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曹中銘:私募違規案例增多須引起重視

  來自證監會官網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證監會和地方證監局累計開出181張罰單。其中,信披違法、內幕交易、私募基金違法位居前三位,罰單分別有82張、29張和26張。值得注意的是,與往年相比,今年私募基金的罰單明顯增多。個人以為,這有必要引起市場的高度重視。

  從今年上半年的罰單情況看,信披違規與內幕交易仍然是重災區,這也與往年的情形相類似。上市公司信披監管一直是“老大難”。不僅涉及的上市公司數量眾多,而且危害性非常嚴重。但多年以來,信披監管這個“老大難”問題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反而一直深陷重災區的泥潭中無法抽身。內幕交易亦如此。內幕交易被解讀為資本市場的一顆“毒瘤”。近些年來,儘管監管部門加大了打擊力度,但違規者仍然前仆後繼。這從側面也再次證明,資本市場中的利益實在是太誘人了。

  今年上半年私募基金能夠“脫穎而出”,並不算什麽意外。資料表明,26張罰單涉及10家機構及其相關責任人。其中,有8家私募機構的實控人均為相同的兩人,且這8家私募機構就收到24張罰單。相同實控人旗下的私募機構收到如此多的罰單,也較為罕見,但不幸卻是事實。

  從26張罰單涉及的違規事項看,有出借證券帳戶的,有證券投資谘詢業務違法違規的,有損害基金財產和投資者利益的,有未按規定履行信披義務的,有未按要求報送年度財務報告的,也有未妥善保存私募基金業務相關資料的。等等等等,不一而足。這說明,私募基金在多個方面都存在違法違規行為。這同樣值得警惕。

  私募基金目前已成為資本市場一支重要的投資力量。來自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4月末,私募基金管理人數量已達到22270家,基金產品數量達153539隻,私募基金規模已突破20兆達到20.75兆。數據見證了私募行業的發展,而且,可以預期的是,隨著資本市場的不斷發展,今後私募行業也將獲得更大的發展,其規模甚至有超過公募基金的可能。

  不過,私募基金行業的發展,也卻暴露出不少方面的問題。由於沒有納入監管,私募基金行業最初曾經歷過“野蠻”發展階段,私募基金管理人與管理產品數量如雨後春筍般瘋長,問題也隨之而來。儘管後來對於私募基金的監管實行備案製,但由於對私募行業的監管不到位,各種問題仍然頻頻出現。

  因此,此次監管部門對私募行業開出26張罰單,市場不應感到意外。畢竟,相對於公募基金而言,私募基金所處的監管環境完全不同。但是,對於此次私募行業罰單出現增多的現象,市場卻不能漠視。

  個人以為,對於私募行業的監管,備案製顯然已不能適應該行業的發展要求。基於此,個人建議,對於私募行業,一方面,有必要加大對違法違規行為的處罰力度,像資本市場那種隔靴搔癢式的處罰,早已過時了。加大對私募違規的處罰力度,提高違規成本不可或缺。另一方面,對於私募行業的監管,其標準有必要逐步向公募行業看齊。一個監管更加嚴格,違規成本更高的行業,才更有利於行業自身的發展,才更有利於維護投資者的利益。

  (本文作者介紹:獨立財經撰稿人 在三大證券報等多家媒體發表文章數百篇)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