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業績出眾全靠自營了!35家A股券商淨利大增近九成

一季度券商業績向好沒商量,但35家A股券商歸母淨利潤同比漲幅86.59%,應該還是出乎意料了!更出人意料的是各業務條線收入變化。

至4月30日凌晨,35家A股上市券商一季報披露完畢,較去年同期營收增幅超50%,歸母淨利潤整體漲幅達86.59%。值得一提的是,就營收來看,廣發證券超過國泰君安證券,與中信證券、海通證券位列前三,成為一季報黑馬;歸母淨利潤來看,中信證券、海通證券、國泰君安證券位居前三,依舊是“鐵三角”。

“全靠自營了!”這是行業人士的感慨。就各板塊業績來看,受證券市場回暖影響,權益投資收益回升,券商自營業務表現十分突出,35家上市券商實現自營收入429.06億元,同比增幅146%。

經紀業務來看,A股交易數據火爆,體現在業績上卻似乎並不明顯。35家上市券商一季度代理買賣證券業務淨收入182.45億元,同比微增6.33%。有分析認為,這應與證券交易傭金率進一步下降有關。

投行收入來看,券業一季度股權承銷金額整體下滑明顯,但債券承銷金額增幅明顯,35家上市券商一季度共實現投行業務手續費淨收入66.62億元,同比增加8.47%。

資管業務來看,受資管新規落地等因素影響,券商資管表現也在分化,成為唯一整體出現同比下滑的業務。35家券商一季度共實現63.19億元的資管收入,同比微降8.43%。

利息淨收入來看,一季度股市強勁表現,市場風險偏好提升,兩融業務規模持續提升,股權質押風險亦有所緩和。35家上市券商一季度實現利息淨收入90.09億元,同比增三成。

一季度營收:廣發證券躋身前三

35家A股券商一季度共實現營收976.64億元,同比增幅51.39%。

中信證券105.22億元的營收穩居榜首;海通證券99.54億元的營收位居第二;廣發證券超越國泰君安躋身前三,第一季度實現營收68.39億元;國泰君安緊隨其後,66.95億元的營收位居第四。

就營收增幅來看,東北證券、華安證券、西部證券、興業證券、太平洋以及東方證券的營收同比增幅超過100%。一季度,證券市場明顯回暖,主要股指穩步走高,成交量持續放大。東方證券表示,報告期內,公司自營投資業務、境外業務收入大幅增加,以及期貨子公司大宗商品業務顯著增長。

另值得一提的是,華林證券一季度營收2.15億元,較去年同期水準微降,是唯一營收同比下滑的上市券商。

歸母淨利潤:中信證券穩居第一

第一季度A股漲勢如虹,券商也多收了三五鬥。就35家A股券商的業績來看,第一季度共實現歸母淨利潤377.8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幅為86.59%,漲勢喜人。

就歸母淨利潤規模來看,中信、海通、國泰君安位居前三,其中中信證券歸母淨利潤43.58億元,是唯一盈利超過40億元的上市券商;海通證券和國泰君安的歸母淨利潤分別為37.70億元以及30.06億元。值得一提的是,營收擠進前三的廣發證券,第一季度歸母淨利潤位居第四,與國泰君安證券差距不足1億元。

就淨利潤增幅來看,所有券商的業績表現都比去年同期有所提升,其中有14家券商淨利潤增幅超過100%。這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海通證券、國信證券以及東方證券,不僅增幅大,體量相對也大。

海通證券37.70億元的歸母淨利潤同比增加117.66%,從海通的業績體量來看,這一增幅十分難得。海通證券一季度業績大超預期,主要是自營業務與子公司表現亮眼。其中,投資收益25億元,同比增長85%,主要是處置金融工具取得投資收益增加。公允價值變動收益24億,主要是金融工具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增加。

國信證券一季度歸母淨利潤18.85億元,同比增幅154.93%;東方證券歸母淨利潤12.70億元,同比增幅191.06%。

經紀業務:交易火爆,代買收入僅微增6.33%

一季度尤其是3月份的行情有多火爆,在股民熱切的情緒中以及交易數據中都有所體現。期間有8個交易日成交額突破兆大關,其中6天都集中在3月,峰值為3月8日,當天成交額1.18兆元。

券商中國記者計算,今年一季度,滬深兩市的日均成交額為5855.50億元,較去年同期的4767.98億元,增幅有22.8%。

但是交易數據體現在業績上,卻似乎並不明顯。35家上市券商一季度代理買賣證券業務淨收入182.45億元,同比微增6.33%。

作為經紀業務最主要的收入來源,代理買賣證券業務在各業務板塊中地位也十分重要。就一季度業績來看,該項收入超過10億元的券商有8家,分別為中信證券、國泰君安證券、廣發證券、銀河證券、國信證券、華泰證券、招商證券以及申萬宏源證券。其中中信證券該項收入19.50億元,位居第一;國泰君安證券為15.31億元,位居第二,其余6家券商代理買賣證券業務淨收入均在11億元左右。

就同比增幅來看,有6家券商該項收入同比下滑,其中竟然包含中信證券和銀河證券,前者代理買賣證券業務淨收入同比下滑8.65%,後者下滑3.63%。另外,興業證券、天風證券等該項收入也有所下滑。

天風證券研報表示,從一季度披露情況來看,上市券商業績均大幅改善,中小券商業績彈性大。分業務來看,經紀業務彈性有所降低,預計市場回暖下傭金率進一步下降。

投行收入:同比增加8.47%

科創板正在緊鑼密鼓籌備,多家券商都在建立以投行條線為核心的業務體系。不過,從wind數據來看,一季度券商主承銷收入較去年同期下滑近三成,其中首發收入下滑兩成,增發收入腰斬。

今年前三個月,券商投行業務表現如何?35家上市券商一季度共實現投行業務手續費淨收入66.62億元,同比增加8.47%。

中信證券、中信建投、海通證券該項收入位列前三,其中,中信證券投行業務手續費淨收入9.89億元,同比增幅超3成;中信建投該項收入6.56億元,海通證券該項收入5.85億元,均同比微增。

就同比增幅來看,有21家券商同比增加,14家券商同比下滑。光大證券、國海證券、第一創業證券該項收入增幅均超100%,其中光大證券投行業務手續費淨收入4.02億元,同比增幅316%;浙商證券、華林證券投行業務收入的下滑幅度均超70%。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一季度,投行主承銷收入下滑明顯,那麽投行整體收入同比增加的原因是什麽呢?據wind,今年一季度,券商整體股權承銷金額3389.98億元,同比去年同期的5129.50億元,下滑了33.90%;但是債權承銷金額增幅明顯,今年一季度債權承銷金額合計為14224億元,較去年同期的7121.35億元,增幅近100%。

比如海通證券,就得債券承銷業務利好。2019年第一季度公司實現投行業務淨收入5.85億元,同比增長1.51%。其中股票承銷總金額17.83億元,同比下降78.22%;債券主承銷金額729.02億元,同比增加51.03%。

另外,科創板開板在即,截至4月29日,上交所共受理95家企業,保薦機構方面,中信建投14家(其中聯合保薦1家)、中信證券9家、華泰證券8家(聯合保薦1家)、中金公司7家,項目儲備靠前。

自營收入:整體同比增幅146.42%

隨著證券市場回暖,權益投資收益回升,券商自營業務表現頗為突出。35家上市券商一季度實現429.06億元的自營收入,同比增幅146.42%。

值得注意的是,券商財報目前沒有將自營業務收入進行單獨統計,本文按照“自營業務收入=投資收益-對聯營企業和合營企業的投資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收益”的公式進行估算並與上年度同期數據進行對比。需要注意的是,2018年數據並未考慮金融工具會計準則變化等因素。

中信證券、海通證券自營收入均接近50億,分別為49.23億以及48.35億元,廣發證券自營收入為34.95億元,國泰君安證券、華泰證券、申萬宏源證券、招商證券以及興業證券自營收入均超20億元。

就同比增幅來看,除了國海證券,其余34家券商自營收入均有明顯增加,其中興業證券、國信證券、招商證券、華安證券等14家券商自營收入同比增幅超200%。

興業證券在一季度經營業績說明中表示,投資能力進一步加強,取得良好收益。其中,公司債券類投資收益率大幅跑贏中債企業債總值指數(1.87%)和同類可比基金前30%水準(1.47%),權益類投資和衍生品投資取得良好的絕對收益。

光大證券趙湘懷此前研報認為,截至4月24日,上證綜指累計上漲28%,深證成指累計上漲41%,隨著股市表現強勁,預計公司權益類投資佔比有望提升,自營業務收入有望繼續提升。

資管收入:整體下降8.43%

受資管新規落地等因素影響,券商資管正在向主動管理轉型,同時各家券商表現也在分化。就一季度業績來看,資管業績是唯一整體出現同比下滑的業務。35家券商一季度共實現63.19億元的資管收入,同比微降8.43%。

中信證券資管業務手續費淨收入12.97億元,同比下滑12.76%;廣發證券該項業務收入8.80億元,同比增加5.26%;華泰證券為7.12億元,同比增25.89%。需要注意的是,由於各家券商披露資管收入的口徑並不一致,本文不對資管收入進行排名。

就同比增幅來看,券商資管業績分化明顯,有11家券商資管收入同比增加,另外24家券商資管收入下滑。國海證券、光大證券、申萬宏源、東興證券資管收入同比增幅超30%,其中國海證券該項收入同比增幅超過90%。

浙商證券、西部證券、國金證券、東吳證券等券商資管收入同比下滑明顯。

利息淨收入:同比增三成

一季度股市強勁表現,市場風險偏好提升,兩融業務規模持續提升,股權質押風險亦有所緩和。兩融餘額從年初的7563.73億元增至3月底的9222.47億元,增量為1658億,增幅約22%,接近去年6月底的兩融餘額。股票質押規模整體保持平穩,截至3月底,市場質押股數佔總股本的9.61%,市場質押市值為55474.83億元。

35家上市券商一季度實現利息淨收入90.09億元,同比增加32.02%。從收入規模來看,國泰君安一家該項收入獨超14億,其余券商均不超10億,另有5家券商該項業務虧損。

從同比增幅來看,有10家券商利息淨收入同比增加,廣發、光大、華西、方正增幅明顯;有6家券商該項收入扭虧為盈,東方證券、興業證券、東興證券等較去年同期都有較大增量;有14家券商利息淨收入同比下滑,其中財通證券、中原證券等下滑幅度超7成;另有5家券商該項業務實現虧損或虧幅加大。

海通非銀金融團隊認為,由於大券商相較於小券商擁有更多的資源、資本實力更強、業務布局更綜合化,在監管加強和市場行情波動加大的狀況下,公司優勢更能體現,市場份額不斷提升。我們預計在未來行業競爭進一步加強,衍生、海外、創新業務不斷試點的背景下,大券商憑借自身底蘊,形成馬太效應。

天風證券研報認為,政策+業績驅動券商股。資本市場改革與政策糾偏+投行和直投業務增長+融資成本下行+股權質押紓困+集中度提升+股票市場回升+高beta,再次強調2019年行業盈利預測,預計淨利潤1054億元,同比增幅59%。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