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曾國藩:越到中年,越不能閑

一份有良知的心學微刊

作者 | 一翁

圖片/來源網絡

少年經不得順境,中年經不得閑境,晚年經不得逆境。

——曾國藩

人閑是非多,百忙解千愁。

人生就像齒輪,越轉越靈活,長期閑置反而會鏽跡斑斑。

曾國藩曾說過,少年經不得順境,中年經不得閑境,晚年經不得逆境。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人至中年,經不得閑,年富力強,忙為正道。

1

心不能太閑

人生太閑,別念竊生。

人一有空,就容易想七想八,雜念叢生,欲望膨脹,莫名其妙給自己添堵。

專注做一件事,專心愛一個人,才能更好的享受生活的樂趣,感受生命的意義。

不懈怠懶惰,不自暴自棄,沒有閑情去悲春傷秋,沒有逸致去好高騖遠,心懷能量與陽光,活在當下與現實,這樣的人,很難無聊。

全力以赴面對生活,想著如何讓自己與家人的生活過得更好,處處散發著積極向上的氣息。那麽心若盛開,清風自來。這樣的生活,很難虛度。

曾經有人向豫劇大師馬金鳳討教如何才能保持年輕,馬金鳳老師淡定地答道:“不生氣,不閑著。”

生命在於內心的豐盛,而不在於外在的擁有。

內心充盈的人,不會惹是生非,不會情緒爆炸,能欣賞詩與遠方,亦能接受生活的苟且。

2

手不能太閑

有一句話說得好,你現在偷的閑,就是你未來生活的苦。

活到老,學到老,要想跟得上時代,本事就不能落下。如果覺得年紀大了,學習簡直是天方夜譚,那麽看看他們吧:

曾國藩40歲組建湘軍,54歲主辦洋務。

白居易被貶江州的時候已經43歲,不但沒有因為重創而意志消沉,還寫下了流傳千古的《琵琶行》。

45歲的作家嚴歌苓,每天寫作6小時,每隔一天就要游泳1000米。

齊白石一生筆耕不輟,年過七旬仍然堅持每天作畫。

年齡從來不是成功的絆腳石,反而是沉澱之後更好的融入這個世界的優勢。

不少人稍微努力一下,就以為自己已經豁出命,往往都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手一閑,在舒適區裡呆久了,容易被後浪打在沙灘上,離恐慌和迷茫越來越近,離成功與希望越來越遠。

3

身不能太閑

曾國藩年輕時經常“耳鳴不止,稍稍用心,便覺勞頓”。在29歲時大病一場後,終於意識到了健康與養生的重要性。

不但有淵博的學識,還要有強健的體魄,一介文弱書生才能南征北戰,戎馬一生。

他曾寫道:“眠食有恆及洗腳二事,星岡公行之四十餘年,余亦學行七年矣。飯菜後三千步近日試行,自矢永不間斷。”

放眼當今,83歲的鍾南山院士堅持每周跑步4次,90歲的袁隆平院士可是不折不扣的游泳健將。

今年元旦的時候,袁隆平院士就寄語年輕人:要注意身體,2020年要多運動,身體才會好。

頭腦最聰明的人,腿腳也是很勤快的,人和機器一樣,經常運動才不會生鏽。

勤則壽,逸則亡。玉不琢不成器,身不動不長壽。

作家汪國真在《人到中年》裡這樣寫道:

“到了中年,生命已經流過了青春湍急的峽谷,來到了相對開闊之地,變得從容清澈起來。花兒謝了不必唏噓,還有果實呢。”

人至暮年,腳步漸慢:

不是隨波逐流,而是內心豐盛;

不是安於現狀,而是擇優前進;

不是大腹便便,而是老當益壯。

作者:一翁,情鍾文學,捕捉生活,一寸方心弘揚傳統文化,一隅筆墨傳遞時代力量。轉載聯繫南師國學堂(NHJGXZH)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