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火星面前天問一號“刹車”有多難?製動時機和時長需分秒不差

圖片來源:nature.com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拍攝的首幅火星圖像 新華社發

2月5日,國家航天局發布了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拍攝的首幅火星圖像。圖中火星阿茜達利亞平原、克律塞平原、子午高原、斯基亞帕雷利坑以及最長的峽谷——水手谷等標誌性地貌清晰可見。

拍攝這張照片時,天問一號與地球的距離達到1.8億多千米,離火星大約有220萬千米。

據國家航天局消息,天問一號於當日晚間啟動發動機,順利完成地火轉移段第四次軌道中途修正,以確保後續動作準確實施。此後它還要完成近火製動,被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成為火星的一顆衛星,並對火星進行觀測,為著陸火星做準備。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研究員楊宇光向記者介紹說,近火製動是火星探測過程中的重要節點之一,有一定風險。其風險主要包括幾方面,比如製動捕獲只有一次機會,機不可失;製動的時機、時長、力度等都必須十分精準。此外,探測器抵達火星時與地球距離遠,通信延時長,地面無法實時監視和控制,整個製動過程必須由探測器自主完成,這對探測器的自主控制提出了很高要求。

製動時機和時長需分秒不差

按照軌道動力學規律,當航天器接近一個天體時,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它將與這個天體擦肩而過,整個過程形成一個雙曲線軌道。

楊宇光說,在接近過程中,航天器受天體引力影響,速度會越來越快,在距離最近時達到峰值。如果此時航天器不製動,它會逐漸遠離該天體,速度慢慢下降,最後擺脫引力飛離天體。

這一規律決定著,如果想從轉移軌道進入環繞天體運行的軌道,航天器就必須實施製動減速。

全國空間探測技術首席科學傳播專家龐之浩介紹,探測器實施製動減速時,要先調整飛行姿態,將發動機噴管朝向前方,等時機恰當時點火開機,以此降低探測器的速度。整個製動過程的控制必須十分精準。

楊宇光介紹,各國探測器飛往火星基本都採用霍曼轉移軌道,天問一號也是如此。對於以太陽為中心的引力場來說,這就是一條連接地球與火星的橢圓形軌道。當探測器抵達火星附近後,如果沒有製動或製動力不夠,它會脫離火星引力繼續環繞太陽運行,下次再跟火星交會就不知是何年何月了。這也就是前文所說製動捕獲機會的唯一性。

反之,如果力道過猛也不行。

楊宇光說,探測器製動捕獲有一個原則,軌道越低,發動機越省能量,製動效率也就越高。但對於距離上億公里的火星,探測器的位置測量和控制都可能出現誤差,如果製動點的軌道高度過低,可能導致探測器撞向火星表面。

同時,探測器並不是在某一個點把速度降到多少,而是在一個飛行弧段內持續減速,製動點火的時間需要精密計算和精準控制。如果製動時間過長導致製動力度過大,探測器也會面臨墜毀的風險。

“只有刹車時機和時長都分秒不差,才能形成理想的捕獲軌道。”龐之浩說。

與“嫦娥”製動有所不同

此前我國已成功實施的歷次探月任務中,嫦娥系列探測器均圓滿完成了近月製動,積累了豐富經驗。不過天問一號面臨的近火製動,與“嫦娥姐妹”有所不同。

最顯著的區別源自距離。

地球與月球之間的平均距離約為38.44萬千米,對於測控通信來說,延時不過約1秒鐘。而天問一號實施近火製動時,地球與火星的距離超過1.8億千米,單向通信延時達到10分鐘以上。楊宇光說,這種情況下地面無法對探測器進行實時監控,需要提前上傳指令,到時候讓探測器自主執行。

理論上,探測器的自主性可以通過設計來實現。例如製動時需要把速度降低多少,可以根據發動機推力計算需要開機的時間,照此控制。但實際上並非如此。

楊宇光說,任務過程中會有很多不確定性,比如發動機推力可能存在細微偏差,飛行器的位置、速度、姿態只能通過測量獲得,各種變數使得自主控制的複雜程度大大增加。

因此,自主控制絕非只靠地面準備指令,探測器執行就能完成,而要大量依賴於測量手段。為了確保測量準確,在執行關鍵動作的飛行器上都有多個傳感器,通過多種途徑和不同手段,結合地面測量數據,判斷測量結果是否精確。在執行指令時,也會通過傳感器來反饋執行情況。當遇到意外情況,來不及等待地面處理時,探測器也會自行判斷,然後按照預案自行應對。

此外,天問一號重達5噸多,不僅超過“嫦娥”系列探測器,甚至在世界各國行星探測器中也居首位。而它配備的,則是一台3000牛的發動機,會不會有點“小馬拉大車”?要知道,3.78噸重的嫦娥四號,主發動機推力可是達到了7500牛。

對此楊宇光表示,嫦娥四號的發動機要兼顧近月製動和月面著陸使用,因而需要較大推力。對於天問一號來說,3000牛發動機確實偏小,但這是權衡各方利弊之後的選擇。

楊宇光說,衡量發動機性能最重要的指標是比衝,比衝越高,相同條件下推進劑能產生的速度增量越大。但從另一方面說,比衝越高,發動機的質量越大,或者說,在同樣比衝情況下,發動機推力越大,體積和質量就越大。

但對於天問一號而言,則希望發動機盡量小,能把更多重量和空間留給載荷。

在兩個互相矛盾的指標之間,設計人員做出了權衡。目前的方案既能滿足載荷的需要,也能滿足製動的要求,無非是把製動點火時間延長一點而已。

相關鏈接

製動失敗的那些探測器

由於近火製動有一定風險,因此過去一些火星探測器在進入火星軌道時,曾出現過各種故障。

蘇聯1973年7月21日發射的火星4號探測器,於1974年2月在距離火星表面2200千米處飛越,由於製動發動機失效而沒有切入火星軌道。

1992年9月25日,美國火星觀察者探測器升空。它在太空飛行了約11個月,在1993年8月21日,也就是計劃進入火星軌道前3天發生了故障,與地面失去了聯繫。據判斷,探測器失聯的原因可能是推進系統的燃料運輸管道破裂。

日本於1998年7月3日發射的希望號火星軌道器,自發射升空以後故障不斷。按計劃,希望號應於2003年12月14日到達離火星表面894千米位置,然後進入環火軌道,但由於其電路系統受太陽風暴影響出現故障,變軌發動機無法啟動而導致任務失敗。

最冤的一次失敗來自美國的火星氣候軌道器。1999年9月23日,該探測器本應在80—90千米高度進入火星大氣層,但在軌道切入操作中,地面人員犯下了致命的低級錯誤。在探測器飛行系統軟體中,使用的是英製部門“磅”計算推進器動力,而地面人員輸入方向校正量和推進器參數時,用的卻是公製部門“牛頓”。兩種部門的混淆造成了導航誤差,使探測器直到距離火星僅57千米時才減速切入,最終導致探測器解體。

(來源:科技日報)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