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玉米,怎來的中國?怎麽做更好吃

玉米原產於美洲的墨西哥,隨著航海業的發展,玉米種子開始在世界各地傳播開來。

玉米別名玉蜀黍、棒子、包谷、藩麥、珍珠米、薏米包、玉膏粱、紅須麥等等等。

閩南人叫它番麥,廣東人稱為粟米,東北人喚作苞米,潮州話稱薏米仁等等。

公元1511年,即大明正德六年,哥倫布最早將玉米帶回歐洲。

後來,葡萄牙人攜帶著玉米種子等“方物”的船隊來到亞洲,佔領了滿剌加國(今屬馬來西亞馬六甲州),數年後航行至廣州。

《明史》記載:正德十三年(1518年),佛朗機(明人對葡萄牙、西班牙的統稱)遣使臣加必丹末等貢方物,請封,始知其名。

明廷斷然拒絕,因為當時的滿剌加國和大明國屬於友好國家。

佛朗機人不死心,賴在廣東不走,後買通了某太監,其特使亞三最終受到了明武宗朱厚照的接見。

朱厚照對這個亞三印象還可以,在南巡時,亞三一直伴隨皇帝左右。

玉米極有可能在此期間傳入中國。

大約六十年後,浙江杭州學者田藝蘅在《留青日劄》中記載:

“禦麥出於西番,舊名番麥,以其曾經進禦,故名禦麥。稈葉類稷,花類稻穗,其苞如拳而長,其須如紅絨,其粒如芡實,大而瑩白。花開於頂,實結於節,真異谷也。吾鄉得此種,多有種之者。”

博學多聞的田藝蘅第一次看見一種叫“禦麥”的植物,考證後確認“禦麥”原本稱作番麥,因為屬於西番的貢物,故稱禦麥,可見當時並沒有大量種植,尚屬於皇帝禦用的貢品。

而在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出版的《鞏縣志》最早記載了“玉麥”。

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出版的《平涼府志》記載:

“番麥,一曰西天麥,苗葉如蜀秫而肥短,末有穗如稻而非實。實如塔,如桐子大,生節間,花炊紅絨在塔末,長五、六寸,三月種,八月收。”

明末農學家徐光啟在《農政全書》一書中記載:“或稱玉麥,或稱玉蜀秫,蓋亦從他方得種。”

這表明禦麥變成了玉麥,不再是皇帝獨享的貢物。

由此可知,我國在明朝嘉靖年間開始引進,並逐步大面積種植玉米,距今約四百五十多年。

玉米適應性極強,分布於熱帶、溫帶、寒溫帶等多種氣候帶。

玉米不僅僅是一種美食,還可以釀酒、榨油、製造飼料、工業酒精等,現已成為重要的穀物之一。

玉米因營養豐富,口味清爽,深受人們喜愛。

其富含胡蘿卜素、維生素、生物鹼、揮發油等對人體有益物質,是粗糧中的保健佳品。

玉米是名副其實的舶來品,雖然在神州落地扎根不足五百年,卻與中國人結下不解之緣。

在早些年,玉米是人們的主要食物,磨成麵粉做鍋貼餅子,粉碎成碴子煮粥,是必不可少的主食;

還可以製作很多小零食,如煮玉米、烤玉米、爆米花等等,拓展人們在食物匱乏年代的美食想象空間。

東北人比較喜歡吃半成熟的玉米。

在玉米飽含汁水的時候最適合做一種糕點。

人們把玉米棒子掰下來,置一容器,用插板或刀削下鮮嫩的玉米,呈糊糊狀。

把打散的雞蛋、食用油、蔥花、食鹽等配料、調味品放在一起攪拌。

此時,把洗淨的玉米皮鋪在蒸鍋上,慢慢把玉米糊糊放在上面,蒸幾分鐘後,美味的玉米蒸糕就可以大快朵頤了。

當然,這些原料還可以換成另外一種截然不同的烹飪方法,就是隻直接放在油鍋上,烙成金黃精致的小玉米餅,也別有一番風味。

鮮嫩的甜糯玉米,最適合烤著吃,方法雖然簡單,但烤製需要掌握火候,考驗人們的耐心,急不得,躁不得,慢慢等待。

玉米由表及裡,緩緩熟透,此時的味道細膩耐品,口感豐富,糯香、清香中彌漫著一種焦糊之香。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