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納蘭性德與孤雁,這首詞寫盡失意與孤單!

我們今天讀納蘭性德的那些經典詩詞,會發現其中的情緒並不是很高,甚至還帶有幾份悲涼。這當然和納蘭性德自身的性格有關係,也和他的詩詞審美追求有莫大的聯繫。這個人的性格非常敏感,遭遇人世間悲涼的經歷也很多,這才造就了他詩詞創作獨有的風格。

其中最重要的莫過於妻子的去世。古典詩詞中對妻子去世寫下的詩詞有很多,但也極少有人像他那樣深情,寫出那麽多的作品。由此也能夠看到納蘭性德本身的柔弱。

他的人生經歷也非常豐富。畢竟早年間擔任康熙的禦前侍衛,多次要外出邊塞執行任務。在廣闊天地一個人的獨行是免不了的,也讓他有更廣闊的空間,更豐富的經歷,和他的才華產生碰撞,留下一首首經典的詩詞。

比如今天我們談到的這首詩詞,就是其中的經典之作。雖然寫的是天上孤獨的飛雁。但是實際上也是在寫自己。一首詞字字都帶血,都在訴說著彼此的同病相憐。且看這首詩詞的全文:

霜冷離鴻驚失伴,有人同病相憐。擬憑尺素寄愁邊,愁多書屢易,雙淚落燈前。

莫對月明思往事,也知消減年年。無端嘹唳一聲傳,西風吹隻影,剛是早秋天。

這首詩詞的題目是《臨江仙·孤雁》,在古典詩詞當中,孤雁是一個很著名的意象。因為大雁是不能夠單獨生活的,是需要有人陪伴的。所以很多詩人或者詞人都會以天上大雁來想到自己,抒發離別相思之苦。

就比如納蘭性德這首詩詞就是如此。在開始的前兩句當中,就寫出了兩者的同病相憐,甚至毫不忌諱用“同病相憐”這四個字來代表兩個人的處境。

“霜冷離鴻驚失伴,有人同病相憐”,這首詩詞寫於納蘭性德到邊塞執行任務的感觸。看到天上的大雁因為北方秋天的到來而飛往南方,可惜卻失去了同伴。但同時這大雁也絕不會想到,地上有個人和他“同病相憐”。

詩人想要把這種愁緒寫到書信當中寄出去找到情感的出口,卻發現這種愁緒的表達太過於複雜。屢次更改,到最後也沒有形成一篇短文一則短信,最後只能一個人孤獨的感受這孤單的滋味,以至於“雙淚落燈前”。

下片更是把這種傷感細細地描繪出來。“莫對月明思往事,也知消減年年”,不要面對明月的時候想到之前的往事。因為明月會一天天的消減,而自己的精神也會增添幾分愁苦,讓人衣帶漸寬,形影憔悴。

“無端嘹唳一聲傳,西風吹隻影,剛是早秋天”,等到一個人發呆的時候,卻聽到天空中一聲哀鳴。抬頭望去,看到那隻孤單的飛雁,孤獨的消失在初秋的寒風當中。這下納蘭性德真正的感覺到一個人的孤獨了,連天上的飛雁都已經消失遠去,只剩下一個人孤單的品味這孤獨的滋味。

納蘭性德的詩詞意境向來都是如此,多數都在抒發愁苦,尤其寫離愁別恨和孤獨,最能體現他的風格。雖然他出身名門,雖然人生經歷談不上多麽坎坷,但是他依然把這類主題的詩詞抒發到了極致。

本文圖片全部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感謝圖片原作者。對本文的貢獻,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