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煙雨彝山行

清晨,煙雨綿綿,空氣清新。雨後山野被洗刷得乾乾淨淨,蓬勃生長的草木青翠濃鬱,鳥兒嘰嘰喳喳地唱著歡快的歌。沉甸甸低頭的稻穀,染黃了層層梯田;玉米肥大飽滿,掛在一棵棵粗壯的秸稈上。怒放的花兒一搖一擺向我們點頭致敬,陣陣清香沁人心脾,讓人心情倍感舒暢。在這美麗豐收時節,元謀縣文聯組織作家、美術家、攝影家協會共36名組成的採風團,走進羊街彝寨大龍潭村,開展「文藝助推精準扶貧鄉村行」創作採訪活動。

說到彝山,在我的腦海裡就會浮現出原生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綠野世界。是的,在中國,只要是彝族同胞所居住的山林,都帶有一種神秘的色彩。只要深入其中,就能深深體會到彝山所特有的大自然無窮魅力和彝族同胞的勤勞勇敢,善良好客,以及他們與山水樹木天人合一、和諧美麗的生活。

大龍潭村,屬羊街鎮木溪悟村委會,與武定縣相鄰,與高估村委會相連。群山連綿,群峰險峻,林莽參天,松海幽深。大龍潭村便是龍潭山下的小山村,是羊街鎮邊遠貧困少數民族聚居村。全村有35戶,210人,有建檔立客戶7戶,24人。自2014年以來黨的脫貧攻堅惠民政策深入人心,到2018年10月由於建檔立卡貧困戶自生內力動發增收致富,該村建檔立卡戶已全部脫貧。廣大彝族同胞們的生活蒸蒸日上,過上幸福美滿的小康生活。

這次採風是元謀鳳祥電腦科技公司贊助,並負責安排了五輛採風車輛。張國祥老闆是地地道道的大龍潭村人,也是該村年輕有為的致富帶頭人,他邀請我們到他的老家——美麗羊街彝山做客。

車從京昆高速公路羊街收費站出來後,又一頭扎進碧綠群山間的水泥路,奮力向上前行,峰迴路轉,群山中多處散居在深山野嶺的彝族同胞們的房屋依稀可見。灰濛濛的天空下,一座座彝族風格的青磚黑瓦房屋一層層依山而建,坐南朝北彝寨氣勢不凡,鑲飾在群山之中,依稀流露出時代的輝煌。

上到山頂,張總把車停了。我剛下車,正準備看看他們同伴在哪兒,一大團雲霧朝我們湧來,我只聽得旁邊有相機在哢嚓哢嚓的響著。我也急忙端起相機,朝著這雲霧中的仙鄉一陣哢嚓哢嚓的猛拍。彝山哪,我當如何來稱頌你的美!當如何來感慨造物者的奇妙作為!

拍好美景後,又繼續向前行。一會兒,又有雲霧漫上來,我們困在雲霧中,只能看見眼前的樹,山地是一片霧蒙蒙的,而我就像在雲海中遊盪,好似在夢境之中!一會兒,霧的紗帳撤開,小山村如美麗的少女撩開面紗,露出她清秀的面容,我激動的指著那裡,說:「哇,好美!」簡直就像立刻下車去追隨它。張總加快了車速,走到一處好觀看的地方停車。我忙了下車,看著山腳的雲霧緩緩上升,碧綠的山峰下,一處處青黛瓦屋的彝族村寨被雪白的飄帶纏繞著,不斷有雞鳴狗吠傳來,有牛羊愜意的叫聲悠遠的傳來……該如何去記錄它的美好,如何用語言來形容,什麼也觸及不了它的美。我拿著相機拍照,可我的鏡頭怎能表現它的美,我能記錄下來的太單薄了!現在的我,就像在天上,在雲海之上。山風呼呼的吹,吹亂了我本來就凌亂的頭髮,任它吹去,站在那裡,就靜靜的站在那裡,周圍的一切都變得那麼美妙。大家在哇哇的叫擺「破斯」拍照,而我只想要拍景,只想要看景,我走到一邊,去用我的心感受這造物主的美好作為。這雲霧很快就散了,隨風飄去,顯得那麼灑脫自在。

到了大龍潭大山頂,已經是雲開日出了,往下俯視,層層梯田漸漸往下延伸。村子不大,住著幾十戶人家,左邊十多戶、右邊十多戶,中間有一條箐,一條清澈的小溪在村中流淌,四周是片片叢林。青碧的山坡間一條寬敞的大馬路呈「之」字形象向村莊延伸而去。,大家順著大路歡呼著快步走去。跑得快的「先頭部隊」抄了近路,走上田間小道,結果由於剛下過雨,坡陡泥滑,走起來十分艱難,有位美女作家還跌倒三次,褲子沾滿了泥巴,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經過一戶人家,我們推開了他家虛掩的木門。一股烤酒濃香撲面而來。堂屋走廊上曬滿了酒糟,一位老母親正在翻曬酒糟。老人快六十來歲了,卻精神抖擻,黑亮的眼睛,健康的容顏,沐浴在鄉村正午的陽光下。院子的前邊種了一些果樹,有兩棵樹上吊著微熟的核桃,透著淡淡的橙黃。往正屋裡望,一側堆著剛剝出來黃燦燦的包穀。老人泡茶水給我們喝,並端來烤火的盆,喊我們烤火。閑聊中知道她的兒媳都到外地打工去了,兩個孫兒女一個在省城讀大學,一個在縣城讀高中,她僅是一位留守的老人。

當我們向她了解「精準扶貧」工作時,她讚不絕口的說:「黨的惠民政策對我們農村是越來越好,不愁吃,不愁穿,看病住院出10%的醫療費就行,娃娃讀書有營養補助,我們的生活一天更比一天好。」她伸出大拇指說:「共產黨真是好啊!」

我們懷著忐忑的心情走進另一家建檔立卡貧困戶時,迎出來的主人是一個臉堂黑瘦的中年漢子,完全沒有我們想像的頹唐模樣,他滿懷信心的說:「我家今年脫貧是沒問題的!」當問及今年享受到了哪些政策溫暖時,主人竟一時回答不上來,我們幫助理了一下思路:年初享受慰問物品100元(主人表示的確收到過100元,只是時間久了,忘記了);一個孩子在木溪悟小學上讀小學,(每天4元,以實際在校天數計算,倘每期算20周,一年40周,每周5天,共200天,營養午餐補助就達800元);享受了免學雜費、免費提供教科書;小學生寄宿生每生每年生活補助1000元,初中生每生每年補助1250元;另一個孩子在縣城讀高中,每生每年獲得助學金2500多元(主人仔細回憶,說有這麼回事,但記不清楚具體金額了,大概是2500塊),每生每年生活費補助2500元。政府出資統一為貧困戶購買了城鄉居民醫療保險(每人180元)……這些政策溫暖,都是實實在在享受了的,算完帳,戶主有些驚訝:「天呀!這個扶貧,國家不曉得要花好多錢喲!」「我們要好好乾生產了,再不能拖國家的後腿了,今年秋後,我家賣了花椒、賣了核桃、賣了山羊,冬天在烤點高粱小灶酒賣,脫貧應該沒有問題了!」我們順著他指點的果園看去,那一片,那一片片豐收在望的花椒核桃樹,讓我們的心情禁不住的充滿了喜悅。

在另一貧困戶家,我們看到這家人雖是低矮的土坯瓦房,破舊不堪,但收拾得井井有條,主人不善言辭,但動作麻利,遞煙、泡茶,還特意端來瓜子,熱情款待我們。在擺談中,我們進一步宣傳扶貧的相關政策,比如,學前教育資助(對建卡貧困戶家庭幼兒以及低保、殘疾家庭幼兒等困難家庭幼兒實行學前教育資助,保教保育費全額資助,也就是按照收費標準交多少資助多少;再如,大學生助學貸款,生態搬遷、危房改造的政策扶持,種養殖業有產業扶持,小額信貸產業效益分紅的政策支持。醫療保障優惠政策方面:實行七免,即:免醫保和大病保險,由財政全額代繳180元/人;免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由財政全額代繳12元/人;免住院起付線,楚雄州內符合轉診轉院醫保報銷範圍的住院看病無起付線;免住院押金,縣內住院看病免收押金;免門診一般診療費,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門診看病門診一般治療費由醫保全額承擔;免65歲以上人員每年健康體檢費一次;免符合手術條件的白內障者在不選擇手術方式及材料情況下的救治費……

一路採風,一路感動。基層乾部為民作風紮實、情系群眾的冷暖、舍小家為大家,讓群眾發自肺腑的叫好聲,震撼了我們採風團一行人,對他們默默地致敬;少年有所學、老弱殘有所為、貧有所居、家家戶戶有所獲,貧向富的快速轉變,我們讚嘆不已;伴隨「精準扶貧攻堅」的號角,青山綠水的農村煥發出新的生機,大家再一次感嘆。

張總把我們領到一個深藏在叢林中的龍潭邊。這是深山裡流出的的一股清泉喲,泉水清澈剔透,可清晰的看見潭底的石頭,忍不住喝上幾口,清甜爽潤,沁人心脾。 以泉洗面,頓覺心曠神怡,清涼的泉水喲,你驅散旅途的疲倦,蕩滌煩躁的心境。

中午時分,熱情的大龍潭村張村長為我們準備了豐富的午餐,有鮮美的彝家特色黑山羊肉,還有這裡的黃燜土雞,山上的野菜,還有大白蘿蔔、白菜,當然少不了彝家純香米酒。只可惜我因身體原因不宜多食雞肉,可是因為這是原生態的山區吃蟲子土雞,很好吃,大家都熱情的招呼著吃雞肉,還有人要幫我夾,我很不好意思,為了解圍,自己還是夾了一塊翅膀吃。這個雞肉真的很緊緻,韌頸十足,不過味道確實不錯。我旁邊一位女同伴要吃雞腿,我便夾了一隻雞腿給她,她用手拿著就開始吃了起來。看她一臉享受的樣子,我都忍不住想再吃一塊了,不過好在還有地道的黑山羊肉,噴香撲鼻,我一點都不感到遺憾了。我們吃的是一桌桌綠色環保大餐,品出的是彝家人傳統的飲食文化,品出的是彝家人的淳樸實誠;我們喝的是純香的米酒,喝出的是彝家人的熱情豪爽,喝出的是彝家人休閑舒適的生活。

午飯結束,我們告別張村長一家人願意握別,浩浩蕩蕩的踏上返程的路。一路上有燦爛陽光作陪,加上沿路空氣清甜,風景秀麗,古木,山花,彩蝶、鳥鳴相伴,構成了一幅和諧自然的山水畫卷,讓我們忘卻了一路走來的疲憊,忘卻了塵世的喧囂,心情也變得越來越清爽。

爬到山頂,大家坐上車,踏上歸程。我回頭再看一眼龍潭村,山永遠還是那麼青翠,水永遠還是那麼清澈,彝民們永遠是熱情淳樸。汽車在幽深的山路上行走,這次行程接觸過的彝民形象又一次在我腦海浮現,我會把他們的形象永遠的留在心裡,我會把那份感動永遠的留在心裡!

我們匆匆的來又匆匆地走了……從此,我的心花一定在輕輕綻放。我靜靜地看著窗外一座座的大山向後移動,他們是如此親切,如此神秘,肉我們把心都留在了彝山。我們裝著滿滿的感動。在心裡默默地祝福著彝山,願彝寨的山水更加美麗,願彝族同胞們的生活更加富裕美滿。

百裡彝山喲!你等著我,我還會再來!

供稿:元謀縣文聯 楊永銘

編輯:元謀之窗網(微信號:yuanmouw)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