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國專家駁斥美方謬論:美國向中國買東西並非施以恩惠

(經濟觀察)中國專家駁斥美方謬論:美國向中國買東西並非施以恩惠

中新社北京5月22日電 (記者 王恩博)中美貿易美國吃虧?加征關稅美國受益?針對美方拋出的種種謬論,多位中國專家22日在北京予以駁斥。

資料圖:圖為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 中新社記者 駱雲飛 攝

“貿易是互利雙贏的,美國向中國買東西並不是他們給中國的恩惠。”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林毅夫在當天舉行的第137次“朗潤·格政”論壇上分析說,美國之所以從中國進口產品,是因為這些產品在其本國存在需求但生產成本較高,而中國製造的產品價廉物美,“這是貿易的基本原則”。

“中美貿易美國吃虧論站不住腳”,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余淼傑指出,雖然中國對美國存在貿易順差,但中國由此獲得的外匯儲備多用於購買美國國債,目前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約佔其債務總額的8%,已成為美國最大債權國。“美國相當於從中國融資來發展自身經濟,然後又倒打一耙。”

針對美國一些人拋出“加征關稅有利論”,宣稱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征關稅是“從中國口袋裡拿錢”,與會專家替美國消費者算了一筆账。

清華大學中美關係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周世儉給出一組數據作為回應:中國出口的玩具佔美國進口的86%,旅行箱包與鞋類的佔比都超過60%,家具佔44%,紡織服裝佔37%;機電產品大類佔21%,其中,筆電電腦和平板電腦佔94%,數位相機佔40%。

周世儉表示,美國對中國生產的日用消費品依賴度極高,很難在短期內找到同等體量的替代來源,加征關稅只能抬高美國消費者成本。與此同時,物價上漲還將加劇美國通貨膨脹風險,一旦美聯儲因此加息,美國股市亦將隨之出現下跌,從而拖累其整體經濟發展。

事實上,對華挑起貿易摩擦、頻頻以加征關稅相逼,也並未解決美國一直掛在嘴邊的貿易逆差問題。美國商務部數據顯示,美國2018年貨物和服務貿易逆差總額為6210億美元,較2017年擴大688億美元。其中,美國對華貨物貿易逆差總額4192億美元,較2017年擴大436億美元。

林毅夫指出,從經濟學角度分析,一個國家如果存在貿易逆差,主要是其國內消費過多而儲蓄不足造成的。要解決貿易逆差問題,必須從國內著手,思考如何增加儲蓄、減少消費。“如果不這樣做,而是想用對貿易夥伴加征關稅的方法來解決貿易逆差,實際上會適得其反。”

余淼傑則表示,美國解決貿易逆差的關鍵並不在於限制中國出口,而是要出口更多產品到中國來,將經貿蛋糕越做越大,這樣中美兩國都會在自由貿易中受益。

中方反覆重申,對中美經貿關係中存在的問題,通過對話解決問題才是正道。只有相互尊重、平等互利,才是達成協議的前提和基礎。

對此,林毅夫表示,中國希望與美國坐下來磋商,取得一個雙方都滿意的解決方案,“但如果美國不願意,我們絕對不會把中國發展作為代價來滿足美國單方面的需求。”他強調,面對美方提出的無理要求,中國最重要的是保持定力,繼續堅持既定方針,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取得高質量發展。(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