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老太突發胸痛胸悶進醫院,一次手術,冠心病和頸動脈狹窄都治好?

8月22日,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心血管外科與麻醉科醫師聯手成功實施了同期行右側頸動脈內膜剝脫術和非體外循環下冠脈搭橋術,為冠心病合併頸動脈嚴重狹窄的患者帶來了新的福音。

此同期手術可有效降低分期手術或者反分期手術兩期之間尚未處理的頸動脈嚴重狹窄或者冠心病病變帶來的風險。

64歲的劉奶奶,因反覆活動後胸痛4年余,半月前躺臥後站起時,突發胸痛胸悶,伴頭暈噁心,入住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心血管外科。

經診斷,為「冠心病左主乾嚴重狹窄及多支病變,雙側頸動脈斑塊形成並重度狹窄」。

心血管外科團隊就診治到圍手術期處理、手術風險、解剖結構、手術策略、併發症的預防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討論,並與患者及家屬充分溝通獲知情同意。

最終他們選定了同期行右側(狹窄最嚴重)頸動脈內膜剝脫術和非體外循環下冠脈搭橋術的同期手術方案。

手術當天,在麻醉科醫師的配全力配合下,首先安放IABP以保障心臟供血,術中增加腦血氧飽和度監測。

從頸部切口,在保證術側腦血氧飽和度可接受範圍前提下,阻斷頸動脈並切口,直視下徹底剝離頸內外動脈內膜斑塊,重新縫好切開的動脈管壁,開放血流恢復術側腦灌注。

正中開胸,獲取左側乳內動脈,同期取自體大隱靜脈,在跳動的心臟上分別乳內動脈搭前降支、大隱靜脈序貫搭對角支、迴旋支及後降支。

手術實施過程順利,患者安全返回心血管外科重症監護室。

患者第二日上午拔除氣管插管,次日順利轉回普通病房。術後,患者頭暈、胸悶等癥狀完全消失,複查結果十分滿意,無任何併發症,患者於術後第7天康復出院。

同期行頸動脈內膜剝脫術和非體外循環下冠脈搭橋術,不但減少了分期麻醉和本身冠心病、頸動脈斑塊帶來的風險,而且還降低了患者分期手術的費用,加速了住院患者的周轉。


頸動脈內膜剝脫術(CEA)

頸動脈內膜剝脫術(CEA)是在頸部切一個大約5-6cm的切口,將頸動脈內的斑塊徹底切除的手術。

手術創傷不大,多數患者可耐受,是治療頸動脈狹窄開展最早、最安全、療效最顯著的方法,是醫學上比較成熟的治療技術。

採用頸動脈內膜剝脫術,能剝離掉患者頸動脈管腔裡脂質長年積累所形成的粥樣硬化斑塊,是恢復患者頸動脈管腔血流、改善患者腦缺血癥狀、防止卒中的有效術式。

早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國際眾多的臨床研究已經證實:頸動脈內膜剝脫術是治療重度頸動脈狹窄的安全有效方法。

當頸動脈狹窄程度達到50%以上並伴有臨床癥狀者,就應當考慮手術治療;當頸動脈狹窄程度達到70%以上,即使沒有癥狀,也應當積極手術治療。

大量臨床前瞻性研究證實,在上述情況下,手術治療或優於單純藥物治療,會使患者更為獲益。

雖然手術會有一定的創傷和危險性,但這是治療嚴重的頸動脈狹窄、預防腦中風(即偏癱)最重要的方法。


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CABG)

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CABG)又稱冠脈搭橋術,是一種心臟血運重建手術。

取自身大隱靜脈或內乳動脈作為旁路移植材料,在冠狀動脈狹窄的近端和遠端之間建立一條通道,使血液繞過狹窄部位而到達遠端血管,以恢復心肌的血液供應。

該手術是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狀態的手術,是治療冠心病心肌缺血十分有效的手段之一。

其中,自己的乳內動脈搭橋至心臟最最重要的血管左前降支的話,15年的血管通暢率達95%左右,這是經過實踐檢驗。

(編輯Anne。圖片來源網路,僅供參考)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 張霞
湖南醫聊每日分享健康科普資訊,歡迎關注點贊轉發。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