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讓你上節育環,你怕嗎?

播放GIF

文/虞美人盛開的山坡

上環傷身

上環會得婦科病

上環……

上環到底會怎樣?

我們聽醫生來說說哦!

對上一代人來說,「上環」是個無人不知的詞語,幾乎所有生過孩子的媽媽都會「被上環」,而手術時的不適、術後不隨訪帶來的問題、以及初代宮內節育器本身的弊端,給很多人帶來了身心困擾。

因此直至今日,很多人對「上環」都心懷恐懼。幾乎一進婦科檢查室,雙腿就開始發抖,由於在過程中配合得不好,反而加劇了不適感。

今天這篇文章就是想告訴大家,「上環」真的沒有那麼可怕

播放GIF

沒這麼誇張,別怕!

圖片來源:giphy

我國引進和推廣使用宮內節育器已經30多年。第一代節育器也稱為惰性節育器,是很多媽媽身體裡至今存在的一種宮內節育器,主要由惰性材料如金屬、矽膠、塑料等製成。由於其脫落率及帶齊妊娠率高,在1993年已停止生產和使用

目前使用的第二代活性宮內節育器主要以含銅節育器和激素型節育器為主,其中在我國最常見的是含銅節育器

播放GIF

大概長這樣

圖片來源:《Big Month》

含銅節育器一次性放入宮腔,可避孕多年,需要懷孕時再取出,是一種相對安全、簡便、經濟的避孕方法。據統計,我國使用節育器的總人數是世界使用節育器的80%,是世界上最傾向於使用節育器的國家,而西方國家的婦女對節育器的接受度比中國低,不太願意在體內植入異物。

大家都知道「上環」後可以避孕,那麼:


「上環」避孕的原理是什麼?

「上環」到底是怎麼「上」的?

「上環」後的注意事項又有哪些呢?

是不是有一大堆的問題困擾著大家呢?今天就由我來給大家一一答疑解惑。

播放GIF

「這是一個宮內節育器,你聽說過嗎?」

「沒有」

沒錯,宮內節育器只有這麼小而已

圖片來源:Giphy

一、哪些人適合上環?

1. 育齡期婦女自願要求放置而無禁忌者(重點:自願無禁忌)。尤其是生過孩子的夫婦,如若需要長期避孕,上環是個非常好的選擇。

2. 某些疾病的治療(如宮腔黏連、功能性子宮出血及子宮腺肌症的保守治療)。是的,你沒看錯,節育器還有治療的作用,當然用於治療的常常是激素型宮內節育器。

播放GIF

「就決定是你啦!」

圖片來源:《憨豆先生》

二、禁忌症

1. 全身情況:嚴重的全身疾患,如心力衰竭、肝腎功能不全、嚴重的凝血系統疾病等。

2. 局部情況:


生殖系統炎症(炎症感染急性期「放環」可能會導致感染的擴散);

妊娠或可疑妊娠;

宮腔深度不足5.5cm或大於9.0cm(這就是放環前要做超音波的原因);

生殖道畸形或宮頸內口較松(可導致環的脫落);

人工流產後出血過多或疑有妊娠組織殘留者(這時首先進行的是止血或「二次清宮」)。

3. 對銅有過敏史者。

播放GIF

懷孕了可就不能用了哦!

圖片來源:Giphy

二、宮內節育器的原理

接下來就來和大家說說宮內節育器避孕的原理了!

一大群精子從yin道出發,穿過宮頸管,來到子宮腔,經過短暫的停留之後,就必須準確找到宮腔兩側輸卵管的開口。

進入輸卵管的精子得跨越千山萬水,才能來到與卵子會面的場所——輸卵管壺腹部

二者在輸卵管的壺腹部結合受精之後,又得從精子的原路返回,重新回到宮腔

播放GIF

對小蝌蚪來說,這路程很長

圖片來源:《辛普森一家》

回到宮腔的受精卵就像一棵「小樹苗」,急需紮根於土壤,嗖嗖地吸收營養飛速長大,而我們的子宮內膜正是這片肥沃的土地。可上環之後,節育器中所含的銅離子可以阻止「小樹苗」紮根,影響受精卵著床。這樣,失去營養的受精卵只能遺憾地離開,從而起到避孕的目的。

另一方面,銅離子還具有使「小蝌蚪」頭尾分離的作用,這樣,還未與卵子相會的精子就已經「命喪黃泉」。

播放GIF

把小蝌蚪的頭砍掉!

圖片來源:Giphy

三、「環」到底是怎麼放進子宮的?

在你沒有相關禁忌症且做完相關檢查後,醫生會要求你簽署宮內節育器放置同意書。放置的時間一般為月經乾淨3-7天后。

一切準備就緒後,醫生會讓你脫掉衣物,躺在婦科檢查床上,腳蹬在兩邊的腳蹬上。

之後消毒外陰,鋪無菌洞巾。

接下來就得上一個yin道窺器(就是大家害怕的鴨嘴夾,其實只要手法正確,是不會疼的),一邊消毒一邊觀察yin道的情況。

大概長這樣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grib_nick

待yin道消毒完成後,醫生為了確認子宮位置,會做一個雙合診(一隻手在肚子上,另一隻手的兩指在yin道內,雙手配合明確子宮的大小、形態、位置)。

重新更換完yin道窺器後,再次消毒yin道,用宮頸鉗鉗夾宮頸前唇(宮頸口是沒有痛覺神經的,所以鉗夾的時候並不會疼痛,只會有器械帶來的冰涼感)。

下來最重要的就是「放環」了,醫生會用一根探針從宮頸管進入(探針形狀類似於一根粗一點的鐵絲),探一下子宮的深度,而後調整節育器,讓節育器的前端與宮深一致,輕輕一送,環就進入宮腔了。通常,環的尾巴上會有很長的尾絲,把多餘的部分減掉,留一個2厘米的頭就好了。而「取環」的時候,輕輕一拉尾絲,「環」就被拽出來了。

大概剪完了是這樣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Double Brain

四、上環後要注意什麼呢?

節育器放好之後,醫生通常會這麼囑咐你:

1.術後休息3日,1周內忌體力勞動,2周內忌同房及盆浴,保持外陰清潔。

2.術後第一年的1、3、6、12月需來醫院隨訪,以後每年隨訪1次直至停用。

在這裡我必須講一個病例,一個令我十分痛心的病例。

在生完寶寶42天產褥期結束的時候,一位媽媽來醫院放了節育器,我們囑咐她一個月後來複查

複查的那天,孩子媽媽沒有來。

再見到這位媽媽是半年多後,哭著進了我們的產科門診。

播放GIF

圖片來源:Giphy

原來孩子媽媽是來引產的,已經懷孕5個月了

為什麼放了環還會懷孕呢?

原因是媽媽沒有來複查,所以不知道何時節育器掉了

月經一直沒有來,總以為產後月經不調,看了老中醫說是產後氣滯血瘀,喝了2個月中藥調理身體。

直到有一天,孩子媽媽感受到了胎動。(此前這位媽媽是沒有任何早孕反應的,胃口一直很好,吃嘛嘛香。)

一檢查,懷孕20周+。

因為喝了太多中藥,從未產檢,所以胎兒是否有畸形也不能確定,再加上第一個寶寶還未滿一歲,只能引產。

所以,大家千萬要注意,雖然宮內節育器的掉落率不高,但是放完節育器一定得複查

播放GIF

不要怕來醫院!

圖片來源:《奇異博士》

此外,還得告訴大家另外一個節育器的作用,它還有緊急避孕的作用,一般在無防護性生活後5天(120小時)之內放入帶銅節育器,有效率可達99%以上。

那麼什麼時候應該要取出節育器呢?


1. 打算要寶寶,不再需要避孕。

2. 節育器的放置年限已滿需要更換。

3. 絕經過渡期停經一年內,也需要取出節育器。

總的來說,節育器是有寶寶夫婦需長期避孕的首選方式,方便快捷經濟劃算,也不會影響雙方性生活品質。

播放GIF

不影響快活哦!

圖片來源:Gifwave

宮內節育器真的沒有傳說中那麼可怕,媽媽那一代由於缺乏科普和複查,再加上很多使用的是第一代宮內節育器,確實給一些人帶來了一些困擾,這些困擾「一傳十,十傳百」,就造成了宮內節育器傷害身體的錯誤印象。

但在現在,只要首發得當、定期複查,宮內節育器已經是一個非常安全的避孕手段了,有長期避孕需求的小夥伴,可以去試試哦!

好啦,今天關於「上環」的科普就到這裡了,希望能幫助大家能消除對節育器的恐懼心理,對「節育器」多一分的了解,放置節育器時就能夠多一份的從容。

前段時間小愛被禁止關注

很多小夥伴都離小愛而去了

為了小愛的雞腿

快快分享小愛的文章

把小愛安利給朋友們吧!

本文來自談性說愛中文網謝絕未授權轉載

如有需要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查閱

手洗內褲:中國特色的文化禁忌?

「我們用安全期、體外、液體套避孕」「滾!」| 不靠譜避孕大盤點

【硬核圖解】性病到底長什麼樣

盤點:那些靠譜不靠譜的外陰美白大法

跟異味說 byebye:預防私密處感染的5個小訣竅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