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產科醫生會說的這幾句「暗語」,經歷過的都懂,聽懂對孕媽很重要

很多孕媽在生產的過程中都會遇到一些比較尷尬的事情,就拿前幾日發生在婷婷身上的事來說。婷婷今年26歲,這是她第一次生小寶寶,在進入產房後,她一直惶恐不安,之後醫護人員告訴她需要備皮,一聽這話,婷婷內心慌亂極了,她還以為是要在身上割下一小塊皮膚呢,趕忙問醫生疼不疼,是需要哪裡的皮?醫護人員看到婷婷緊張的樣子,紛紛笑了起來。其實,備皮是醫生的暗語,具體是指剃陰毛,因為產婦生完孩子之後,要是不提前清理陰毛的話,之後便很難清理乾淨,會讓產婦容易感染上陰道炎。可見,如果產婦聽到備皮兩個字是不用害怕的。

所以,孕媽為了避免不必要的緊張和擔憂,應該多了解一些產房醫生說的這些個暗語,比如:

1、開幾指

開指對於分娩來說是很重要的,醫生會對產婦開指的情況時刻關注。一般進入產房後,醫護人員最關心的問題就是「開幾指了?」其實對於很多人來說,這個開幾指都是容易理解的,醫生在分娩時常說的開幾指,也可以讓孕媽知道自己分娩的進度,通常只有等到「開十指」,分娩才能順利進行。但如果真的要問大家開幾指是什麼意思,想必是沒有幾個人可以準確地回答出這個問題的。很多孕媽都知道十指全開才能順利生產,有些孕媽就會猜想到,是不是要開到十個指頭都可以放進去才可以生寶寶?其實事實不是這樣的,開幾指是指分娩時子宮頸口的打開程度,是一個用來判斷產程進展程度的形象一點的說法。通常是以一根手指1厘米寬作為參考標準,開一指就是宮頸口打開1厘米左右,開兩指就是2厘米左右,以此類推,直到開十指也就是10厘米,宮頸口才完全打開至能供嬰兒頭部通過的大小,這個大小大約是成年男人的手掌寬度,並沒有達到10個手指頭的寬度。

2、宮頸管消失

很多孕媽聽到這個詞都會嚇一跳,以為自己身體中的那個器官要消失了。其實宮頸管消失是臨產的正常徵兆。所以,當孕媽在產床上聽到醫生說這個詞的時候,是不用擔心害怕的,而應該明白,寶寶馬上就要出生了。宮頸管消失,只是臨產時宮頸內口向上向外擴張,形成漏鬥形,隨著產程進度,宮頸管會逐漸變短甚至消失,成為子宮下段的一部分,並不是消失不見了。需要注意的是,在宮頸管消失的過程中,孕媽很可能會遇到疼痛難耐的情況,可能會出現一定程度的墜脹和疼痛,孕媽們一定要堅強,要適當忍耐,在疼痛時可以適當走動,這樣做有利於寶寶的順利出生。

3、會陰側切

會陰側切是產房醫生經常說的一個詞,如果媽媽們對這個詞不熟悉的話,還有較常見的側切。許多媽媽聽到這樣一個詞,還以為自己的下半身要被切一刀。其實,並不是所有的孕媽都需要側切的,順產過程中如果出現了不順利的情況,如胎頭位置不正,產力不強,產道過長、胎兒過大、早產或者缺氧、會陰撕裂、孕媽本身有心臟病或者高血壓等因素,醫生就會採用會陰側切的方式。這些時候選擇會陰側切,不僅可以縮短產程時間讓寶寶順利出生,還可以防止孕媽會陰撕裂,保護孕媽的盆底肌肉,減輕媽媽需要承受的痛苦。為了避免順產側切,建議孕媽在孕期適當的做些運動,增加皮膚彈性和會陰部的組織伸展性。

那麼你呢?你還記得當時在產房的時候醫生有說過哪些暗語嗎?醫護人員是為了寶寶更快的出生,才使用這些暗語來交流的,孕媽們可一定要了解清楚,以避免不必要的緊張和焦慮。最後,祝願每一個寶寶都可以健康出生,快樂成長!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