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Costco上海爆紅密碼:把售價壓到最低,網店已開了5年

Costco在中國開出的第一家店迎來好采頭。

8月27日,美國大型連鎖會員製倉儲式超市Costco(開市客)在中國大陸的第一家門市開業。由於到店的消費者眾多,賣場內人流過大,Costco不得不臨時宣布下午暫停營業。截至目前,Costco仍對入場人數進行管控,賣場內限2000人,入場時間平均需要等待2小時。

雖然Costco表示還未統計出開店首日的客流和業績,但開業當天下午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有現場安保人員對未能進場的消費者表示,當天的客流達到近8萬人。但這一數字並未得到Costco官方或閔行官方的確認。

開業當天,Costco附近的道路因車流量過大,出現嚴重擁堵現象。當天,“警民直通車-閔行”官微發布消息稱,對商場附近聯友路段,從北青公路起南北向至朱建路臨時封閉。

Costco究竟有何魔力?消費者在Costco都在搶什麽呢?

會員製超市:先付錢,再優惠

1976年,第一家采取會員製的倉儲批發俱樂部Price Club在美國加州聖地亞哥成立,7年後,另一合作夥伴Costco會員製倉儲批發公司於美國華盛頓州的西雅圖市成立。1993 年,兩家公司合並為PriceCostco公司,1998年正式更名為開市客股份有限公司(Costco Wholesale)。目前,Costco在全球11個地區經營逾770家賣場。

所謂“倉儲式超市”,指零售商的門市布置一切從簡,大分量的商品直接用紙箱在地面上壘起,眾多商品甚至沒有貨架。

Costco亞洲區總裁張嗣漢曾笑稱,“商場都沒什麽複雜的裝修,沒人幫你摁電梯,向你問好”。除了裝修簡單,“倉儲式超市”還主打“量大”。商場各處都是適合全家使用的大包裝日用品,還有2.36米高的毛絨大熊、1.18米高的紅酒杯。

會員製超市不同於普通超市的另外一個特點,就是SKU(商品品類)數量少。以Costco和山姆會員店在全球門市的平均SKU為例,其分別為3600和4500個,而普通的超市的品項可能接近一萬個。Costco上海閔行店的SKU則更為精簡,只有3400個。

雖然Costco的前身Price Club首創了會員製超市的經營模式,但首先進入大陸市場的是後來者——1996年進入中國大陸的Sam's Club(山姆會員店)。兩者同樣主打大包裝、大分量產品的銷售方式,消費者在進店購買前需要支付一定的會員年費。

因已經付出了299元/年的會費,為了讓前期成本物有所值,Costco會員會更多選擇在Costco消費,擁有更高忠誠度。

根據Perfect Price調研報告,Costco人均單次消費額136美元,並且25%的消費人群客單價在100-200美元之間,遠遠超過沃爾瑪、Whole Foods等。Costco2018財年年報數據顯示,全球會員續費率為88%。

在Costco上海閔行店開業前一周,張嗣漢曾透露,閔行店新招募會員上萬名。按照Costco全球門市的規定,只有已經繳納了會員費的消費者才能進入會場,但在開業當天,因消費者眾多,安保能力有限,這一規定並未嚴格執行。有部分不知情況的消費者在得知需要會費後,在當天選擇現場辦理會員卡。會員注冊區附近的保安透露,因人數過多,負責登記會員信息的電腦也一度出現故障。

門市整體毛利率不到14%,隻賺會員費

那麽,既然會員製超市山姆會員店已進入中國多年,那Costco此番開張為何又受到消費者如此追捧?

“雖然看上去,山姆會員店與Costco都是采取了會員製付費的模式,但實際上兩者之間有很大的不同。國內不少消費者對山姆會員店都已有所了解,但為什麽Costco依然引起了如此大的轟動?”

裡斯谘詢全球合夥人張雲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究其原因,正是因為山姆會員店雖然有所優惠,但這樣的優惠並不能與Costco相提並論,山姆會員店靠的是賺取商品差價和會員費兩種途徑來賺錢,而Costco則並不希望通過銷售商品賺取差價,它將自己的模式做到了極致:一方面它為消費者精選出最好的產品,另一方面它為消費者提供最低的價格。”

張雲說:“站在消費者的角度來看,當他們所購買到的茅台酒甚至比煙酒店還要便宜的時候,自然會引起消費者和媒體的強烈關注。”

張嗣漢在閔行店開業前對媒體表示,Costco門市整體毛利率低於14%,大部分商品的毛利率僅為10%-11%左右。而全球來看,自成立以來,Costco利潤率較為穩定,剔除極值外,毛利率保持在11%-14%,淨利率則保持在1%-2%。

為Costco的利潤貢獻最大的,就是消費者預先支付的會員費。最新的財報數據顯示,2019財年前三季度,Costco會員費收入23.02億美元,淨利潤為25.62億美元。也就是說,Costco的利潤幾乎全部來自會員費。

張雲說:“當Costco將SKU做到極致的時候,再加上將店鋪選址選在郊區、採用相對簡易但令人舒服的設計、大批量採購(由於控制了SKU數量因此能夠做到大批量採購)、采取與企業合作定製款產品的模式以減少對於品牌其他渠道的影響、銷售自有產品。” 這一系列舉措都大幅度降低了Coscto的運營成本。

總結來看,Costco對商品的嚴格數量把控、質量要求和低利潤的商業模式,和其全球超過9600萬的忠實會員,持續向公司提供穩定的收益和投資回報。

台灣團隊助力,電商鋪墊5年市場

不同於傳統商場的選品標準、運營模式,讓Costco競相成為模仿對象。雖然店還未開進中國大陸,但其早已聲名遠揚。

小米創始人雷軍曾在公開場合表示,Costco是對其啟發最大的商業模式之一。據此前的媒體報導,雷軍曾說:“我讀懂Costco的故事後很震撼,我們整天都在想,怎麽不斷地提高毛利率的時候,是不是進入了一個怪圈?怎麽解決這個問題呢?我們要想東西賣得便宜,又想真材實料,就是必須得下功夫做全渠道、全產業鏈的整合。只有這個大膽的創新才有機會把成本控制在合理的範疇。”

啟發了小米的Costco雖然晚到,但絕沒有想過要錯過中國大陸市場。早在2014年,Costco就在天貓上開了旗艦店,出售進口的自有品牌“科克蘭”商品和部分其他品類,目前天貓旗艦店的SKU保持在500個左右。

張嗣漢說:“這5年時間,讓我們去調整,讓我們去準備,讓我們去培養品牌,培養我們的團隊,所以這5年是值得的。如果我們跳進來(大陸市場)什麽都不懂,一定會吃虧。”而首家門市落戶上海的決定,也來自於天貓旗艦店的運營經驗。從過去5年的訂單來看,Costco的主要消費者集中在華東地區,其中上海最甚。

而具體落戶閔行朱建路,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朱建路附近雖然距離地鐵口3公里,但可驅車前往,閔行店更是配有1200個停車位,是Costco全球門市的最大停車場。此外,附近的高檔社區和7個國際學校,完全符合Costco針對中高端人群異塵餘生的選址標準。

富比士雜誌在談論到Costco大陸首店的成功時,還將其中一個原因歸功於台灣Costco的多年經驗。富比士援引了Costco首席財務總監理查德·格蘭蒂(Richard Galanti )在今年5月財報電話會上的話稱,“我們很幸運,在台灣已經有了一個成功的商業模式”,並且挑選了“一些關鍵人物”去布局大陸業務。格蘭蒂當時談到其管理團隊時,還說:“我們先從一小部分的核心團隊開始,慢慢從內部將隊伍壯大。” 在Costco上海閔行店開業前的新聞發布會上,曾有店內員工向澎湃新聞記者透露,閔行店的大部分管理層為台灣Costco員工。

雖然近兩年外資超市在中國大陸經營狀況普遍不佳,家樂福被蘇寧收購,麥德龍也頻頻傳出要賣掉中國區業務,但Costco的大火,又讓大眾開始審視外資超市在華的開店之路,尤其是會員製超市在大陸地區的發展情況。

8月28日,山姆會員商店中國業務總裁文安德(Andrew Miles)在接受央視新聞採訪時表示,山姆會員店將在上海新開設6家門市,到2023年,中國將會有40至45家開業及在建門市。

而“後來者”Costco也未排除繼續在華開店的可能性。張嗣漢曾表示:“開市客非常重視中國大陸市場,我們認為,這會對整個公司的未來發展起到重要作用。我們會先開一家、兩家門市,看看到底發展得好不好,如果好,就會繼續開。至於開多少?市場這麽大,我也不知道。”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