何時候都可以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不必擔心其他人是否會有異議,這也是我正在學習的。”

此外,錢佳楠欣賞的獨立女性不僅能獨善其身,也能在成功後繼續幫助其他女性。她提及,在美國,非洲裔作家成功後都會繼續扶持年輕的同族裔作家,相對而言,亞裔作家成功後少有人繼續為亞裔作家爭取權益——但是最近幾年,越南裔作家阮清越樹立了一個非常好的榜樣。

“類似的,女性成功後也有一些不願意幫助其他女性的現象,比如一定要對方 ‘媳婦熬成婆’, ‘我吃過的苦頭你也必須吃一遍’,這是我覺得很奇怪的現象。”錢佳楠稱,這不是說要建立小群體,而是在現如今少數族裔和女性群體仍然面對顯性或隱性不平等的情況下,大家應當團結起來,爭取女性應有的權益。

談親子關係:哪些是不正常的母性行為

有讀者將故事裡冰瑩對周允的期待,與簡·奧斯汀筆下“媽媽對女兒的期待”進行對比,認為它們都反映了親情關係與資本經濟之間的博弈。

“冰瑩與周允的母女關係,有正常之處,但這種正常恰恰是悲哀的。”錢佳楠說,如今資本邏輯對家庭關係仍然是有操控的。《不吃雞蛋的人》裡有貧窮和功利的現實,如今也有中產與功利的現實,實質上並無變化。

比如,現在的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上投資巨大,但對於很多父母而言,他們還是期待投資回報的,還是會干涉孩子的大學專業、未來就業、擇偶等方方面面的選擇。這種選擇披著“為你好”的關懷牌外衣,出於現實考慮或許是對的,但如果恰恰和孩子的自我成長髮生矛盾,就會看到親情的裂痕。

“很多時候,父母並沒有意識到這種 ‘為你好’在潛移默化中被資本邏輯把持著,而且根基上也源於他們自己的 ‘不安全感’。”

寫完《不吃雞蛋的人》後,錢佳楠前往美國學習,生活至今。她最大的感受是國外的家長會把孩子當成單獨的個體來看待,凡事會詢問孩子“想不想要,想不想做”。尤其在孩子成年之後,父母會有意識地和孩子保持距離。

與之相比,中國的父母習慣以照顧孩子的衣食住行來表達愛。錢佳楠在愛荷華時,她的母親一定會在視頻中說“多穿點衣服”。“我問過我的美國同學,她現在已經是5個孩子的母親了。她說孩子到18歲之後,她絕對不會說 ‘多穿點衣服’之類的話,因為這是不尊重孩子的獨立人格,她只會說 ‘我愛你’(Love you)。”

“當然,我看到的只是好的一面。操控欲很強的母親,在各個文化裡都存在。不過如果你英語網站上一搜,心理學網站會告訴你,這種行為是 ‘不正常的母性行為’(toxic maternal behavior)。”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