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宋朝的榜下擇婿:堵上女兒幸福與全家命運的一次抉擇

“卻憶金明池上路,紅裙爭看綠衣郎。”這句詩出自王安石。金明池,就是北宋科舉考試後放榜的地方,綠衣郎就是及第的進士。王安石這句詩,描寫的正是宋朝“榜下擇婿”的婚嫁之風。

圖1:王安石

科舉取士,是宋朝選拔官員的主要途徑。在官職升遷速度上,科舉及第的官員是其他途徑入仕之人所不能比擬的。宋朝的高級官員中,科舉出身的佔了壓倒性優勢。北宋的正副宰相,九成來自於科舉,南宋的比例更高,正所謂“滿朝朱紫貴,盡是讀書人”。

在宋朝,讀書人臥薪嘗膽,寒窗苦讀,如果立下誓言“不及第不成家”,不會被嘲笑為書呆子,甚至會博得讚揚和鼓勵,有志向的好男兒何患無妻。連宋真宗都在詩中表達了這層意思:“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車馬多如簇”。

圖2:宋真宗

宋朝計程車大夫官僚,本身就是科舉制度的最大受益者。他們對官僚階層的好處有深切的親身體會,所以,嫁女兒的時候,自然把目標對準及第進士。首先,他們的女兒可以因此過上富貴的日子,天下父母皆有這樣的心願。其次,進士將來做官、升遷,和嶽父一家就是一個利益共同體,好處自不待言。

宋朝商業的發達昌盛,造就了不少富紳豪門。宋真宗時,宰相王旦說,當時京城家產在百萬貫級別的有很多,十萬貫的更是比比皆是。雖然宋朝商人的地位提高了很多,官府對商人也寬鬆開明,但是他們的地位仍然不能和官員相比。他們嫁女兒的時候,要是能和一位官員結親,不僅他們的財產能得到保護,將來做生意也更有方便之門。

在種種合力下,進士成為宋朝最吃香的擇偶對象也是自然。高學歷固然在婚姻市場有著巨大的吸引力,可是畢竟屬於稀缺資源,因此對進士的爭搶呈現出空前激烈的局面,甚至到了拋開一切世俗條件比如八字、出身和婚姻狀況的地步。

金明池邊唱榜完畢,進士們解散的時候,場面就開始失控。達官富紳們領著家丁衝著剛剛屬意的目標一擁而上,生怕落後。進士們如同綁架一般,被簇擁著離開。跌跌撞撞地被帶到一座座豪宅,進士們要面對這樣的場面:對方會苦口婆心地陳述把自己女兒嫁給進士的美好願望。

有位及第進士,看著也正是意氣風發的年紀,搶到他的這家主人把自己的女兒以及家庭條件一一顯擺一番,試圖說服這位年輕進士成為他的女婿。這位進士也真是心大,剛剛被爭搶時,也不見拒絕反抗,此時更是淡定,他鞠躬表示謝意,然後說:“實在對不住,這事我一人還做不了主,得回家跟老婆商量商量。”這幽默倒是幽默,可這番話也太讓主人尷尬了。

殿試之前,考生和其他人並不知道是否能成為進士,為了在擇婿上佔據先機,有的人家也會事前預判,選定女婿,這叫榜前擇婿。這是考驗眼光的一種選擇,宰相李沆就有這樣的眼光。他看中了當時一個叫王曾的考生,提前讓女兒和他就辦了婚事。李沆說判斷王曾就算這次不及第,將來也是做宰相的料。王曾沒辜負李沆,剛完婚就考中了狀元,可謂名副其實的雙喜臨門。

“雲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時人不識余心樂,將謂偷閑學少年。這首《春日》的作者,是宋朝的大學問家和大教育家程顥。程顥在參加科舉考試時,就是被當時的禦史中丞彭思永榜前擇為女婿的。前面提及的狀元馮京的嶽父富弼,其實也是宰相晏殊榜前擇婿選定的。

圖3:晏殊

榜前擇婿雖然是先下手為強,但萬一失手,已成婚姻事實的女婿沒考中進士,就追悔莫及了。榜前擇婿的這種風險性,決定了它沒有榜下擇婿那麽普遍。當然也有人想出一個辦法,取兩者之長,既先下手,又暫時沒有婚姻事實,這就是榜前約定,榜後成婚。

雖說進士是擇偶的吃香人選,但進士並沒有那麽容易考取。根據史料記載,宋朝進士及第的平均年齡是三十六歲左右,基本上比當時的法定結婚年齡大了二十歲。

宋朝有些女子和家人的擇偶觀也到了非常固執的地步,非進士不嫁。進士畢竟是少數,宋朝每三年舉行一次科舉,每屆進士及第的也就幾百人。僧多粥少,結果就出現了一批耐心等待的大齡剩女。更有甚者,一輩子不降低條件,終身未嫁,比如程顥的女兒便是如此。

以此看來,榜下捉婿,在宋朝真是讓幾家歡樂幾家愁。

編輯|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蘇子韜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