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脊柱上有「三關」,三伏天灸透,秋冬少受罪!

生命短暫。時間寶貴,請大家每天認真學習艾灸配穴,做有效果的艾灸!有品質的養生

7.21

測一測

三伏天最重要的就是補陽氣,補足陽氣,才能驅寒;才能談得上是冬病夏治;而陽氣就集中在我們背部的脊柱上,古代中醫大家稱督脈為「陽脈之海」。因為它匯聚了全身陽氣,並把這些陽氣輸送到全身體表的肌膚腠理之處,溫煦機體,抵禦外邪的功能。

7.21

艾灸督脈三關

在督脈上灸,藉助督脈總督陽氣的作用,激發出人體自身的陽氣,又將這種溫熱,通過複雜有序的經絡系統層層傳遞到全身,那麼身體的正氣就自然建了起來。

中醫艾灸把人體督脈上最容易瘀阻的地方分為:

頸椎1-3節稱作「風寒關」(頸椎風府穴-大椎穴連線中點)

胸椎5-8節稱作「氣血關」(神道穴-中樞穴)

腰椎3-5節稱作「寒冷關」(命門-腰陽關穴)

7.21

三關如此重要

1. 風寒關要想打 通此關,應先從風府穴和風池穴,他們是同一齊平的穴位,在頸夾肌2側和中間督脈上,刮灸

2.氣血關主管全身氣血,對應各臟腑精氣氣血;第5胸椎正好是心俞穴和神道穴對應的位置,但是沿著督脈和膀胱就這樣做刮灸療法,就可以了。

3.寒冷關一身正氣,對應人體腰部,相當一個人中軸線,很多生殖問題都是這一個關出現的,所以腰腹部這裡是重灸的地方。可以用艾灸灸衣也可以用灸罐;還可以懸灸。

這樣艾灸背部督脈和膀胱經,讓陽氣慢慢滲透,除寒去濕。陽氣足了、經絡通了好了,脊椎自然就好了!雖然督脈是總管人體一身陽氣的總督,匯聚了全身陽氣,而督脈自身又是最容易瘀阻的,因為督脈上有2大寒氣的進氣口:「大椎穴、命門穴」。因此打通督脈顯得非常重要。

如果沒有條件艾灸,或覺得麻煩的話,也可以用最簡單的方法有:

1、用一卷報紙或一個經絡拍,力度適中;

2、靠牆,撞牆,撞樹,力度也要適中

3、還有一點技巧的是用一個小網球,在背部滾動

還可以做長龍灸,一次性全部灸到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