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40歲單身的陳喬恩明明很快樂,是誰在逼她年齡焦慮?

刷綜藝時,經常會看到彈幕裡有人說“00後的老阿姨來報導”,00後?最大的19歲?老阿姨?

即使是調侃,也讓人莫名不適,什麽時候對女生的年齡已經這麽苛刻,要對著眼角細細探究有沒有紋路,要對著數字細細扣是幾個月幾天?

陳喬恩最近錄製的《女人30+》,就直面了自己的40歲,坦然把皺紋暴露在高清鏡頭下。

今年四月,陳喬恩正式步入40歲,單身,並且不準備生孩子,很快樂。

但她的整個30代,都在被人猜測不快樂。

媽媽會催婚,因為要“養兒防老”,怕她成為孤苦無依的老人,怕她不快樂。

媒體會催婚,每天問她為什麽還不結婚,單身會不會寂寞,然後在微博和新聞裡摳字眼證明她現在不快樂。

即使陳喬恩各種說我很快樂,展現自己的生活狀態,但得到的結果都是:

——“我真的很快樂。”

——“不,你在說謊。”

40歲焦慮嗎?陳喬恩說其實還好,只是在聚會玩得正好、謝娜要提前回家抱孩子時,有些失落。

但不結婚,沒有小孩,真的沒什麽關係,因為“孤獨和焦慮感不是一個孩子或婚姻能緩解的。”

無獨有偶,55歲依然單身的陳瑾最近採訪時也說了同樣的話,她說:“即使有家有孩子,但是一個人一輩子,始終是跟自己相處。”

還有《我家那閨女》裡無數被催婚的女明星,她們其實自己本身並沒有多焦慮。

比起和焦慮感對抗,她們更多是在和“世俗價值觀逼她們焦慮”的情緒對抗。

把不結婚=不幸福=孤獨終老,然後用煽動性的標題販賣焦慮,已經成了一些媒體的慣用手法。

即使很多明星和30+的普通女生,都已經表示自己並不是排斥婚姻,只是想真正找到一個想每天在一起的人,不要為了結婚而結婚。

但男性社會主導下的思維,只會把女生年齡的增長和貶值劃上等號,再加上老一輩傳統觀念的束縛,讓一些女生不自覺陷入焦慮陷阱。

可是沒有找到真正喜歡的人的情況下,匆匆忙忙步入婚姻然後喪偶式育兒,和一個人自由生活,哪個更焦慮?

陳喬恩說:“我相信一見鍾情,現在還相信呢,我並不怕別人說四十歲的女人還相信一見鍾情,五十歲還相信呢,四十歲怎麽著。”

其實陳喬恩曾經有機會進入婚姻,但她選擇了在大陸拍戲。

追求事業,是陳喬恩的選擇,而事業,依然被苛責年齡。

即使演過角色複雜的東方不敗,演過年齡跨度40年的獨孤皇后,還是天天被說只會裝少女演偶像劇。

這不是她一個人的困惑,楊蓉在也曾回應過,不是自己想扮少女,而是不扮少女就沒有戲演。

是她們實力不夠?可是大滿貫視後殷桃,也越來越找不到合適的劇本。

姚晨演講,主題是“四十歲女演員的尬與惑”,為什麽到了演員最成熟的狀態,卻沒戲演了呢?

大家只看到今年她主演的《都挺好》大火,卻沒看到她上一次拍電視劇已經是5年前。

陶虹在《我就是演員》上和彭昱暢演情侶,演完被誇少女感十足,但她自己卻說:對少女感的過分追求,會把無戲可演的中生代女演員們,推到更糟糕的輿論環境中。

而普通職場裡的女性,一樣艱難。

30歲沒結婚,40歲職場艱難,年齡的焦慮感,已經貫穿了生活的兩大主題,全方位襲來。

但焦慮感本身並不是個稀奇的事,不同年齡段都有不同的憂慮,小時候焦慮考試成績,青春期焦慮身材變胖……對未知的恐懼感都會形成焦慮。

只是30、40階段的年齡焦慮是其中最複雜又最被外界干擾的一種焦慮。

但既然外部環境世俗觀念現階段很難改變,那能改變的,只有自己的心態。

人之所以感到焦慮,最根本的原因其實在於找不到人生的支撐點,找不到給自己提供真正快樂和滿足感的來源。

愛情事業雙豐收固然是好,滿足感會很高,如果不行,就選擇其中一項去努力,或愛情或事業,努力得到成就感。

如果兩項都失意,最起碼能自給自足,然後在生活其他方面找到自己喜歡的東西。

連周迅都花了一兩年才走出來,不再焦慮於自己變老這件事,我們又為什麽不能給自己一些時間去想清楚,支撐自己快樂的到底是什麽?

就像陳喬恩選擇了事業,就不再為愛情苦惱。

媽媽催婚時,可以用一句“我不會是孤苦無依的老人,我會是一個有錢的孤苦無依的老人”回復。

很多人會說那是因為她有錢,可陳喬恩說“你要有照顧好自己的基礎,那個照顧好不是說我要有多富有,只要你自給自足,我覺得任何一個努力的女孩都可以有底氣說這句話。”

陳喬恩也是隻身一人來內地打拚,用無數拍戲的拚命時刻換來了現在想要的生活,這就是她現在少焦慮、滿足感的來源。

對年齡的恐懼,會讓一個人在最該自由的時候,活得拘束壓抑,既然外界已經給女性施加了這麽多枷鎖和壓力,女性為什麽還要自己苛責自己?

就像泰勒斯威夫特進入三十歲時給自己的第一條建議,就是“無視外界的一些噪音”

不是掉入放大焦慮的陷阱,直面、追求自己想要的,不可抗拒的是衰老,但可抗拒的是無用的焦慮。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