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波西米亞狂想曲》:形似or神似?這是一個問題

《波西米亞狂想曲》,一部講述英國搖滾樂隊——Queen的歌舞傳記片,出現在了2019奧斯卡獎提名名單中,一部搖滾樂迷不容錯過的電影。

就算對這個樂隊不熟悉,那你也一定聽過《We Will Rock You》,這首皇后樂隊的經典曲目,後來頻繁地出現在各大體育賽事之中,整齊的鼓掌聲和合唱就是音樂無國界的證明。

搖滾歌手很有意思的一點是,他們在台上是那麽自由奔放,台下卻很靦腆,弗雷迪也是如此。或許這就是音樂天才吧,如果他沒有音樂,沒有舞台,他可能就是眾人眼中性格有些內向的普通人,而一旦他遇到音樂,有了舞台,他就是巨星,渴望燃燒。

弗雷迪的演唱隨心所欲,狂放不羈,他不論是外形還是舉止,都有著雙性合一的美感,既妖嬈,又有力量。

對於沒趕上皇后樂隊時期的觀眾來講,可以通過這部電影一睹弗雷迪的巨星風采,聲音高昂,表演風格戲劇化,鼓點轟鳴,人聲鼎沸,你會獲得絢麗璀璨的視覺享受。

《波西米亞狂想曲》的好,主要是因為音樂的魅力,不僅僅來自主唱的表演,還有那種現場感。這再次證明了:音樂,一定要看現場,即使是隔著螢幕的現場。

影片高潮是對1985年“LIVE AID”(拯救生命)演唱會的還原,這是搖滾樂史上非常著名的一次演唱會,超過100位搖滾歌手參加了這次義演,盛況空前。

俯瞰之下,鏡頭從遠拉近,台下是無數張年輕熱情的面孔,他們大笑,他們高歌,他們流著眼淚,他們揮手高呼。

這部電影讓我看到了跟現在迥然不同的一個時代,電影裡人們的髮型穿衣,都是“複古”的,畢竟是三四十年前,但他們的面孔,讓我覺得這個世界很年輕,過去的他們比現在的我們好像還要年輕。

而弗雷迪在這次演唱會上的表現,也是他的封神時刻。前面的成名、波折與和解,都是為了這場演唱會做準備,電影將他的登台場面表現得有如神跡降臨。尤其是當你想到這都是真實發生過的,就會覺得更加震撼。

電影的浪漫化表達,其一是視覺上的華麗狂熱,這來自主唱弗雷迪的搖滾風格,其二是一些細膩悲傷的表演細節。

比如弗雷迪一直認為瑪麗是自己的此生摯愛,後來發現自己是同性戀,他不能接受自己不愛瑪麗,也不能接受瑪麗愛別人。到了影片最後,瑪麗帶著她的男友大衛來看弗雷迪的演唱會,弗雷迪問其他樂隊成員:你們覺得大衛怎麽樣?他們覺得大衛很不錯。弗雷迪輕輕說了一句:我覺得他好像gay。

很調皮也很悲傷的細節,弗雷迪說瑪麗找的男友像gay,因為自己是gay,他覺得瑪麗愛的人始終是自己,但他釋懷了。

在敘事上,這部電影的手法有些平淡,整體框架的設定和主人公的人生起伏都很常規。

樂隊發展很順利,很快成名,這方面似乎沒什麽可做文章的,電影的戲劇感主要來自弗雷迪的個人生活,解決的是他的身份認同問題。

弗雷迪,是波斯人,亞裔,比一般人多長了四顆門牙,出身和長相跟大多數人不太一樣。多長了四顆門牙的他,比一般人音域更寬,他在音樂上的自信可以彌補以上“缺陷”。但同樣是音樂,在這種爆發式的生命體驗中,他發現自己是同性戀,陷入了更大的孤獨和崩潰中。

整部影片中,他一直在尋找身份認同,他一直沒法喜歡自己。

從開始對父親口中所說的“崇高的思想,美好的語言,有意義的作為”並不認同,直到結尾,弗雷迪完成了對自己的救贖,跟父親深情擁抱,兩人和解,接著參加了為非洲饑荒募捐的演唱會。可如果僅僅是這樣,那只不過是一個平庸的故事。

除此之外,我覺得還應該再有一些別的東西,這是作為觀眾的貪心。一支出色的搖滾樂隊,一名偉大的歌手,必然包藏了對音樂和人的關係的獨到體驗和理解。

這部電影,更像是主唱弗雷迪的個人傳記,在幾場重大意義的演唱會中間,敘述了他的家庭出身、成名之路和愛情經歷,其他的樂隊成員起填充功能,淪為陪襯。

在《波西米亞狂想曲》中,我們看到了弗雷迪標誌性的鬍子和嘴型,手持麥克風的招牌動作,不僅如此,現場的道具、不起眼工作人員等,都是有待樂迷們發現的彩蛋。電影對皇后樂隊的演唱會還原是“複刻式”的。

我覺得這就是全片的主旨所在了:對還原的極致追求。

電影並沒有更大的野心和想法,比如說從一個獨特的角度重新整理和解讀這個樂隊的發展史,再或者,借助歌手和樂隊講一個深層的故事。總之,它所觸及的層面,比我想象中的還要淺一些。

之前,我一直對“還原”這件事不太感冒。文藝是文藝,歷史是歷史,而關於歷史傳記類的文藝作品,總得在“神似”還是“形似”上選擇,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

對於基本款作品而言,能做好還原也是一個優點,不過這樣將歷史事實進行影像化傳播的行為,沒有太大的意義。可能是因為很多作品都做不到基本要求吧,所以這種技術型的追求變成了最大追求,之前認為這是沒有追求的表現。

好的歷史片肯定是一眼萬年,貫通古今的,好的傳記片也能傳遞給觀眾一種想象不到的生活方式。這都得先做一個還原的工作,將大框架和小細節了然於心,熟悉到能夠與過去隔空對話,跟現在握手言和,將“完全的真實”解構掉再重新結構一個“假的真實”,而這個假的,會比真的還要真。

就像生活入戲的方式有很多,可以是道聽途說,可以是個人感受,流派不同,不必非要去親身實踐。文藝作品也有很多流派,內容還原恰恰是技法不足的表現。

這部電影稍微改變了一些我對“還原”的看法,因為感受到了皇后樂隊的演唱在他們心中是神聖不可侵犯的,他們不會做“褻瀆”的事情,他們全部的努力,就是虔誠地朝聖。而主演對弗雷迪,雖然只是模仿,也是值得入圍奧斯卡最佳男主角名單的,因為是極致地模仿。

一旦將一件事做到了極致,它就會成為一種風格,這個時候,形式是可以大於內容的。

有人說,完美形體是完美精神的唯一表現,那麽從外在上無限度地接近原本的人事,或許在某一瞬間能觸摸到歷史的脈搏,感受過去的人的生命節奏。

但是,也正是因為《波西米亞狂想曲》對幾次演唱會的還原追求,隔斷了整體的流暢,這部電影局部和細節的衝擊力和感受力都有,但沒有連起來,有一種沒有打通的感覺,可能還是缺乏一些堅實深刻的東西在裡面支撐。

【文/毛毛王】

The End

出品 | 北京獨舌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監 製 | 李星文

主 編|楊文山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