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大國重器“彩雲號”助力雲南大瑞鐵路高黎貢山隧道快速掘進

雲南省保山市龍陵縣境內的高黎貢山隧道是大瑞鐵路主要控制型工程之一,自去年8月中鐵隧道局首次引進國內首台再製造的硬岩掘進機“彩雲號”TBM代替人工掘進後,大瑞鐵路高黎貢山隧道建設全面提速,目前,正以每月700米的速度開挖掘進。隧道全體施工人員開心地表示說:“ ‘彩雲號’不僅幫助我們縮短了施工時間,提高了工程的安全性,還大大降低了施工風險,大瑞鐵路掘通後,它就是第一功臣,科技的運用真是如虎添翼呀。”

中鐵隧道局集團承建的新建大理至瑞麗鐵路保山至瑞麗段站前工程土建2標全長29.307正線公里,位於保山市龍陵縣境內,高黎貢山隧道為標段主要工程。在大瑞鐵路高黎貢山隧道出口段施工現場看到,由我國自主研發的“彩雲號”TBM正隆隆作業,隧道內的岩石碎片順著履帶源源不斷往外輸送,隧道掘進速度每月由原來的100米提高至700米左右,效率是常規施工法的6倍。

針對咱們高黎貢山特殊的地質條件,我們設備也做了專門的設計,比如說在最前端我們稱之為護盾,就像人的帽子,上面增加了鋼筋排支護系統,比如說一個圓環向270度,它可以密布鋼筋,鋼筋插的時候就像咱們現在看到的這種,插了之後上南破碎的、相對塊比較大的石頭它就不容易落實下來,這是保護在下面作業的人員,這是其一。

“其二它的溫度很高,高地熱,我們這台設備也是配置了一個製冷系統,就相當於辦公樓裡中央冷氣機一個性質,對設備從最前端到最後端200多米進行整體降溫,尤其是有人作業的區域進行重點降溫。”大瑞鐵路項目經理部二分部機械總工李增介紹到。

由於高黎貢山圍岩破碎、湧水量大等,也給“彩雲號”掘進帶來了不小的施工難度。針對這種情況,施工方采取了三個措施,首先是採用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儀器,對前方的地質情況進行探測,摸清前方地質情況,必要的情況下先提前進行注漿加固和排水,再採用TBM掘進通過;其次是通過掘進調整參數,減少對圍岩的擾動和坍塌;再一個就是及時加強支護,並做好排水準備,確保施工安全。

目前,我們在施工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充分發揮中鐵路隧道局的專業化的優勢,攻堅克難,通過技術手段,解決複雜地質條件下TBM施工難題,爭取早日實現隧道的貫通。”李增向充滿信心地介紹說。(崔敏 文/圖)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