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今日話題 | 滯銷大爺照片被濫用 別再透支大家的同情心了

近日,山西臨猗縣政府發布了一則針對“臨猗蘋果滯銷”不當行銷方式的聲明,多個電商發布“臨猗蘋果滯銷”的行銷策劃,利用打“悲情牌”行銷臨猗蘋果,給當地果業品牌形象造成了嚴重影響,並且行銷內容有諸多誇大失實之處。

除了臨猗蘋果外,還有很多類似行銷,以“檸檬滯銷”“鮮筍滯銷”“菠蘿滯銷”等為由頭售賣商品,用的都是同一名老人的照片。在這些行銷中,其宣傳語不乏“果農心急如焚”“幫幫我們”“每次轉發都是一次義舉”等字眼,並配上一張年邁的果農在一大堆水果前面色凝重、眼神絕望甚至欲哭無淚的圖片。

“蘋果滯銷”原來是一個騙局,而在這一事件中,是誰在製造悲情?最終消失的又會是什麽?

媒體怎麽評

北京青年報發表的《警惕虛假“愛心助農”傷愛心又傷農》一文中認為,虛假的“愛心助農”,不但利用了公眾的愛心,也嚴重影響當地品牌形象,既傷愛心又傷農。

“我們首先能夠注意到的,就是虛假的‘愛心助農’傷了愛心。願意伸手的人,是存有愛心的人,他們未必在乎收到的是什麽,可如果他們知道愛心被利用,多多少少會有些吃了蒼蠅的感覺。當這樣的做法泛濫開來,當好心的人一旦了解真相,他們就會感覺受到了欺騙,就不願意獻出愛心,社會可能因此多出許多冷漠,真正需要救助的人很可能再也得不到幫助。”

“除此之外,虛假的‘愛心助農’還傷農。為了能夠吸引眼球,博取消費者同情,推手往往是無所不用其極。這其實已經嚴重影響了當地的品牌形象。而有些平台蓄意誇大果品滯銷嚴重程度,也造成了蘋果價格的不合理波動。”

而楊於澤發表在澎湃新聞上的《“滯銷大爺”不夠用了,不能放任虛假行銷透支同情心》一文中則表示,濫用“滯銷大爺”,對消費者構成侵權,也是對老人肖像權的侵犯,本質是違法的。

“這就不僅僅是一個社會道德、商業倫理問題,而是涉嫌違法和侵權。在市場活動中,消費者作為交易一方享有知情權。平等、自願、公平、誠實信用是民法上的基本原則,濫用‘悲情行銷’本質是違法的,對消費者構成侵權。濫用“滯銷大爺”影像,還構成對這位老人肖像權的侵犯。”

新京報發表的社論《“水果滯銷”騙局:抬高公眾信任成本》中則提出,虛假宣傳的盛行也是由於電商平台的縱容,後期需要相關部門加強監管,更需要電商平台負起排查責任。

“值得一提的是,面對用同一位老人的照片宣傳可能涉及的侵權,電商平台的客服表示,‘如果大爺找來,平台肯定會對他負責任。’作為第三方平台,在掌握圖片識別技術的前提下,完全可以排查那些造假行銷的店鋪,卻奉行不上門不理的態度,不能不說,這客觀上也縱容了商家賣慘式的虛假宣傳。”

“不會編故事,都賣不了水果?誇大事實、造假博同情對陌生人信任紐帶具有摧毀作用,被虛假行銷無度透支的愛心,遲早有耗盡的一天。面對這等悲情行銷,相關部門還需加強監管,予以嚴厲打擊,莫讓人群信任再被如此消磨。而電商平台,亦不能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需擔負起排查責任,盡力清除這些虛假宣傳手段,對相關商家也需有相應處罰措施,最終給消費者一個健康的消費環境。”

編輯有話說

在這一次“蘋果滯銷”事件中,不少商家使用的正是的“悲情行銷”策略,這種行銷方式之所以有用,只因為它能讓人的大腦釋放催產劑,產生同情。這樣人們就會覺得品牌或者產品比較可信,從而容易建立起信任關係。

通過打“悲情牌”來為產品打開銷路,其實早就是商業上的一種老套路了。比較經典的例子是加多寶曾經打出的廣告——“對不起”體。面對商標糾紛,加多寶通過向公眾示弱,向對手示強,笑著自揭傷疤示人的風度,立刻博得了大眾的同情,取得了相當不錯的傳播效果。

但是如果是利用同情進行欺騙,性質就完全不一樣了。普通消費者其實很難通過圖片或者文字介紹來識別真假,不少商家正是借此進行虛假宣傳,以達到銷售商品的目的。

而利用愛心進行欺騙,摧毀的不僅是消費者的財產,還有比財產更重要的東西:信任。這才是最令人憤怒和痛心的。

在2016年4月底,就有媒體報導廣東徐聞菠蘿滯銷的問題。到5月初,“笨鮮生”在聚劃算以29.9十斤包郵的價格發起助農義賣,1天就賣了60萬斤。可是大量用戶收到貨後卻發現菠蘿已變質,全是差評退款。笨鮮生發布公告,稱發貨時果農坐地起價和參雜熟果,造成店鋪損失近50萬,公司幾乎要倒閉。

一次充滿善意的行動,卻導致三敗俱傷:農民不僅沒有掙錢還背上了罵名;商家費力又不討好;而消費者這邊,更是差評退款滿天飛。這說明了生鮮電商並不是一電就靈,解決農產品滯銷哪是一次點擊下單再隨手轉發就可以的。

況且農產品真的出現滯銷,有愛心就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嗎?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某種農產品可能因為供不應求,價格大漲;也可能因為供過於求,出現滯銷,這本是尋常事。農民會根據市場需求,調整自己農產品的種植數量。

愛心行銷雖然能吸引更多的買家,但市場的容量總是有限的,畢竟人不可能無限量吃某種水果。如果本來某種農產品本已供過於求,因為愛心行銷,農民覺得種多少都買的出去,又盲目擴大生產,那時再出現滯銷怎麽辦?

“滯銷大爺”照片被濫用,是在消費人與人之間最寶貴的信任。即使真的想解決農產品滯銷問題,顯然光有愛心也不夠。

本期編輯:楊麗琴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