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校園體育助推專業化職業化 大學生排球聯賽啟航

來自北航的任凱懿如今已經進入了女排國家集訓隊來自北航的任凱懿如今已經進入了女排國家集訓隊

  去年年底,電影《解憂雜貨店》上映,電影的主角之一是當紅小鮮肉王俊凱,但當時或許不會把王俊凱和大學生排球聯賽聯繫到一起,4月20日,在王俊凱的母校重慶八中,中國大、中學生排球聯賽新聞發布會舉行,隨後幾天,中國大學生排球聯賽總決賽A組比賽也將在這裡舉行。

  足、籃、排,按照我們普遍接受的一種說法算“三大球”,與足球和籃球相比,排球的大學生比賽知名度並不高,此前北航等學校雖然也曾征戰過職業聯賽,但最終無果而終。本賽季任凱懿的出現,特別是隨著她入選女排國家集訓隊,大學生排球運動員這個群體以及大學生排球聯賽又一次被人們所提及。

  任凱懿來自北航女排,黃金一代主攻楊昊正是這支隊伍的教練員。任凱懿曾隨北航女排分別獲得過全國大學生女排超級聯賽的冠、亞、季軍。任凱懿2016-17賽季加盟北京女排,憑借本賽季的出色表現最終打動郎平,得以入選集訓隊。大學生球員最終入選國家隊在目前的中國體育界並不普遍,更多運動員走的還是先專業再學業的模式,這與國際慣例並不相符。

中國大學生排球聯賽資料圖中國大學生排球聯賽資料圖

  近年來隨著教育和體育觀念的改變,校園體育被更廣泛的提及和關注,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傳統體校生源在減少,訓練讓位學習成為了很多家長的共識,在這樣的背景下很多項目的後輩力量選拔出現了問題,也讓人們不得不重新審視體育和教育的關係,此時校園體育的重要性就被放大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重要度上來。

  近些年,筆者也曾探訪過幾所體校,這些曾經為中國輸送了優秀奧運選手的體校,正面臨變革和轉型的陣痛。傳統意義上,體校承擔著發掘、培養優秀備份人才、推廣和普及運動訓練基礎知識和技能的作用,而如今,體校紛紛通過開展課余訓練、體能培養等方式進行轉型。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體校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部分家庭經濟情況較差,體育補貼和獎金優厚,練體育是很多家庭願意嘗試的一個出路。而如今,生活條件的大幅提升,更多家長更看重孩子的文化課學習。當80後的獨生子女們紛紛為人父母的時候,他們不僅希望孩子學習好,更看重孩子的身體素質和團隊協作精神,也願意送孩子到體育機構中去接受培訓,但卻很少有人願意自己的孩子從事艱苦的競技體育。

  早在2010年3月,國務院辦公廳針對青少年體育人才發展的困境,頒布了23號檔案,對運動員文化教育和保障問題作了具體要求,指明了青少年體育人才培養和體校辦學的方向,逐步取消體校自辦文化教育的形式,文化教育和體育訓練分開。如果你想成為冠軍就不能上學,這種想法是錯誤的,畢竟在最後只有極少數人成了冠軍。2018年3月21日,教育部發布《關於做好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全面取消體育特長生全國性高考加分項目,體育和教育的關係進入了全新的階段。體育和教育在兩條看上去平行的線上開始走路,而校園體育無疑是能讓兩者變成交叉線的那一個點。

  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對於校園體育的認識也在逐年加深,以王俊凱的母校重慶八中為例,這是一所創建於1938年,有著80年歷史的名校。這所學校對於排球歷來非常重視,有著近60年的排球傳統項目歷史。據校長周迎春介紹:“進入八中的每一個孩子都要打排球,我們學校有學生的排球比賽,也有教師的排球比賽,這與學校的培養理念相關,孩子進入八中之後,我們希望他們得到更全面的成長。”

王俊凱畢業於重慶八中王俊凱畢業於重慶八中

  王俊凱熱愛運動,是體育小達人早就不是秘密,但很多人可能並不知道,在重慶八中這所有著濃鬱排球文化氛圍的學校就讀的時候,王俊凱也曾是熱愛排球的一份子。周校長說:“王俊凱是我們學校的優秀校友之一,除了學習成績搞得非常不錯,藝術也做得非常好,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他的發展非常好。在校期間,他也參與各項活動,學習、體育、藝術發展都很好,也許是我們報導的相關鏡頭少一點,其實他也是我們學校熱愛排球的一份子,我們也在關注他,希望他在大學生活和未來的生活中發展的更好。”

  說完選材我們來說校園體育的另外一個從業人群--教練。本次大學生排球聯賽期間,黃金一代的楊昊、前男排主攻李鐵鳴都率領各自的學生弟子來參賽。高水準的運動員退役之後進入大學中學是提升校園體育綜合實力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不過排管中心李全強也指出,高水準運動員以教師的身份進入校園面臨著很多實際的困難,畢竟教師資格的獲得並非易事。不過李全強也強調,江蘇、天津在這方面做得就很好,本賽季結束之後退役的江蘇女排選手陳展、薑倩雯就獲得了高校的青睞,這對於提升高校排球水準而言很有好處。

排管中心主任李全強致辭排管中心主任李全強致辭

  高校隊伍的競技水準與教練的執教能力還有很大提升太空,只有培養出更多高水準教練員,訓練水準才能得到保證。李全強介紹少:“中國排協每年舉辦1-2期補習班,去年我們負擔食宿等費用,一共有80多人參加。很多老師因為課業問題,沒能前來。後續,我們希望一年多辦幾期,給大家幾個時間段來進行選擇,這樣也會有更多的教練員能參與。”

  對於任凱懿這樣的成長模式,李全強也給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說:“我相信這樣的球員會越來越多,新賽季大學生排球聯賽通過專業公司的包裝運作,會使更多學生參與其中,增強大家的認同感。同時,隨著教練員執教能力、各球隊競技水準的提升,會有更多學生運動員進入國家隊,最終參加世界大賽。”

  不過任凱懿現象並不具備普遍性,專業隊是通過注冊的方式,但是學生們可以沒有限制,不需要隸屬於哪個省份和協會。李全強和排管中心歡迎更多大學生球員加盟專業隊,這對我們的聯賽和全運會來說都是很好的推動,排管中心也會對此問題進行深入調研,拿出相應的對策出來。

  你所經歷的,一定不會是毫無意義。對於很多大學生球員來講,一生當中能參加大學生排球聯賽的機會很少很少,相對於漫長的人生而言,屬於大學生排球球員的時間很短。在最好的年華有這樣的經歷彌足珍貴,若乾年後,當這些年輕人為人父母,回首往事,可以很自豪的跟孩子們說“當年我也曾經參加過大學生排球聯賽”,這樣的自豪感或許只有當事者能夠親身體會。

  時代在變,理念在變,校園體育理應成為全民健身和競技體育最完美的融合體,靜待繁花似錦的那一刻到來。

  (汀苑)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