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宜信十二年,如何用科技讓金融更美好

  “有金融的底蘊,有對科技的敏感性,有創新的方法論。”當談及宜信十二年發展的核心競爭力時,宜信公司創始人、CEO唐寧給出了這三個答案。

  文/殷潔

  當技術變革裹挾各種創新理念而來,金融業在過去數年間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在金融科技的競賽上,中國取得了領先世界的成就。

  2006年5月28日,宜信成立,業內將其作為中國金融科技或互聯網金融史的開篇之一。而在此後雖有BATJ陸續借助場景優勢和獲客優勢強力介入,革新著金融科技市場的版圖,但在歷年諸多“金融科技百強”的榜單中,宜信仍然能牢牢地和BATJ一起佔據著上遊梯隊,靠的正是不斷地強化自身可持續創新能力。在如今宜信公司的整體戰略中,科技能力與國際化能力、投資能力一起被定位為“面向未來的三件事”。

  現在的宜信,已經發展成為一家從事普惠金融和財富管理事業的金融科技企業,擁有反欺詐決策平台“致誠阿福”和面向各類客戶的智能理財、智能保險等技術產品,而類似大數據風控系統“宜人蜂巢”等的不少技術應用亦向行業內外輸出,並受到高度肯定。

  作為中國金融科技行業元老級的玩家,宜信在如何擁抱移動互聯、發揮大數據風控的絕對優勢、AI智能時代的發力等科技賦能金融的探索過程,也代表了金融科技行業的發展歷程。“有金融的底蘊,有對科技的敏感性,有創新的方法論。”當談及宜信12年發展的核心競爭力時,宜信公司創始人、CEO唐寧給出了這三個答案。

  金融科技先行者

  當以BATJ為代表的公司都在“去金融化”、強調“科技公司”性質的時候,宜信卻堅持自己的金融基因、金融底蘊。

  多年前,傳統金融機構不善於做“中小微弱”的基因,使得中國金融服務的閱聽人市場結構,在個人和小微金融領域留下空白與機會。在2006年,唐寧從美國華爾街歸來,創建宜信公司,深耕於覆蓋傳統金融難以覆蓋到的群體,即普惠金融業務。

  在宜信成立之初的年代,並沒有“互聯網金融”的概念,大洋彼岸的Lending Club也在剛起步的階段。宜信當時信貸的核心業務仍依靠人力,與互聯網的唯一關係,僅限於利用互聯網平台的導流獲客。宜信12年來的發展路徑,折射中國金融科技行業的發展。

  “創業的時候我們有一個判斷,就是中國未來一定是信用社會,個人信貸應該是以信用而不是抵押擔保為風控手段。”唐寧表示。

  2007年11月,宜信借鑒國內外信用行業的先進技術和經驗,研發出符合現階段中國信用環境現狀的個人信用評分系統工具。當時的個人信用評分系統,並非像現在基於大數據的風控系統,更多是一種專家性質的信用評分卡;而宜信技術團隊已經在當時的技術負責人、現任首席戰略官陳歡的帶領下,著手進行一系列後台系統和貸後系統的開發。依靠這些系統,宜信積累多年的客戶信用數據,為後來的技術發展奠定了基礎。

  宜信公司科技賦能金融的一個標誌性事件,是2012年宜人貸的成立。2011年前後,移動互聯時代到來,移動互聯網技術開始影響許多行業,包括金融領域。P2P網絡借貸也迎來了創立和發展的一輪熱潮。當許多新入場的玩家在忙於給投資人講故事時,宜信果斷擁抱移動互聯網。

  “當時我們有一個預見,移動互聯的到來,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獲取數據、 服務客戶、把握風險,也可以讓我們的所有客戶、借款人和理財者都能更好地獲取金融服務。”唐寧說。

  有了這樣的認識之後,宜信開始不斷推動組織的重塑,把最前沿的科技力量,與其五六年間所積累的中國信用人群數據和風控服務體系結合起來。2011年,唐寧請來了當時在美國上市公司IAC/Ask.com任職副總裁的方以涵,負責宜信互聯網部的發展。2012年宜信互聯網部進入發展新階段,以宜人貸為全新品牌開始獨立運營。

  “宜信互聯網化的第一步,是將線下的產品展示到線上;第二步是將借貸流程線上化;第三步,則是在大數據和算法的支持下實現線上極速批核。”宜人貸首席運營官兼首席技術官曹陽將宜信的移動互聯總結為三步走。

  2013年9月,宜人貸推出國內首款信用借款全流程操作的手機APP“宜人貸借款”,2014年,旋即上線“極速模式”。在實現線上全流程化和極速批核的同時,宜人貸的風控系統也全面更新。宜人貸所搭建的風控系統“宜人蜂巢”,通過對海量數據的毫秒級抓取、秒級解析以及對新用戶提交資料的實時抓取、流式處理、離線查詢,並基於實時監控系統,將數據處理的時效從小時級提升到分鐘級。

  移動互聯和大數據風控技術,解放了人力,為宜人貸帶來了長足發展。根據其最新年報,2017年全年,宜人貸服務的借款人達65萬,72.9%的借款人通過線上管道獲取,這些行為全部通過移動端完成;出借人達到60萬,出借行為100%通過公司的線上平台完成,其中87%通過移動端完成。

  2015年,宜人貸是行業裡領先與銀行進行第三方資金存管合作的企業。當時,監管還沒有要求全行業進行資金存管,行業裡也沒有幾家這樣做。宜人貸系統對接銀行,又是一項十分考驗技術能力的事情。

  面向白領、工薪階層的網貸業務以宜人貸為載體發展之後,宜信面向小微客群的產品和服務,如商通貸、翼啟雲服,由陳歡負責的大數據中心負責。

  “小微企業客群的風控,相比個人借貸的風控要複雜得多,但也依托於宜信積累的個人借貸審批風控的經驗基礎。”陳歡表示。

  跳躍式創新

  “從宜信的角度來說,早期的發展是技術創新,當金融邏輯與科技得到融合之後,在發展模式上就是技術驅動創新,就會有一些跳躍式的模式創新出現。”曹陽說道。

  2015年以來,行業進入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時代,而宜信科技能力的提升,也在這時候邁出更高的台階,科技酷品迭出。而宜信也早已在多元金融服務領域布局,並明確定位為“一家從事普惠金融和財富管理事業的金融科技企業,在支付、網貸、眾籌、智能理財、智能保險、區塊鏈等前沿領域積極布局,通過業務孵化和產業投資參與全球金融科技創新”。宜信多個業務條線或者部門在進行金融科技領域的探索。

  “宜信的科技,一方面是要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體驗,另一方面是要為業務人員在風險判斷、客戶服務、行銷推廣等工作上賦能。”陳歡告訴記者。

  宜人貸理財更新為宜人財富,進入全面資產配置。基於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實現KYC(Know Your client)與KYP(Know Your Product),為客戶進行資訊流展示與智能化匹配推薦。

  投米RA利用智能理財技術,是宜信在投資領域對普惠金融的探索。投米RA面對為數眾多還沒有邁入高淨值門檻的新中產來說,投資額多在10萬美元上下,因其產生的經濟價值較低,傳統的財富管理服務機構不願意服務於這類投資人群,即破局“10萬美元困境”。

  而面對可投資產小於10萬美元的新銳中產客群,指旺財富通過科技的手段,幫助這些剛剛踏入職場的高潛力人群,建立正確的投資觀念。指旺財富打造的財商課程,將傳統上只服務於“富人”的財富規劃專家的專業知識轉化成用戶能與之互動的體驗。

  AI+FOF人工智能平台,是由宜信財富自主研發的參與母基金投資管理全流程的人工智能平台,該系統目前覆蓋中國2萬家投資機構、3萬隻基金主體、上百萬家融資企業。AI+FOF平台具有“一鍵盡調”功能,可提供有關一隻基金60多個維度數據的詳盡報告,大大提升了前期的基金篩選效率,方便母基金的管理者們投資決策。

  宜信博誠保險依托人工智能的方式對整個壽險產品體系進行重新的分析、重組,同時,充分研究消費者的需求,以求達到能夠把最合適的產品匹配給客戶。

  致誠阿福,致力於用智能科技賦能普惠金融業務風控,基於宜信12年風控經驗、結合自身優勢評分建模、反欺詐能力,為機構提供覆蓋信貸業務全周期、全面且“智慧”的信貸全流程解決方案,包括阿福智能風控雲平台和針對多場景的谘詢服務。其中阿福智能風控雲平台經過多年實戰不斷更新,形成了貸前貸中一站式風控決策系統“群星”和貸後智能催收、資產管理系統“天跡”兩大系統,並擁有多項市場高度認可的明星產品,如全方位防範欺詐的“欺詐甄別”,以及運用人工智能互動的在線評測產品“星探”。

  致誠信用,作為服務於企業征信的第三方專業機構,通過大數據采集、加工技術、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等算法,進行多場景的企業知識圖譜技術和應用開發,幫助機構利用數據獲得更多價值。在企業信貸服務上,可結合信貸規則和風險模型綜合判斷企業償債能力。在投資風險審核上,可通過複雜的企業、股東間關係圖譜綜合分析投資風險。

  此外,宜信還在2016年成立了區塊鏈實驗室,並通過區塊鏈技術,幫助一家小微企業客戶,解決實際場景中的多方信任難題,在數據基礎上達到最終的商業成果。

  金融科技另類緣分

  金融科技的贏家應該長成什麽樣子?在唐寧的思考中,首先要特別懂金融,有對於風控、合規、以及金融所應承擔的社會責任的敬畏之心;其次是要有對科技變革的洞察與敏感,了解最前沿的科技在哪裡、以及如何能夠為金融所用。

  對於科技的敏感度,是使科技能夠為金融所用的基礎。在這一點上,唐寧等宜信公司的管理團隊,對自己有著極高的自信。

  “我們經常造訪矽谷,那邊有很多最新的idea,在還沒有融資的時候我們就知道了。”曹陽告訴記者,“在這裡可以看到未來五年、甚至十年可能有哪些有意思的事情。”

  唐寧本人就是一個“空中飛人”,可以經常看到他在全球各地往來不停歇。唐寧曾說,保持對科技的敏感,這樣當下一個技術風口來臨的時候,宜信已經看懂它了,可以快速準備。

  另一個保持敏感的途徑,是宜信通過新金融產業基金、私募股權母基金等進行科技領域的投資,帶來國際化的視角和新鮮事物、新鮮想法。

  “我們不僅僅是科技的使用者,也是科技的推動者。”唐寧說。

  2013年成立的宜信財富私募股權母基金,目前已超過200億元人民幣的管理規模,累計投資超過200隻行業領先的投資基金,從而間接覆蓋了境內外共計超過4000個高成長企業,其中有40多個行業“獨角獸”。

  宜信的這隻母基金,致力於給國內外的一線創投機構提供長期、耐心、有價值的錢,讓它們投入到原創、原生的科技創新企業。“在投資回報的要求上,該基金並不是固定收益邏輯,而往往是高風險的、幾年甚至是十幾年的成長回報邏輯。”唐寧介紹。

  宜信新金融產業基金由宜信在2016年2月發起成立,規模達60億元,這是一隻雙幣種基金,包含30億元規模的人民幣基金和5億美元的美元基金,主要投資於國內外金融產業與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社交網絡等領域結合孕育的新機會。

  2016年該項產業基金聯合多家機構完成了對全球採購和供應商互聯平台公司Tradeshift的D輪投資;2017年1月,又參與了國內汽車金融服務平台第1車貸的B輪融資;還有智能催收平台trueaccord等。

  用唐寧的話說,“成立這隻基金,宜信希望跟國內外最頂級投資機構和主流企業形成很好的聯盟,去投資於下一個金融科技明星,挖掘下一個宜信。”

  在宜信的戰略中,這些基金投資科技發展,是財務投資而非戰略投資,並不強調一定“為我所用”,但能夠讓其一直保持對前沿科技發展的敏感。

  “技術可能在聯合國科技創新大會的演講裡,在矽谷的某個公司裡,在中科院的某個實驗室裡,如果沒有對技術敏感、又對金融客戶需求有洞見的人去對接,那就沒有行業的發展。”唐寧說。

  唐寧堅定地認為,判斷技術的價值,不是它在實驗室裡表現如何,而是能否規模化地去解決現實問題。因此,將科技應用於金融的方法論,也非常重要。

  持續創新機制

  金融科技領域,正呈現百花齊放的場面。宜信是一類金融科技的原生企業;以BATJ為代表的科技企業,又具有場景優勢與獲客優勢,一直是金融科技領域強有力的存在;另一方面,以銀行、證券等為代表的傳統金融機構,也越發加大對金融科技的投入。

  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下,對於領先的金融科技公司,保持可持續的創新能力非常重要。

  曹陽表示,宜信公司在五個維度上來保持其持續創新能力:一是有產業基金投資前沿科技;二是對矽谷等全球科創中心的密切關注;三是在內部營造良好的創新孵化機制;四是發力IP運營,營建強大的專利驅動機制;五是持續技術驅動,對產品進行迭代更新。

  在這樣的機制基礎上,宜信吸引了諸多技術人才。宜信青睞什麽樣的人才?陳歡與曹陽不約而同提到“跨界人才”,而他們本人也是跨界人才。

  現任宜信公司首席戰略官陳歡,曾是早期宜信技術部門的負責人,他招募並組建了宜信最早的技術團隊。在來到宜信之前,陳歡是奇虎360公司的產品經理,更早時候,他在一家券商工作。金融與科技的雙重背景,讓他對於金融科技的相互賦能,充滿興趣。

  宜人貸現任COO兼CTO曹陽,2016年加入宜信之前,是美國移動廣告公司xAd亞太區總經理。常年美國生活經歷所培養的“財商”,讓他對於金融需求和服務體驗有自己的認識。

  宜信的產品往往是金融團隊與技術團隊協作的結果,在宜信內部有著Team of Two的機制,要實現1+1>2的成果,就需要金融人員懂技術、更需要技術人員懂金融。

  宜信大數據中心在指旺理財的打造過程中,為了能夠有效地和宜信財富的金融團隊形成Team of Two,互聯網背景為主的技術團隊成員也不斷通過系統化的學習,去成為“二級”金融專家。為此,大數據創新中心創造了系統性的學習環境。

  包括每周都會有《投資學》的自學課,還定期邀請公募基金、保險、量化策略等各個方面有深刻造詣的同事來給團隊做公開課等。但面對金融科技領域越來越激烈的競爭,宜信要如何築建護城河,保持其先發優勢?

  “相比起築建護城河,宜信更想將金融科技的體驗做好。”曹陽告訴記者,“宜信始終不變的宗旨,是堅持科技讓金融更美好,讓客戶獲取金融服務的體驗更好。”很難有機構可以做到全面發展,不同機構會找到自己的優勢領域,未來,合作機會會更多。事實上,為解決金融科技領域目前的許多痛點問題,宜信越來越強調“共享”的力量。

  宜人貸的金融科技能力共享平台YEP(Yirendai Enabling Platform)是通過強大的金融數據能力、反欺詐智能和線上客戶獲取服務能力,向金融科技企業輸出科技、風控和獲客能力的金融科技共享平台。

  該平台目前已經向行業開放,種類不同的金融平台可以進駐,共享宜人貸品牌流量。一方面,能為客戶提供更豐富的選擇。另一方面,對於非宜人貸目標用戶,YEP共享平台會在合作企業內為用戶推薦更為適合的產品,充分提高用戶的借款效率。通過這種方式,YEP共享平台將實現更好的客戶體驗,也有助於為互聯網金融行業整體降低獲客成本、提高服務能力。

  對於宜信這種持續的創新與科技投入,資本市場也給出了正面回饋。早在2016年,知名互聯網投研平台愛分析發布 “中國互聯網金融企業估值排行榜”,調研了數十位企業創始人、專業投資人以及資深行業專家,在金服集團、消費金融、財富管理、征信等領域,宜信公司以507億元人民幣估值位列第三。

  而創世夥伴資本 (CCV) 創始主管合夥人,前後挖掘出宜信、京東金融等金融科技獨角獸的原KPCB中國基金主管合夥人周煒此前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道:“宜信整個公司實際上是中國互聯網金融的冠軍,它隻拿一個很小的部分(宜人貸)去上市,光這個小部分市值已經很高了,所以它是業內冠軍。”

責任編輯:郭明煜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