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蘋果AirPods致癌不可怕,宣揚手機無害才是一場驚天陰謀?

2016年,蘋果宣布最新款iphone將取消3.5mm耳機介面,引發了軒然大波。蘋果的大多數競爭對手,包括谷歌、三星以及其它安卓廠商也紛紛效仿。隨後蘋果推出了Airpods,小巧精緻超長時間續航,一時之間,放棄耳機插孔被許多人視為藍牙贏得了我們耳朵之戰!

隨著以Airpods為代表的無線耳機變成一種主流趨勢,近日的一份報導卻讓人心慌不已,來自40個國家的200多名科學家簽署了一份聲明,由於藍牙技術和傳播的無線電波,蘋果Airpods和其它無線耳機會對人類健康造成危害,甚至致癌。

在探討這個有些驚悚的話題之前,我們有必要先了解一下什麼是無線技術。

1888年,德國物理學家海因裡希·赫茲首先證明了電磁波的存在,無線技術由此誕生。19世紀90年代末,古列爾莫·馬可尼研發出第一個商用射頻通信系統。在第一個射頻商業通信系統問世50多年後,山繆·莫爾斯於1832年演示了有線電報業務,被譽為「電報之父」。無線技術提供了在兩個或多個實體之間遠距離通信的能力,而無需使用任何形式的電線或電纜。這包括使用射頻和紅外波進行通信。

簡而言之,無線技術包括在空中傳輸電磁信號。電磁信號隨著距離和電磁頻譜的減弱,使無線通信成為可能。無線技術出現在任何有電池的設備上,並通過藍牙與附近的設備連接。任何無線設備(如手機、藍牙耳機、甚至無線路由器)的射頻都會發出非電離異塵餘生。然而,它們並不像醫院和機場的x光機那樣會釋放出電離異塵餘生。

因此,一些科學家認為,蘋果AirPods深入人體耳腔內,這使得脆弱的耳部暴露在AirPods的異塵餘生中,有可能會帶來癌症風險。對此,蘋果客服回應稱,可放心使用AirPods產品,不用擔心異塵餘生或者致癌的問題。

智能手機無害論,一場驚天陰謀?

其實在此次無線耳機致癌論調出現前,人們談論得更多的是智能手機異塵餘生致癌。1993年1月,佛羅裡達州坦帕市的大衛·雷納德起訴NEC America Company。雷納德在ABC新聞1999年播出的《20/20》調查節目中控訴, NEC手機讓妻子患上了致命的腦瘤。此外,電磁波會導致慢性疼痛、抑鬱、焦慮、慢性疲勞綜合症和阿爾茨海默病等癥狀增加。

更有甚者,多年來,激進人士一直聲稱手機無害是無線行業的一場陰謀。無線巨頭們向煙草和石油巨頭取經,借用了同樣的戰略和策略在全球策劃公關活動,樹立起手機無害的形象。在上述案例中,蜂窩電信和互聯網協會(CTIA)總裁湯姆·惠勒就精心挑選卡羅,以化解公共關係危機。

卡羅是一名擁有法律學位的流行病學家,曾為其它有爭議行業進行的研究「表現出色」。1995年,卡羅開始指導由行業資助的無線技術研究項目(WTR),該項目的最終預算為2850萬美元,也是迄今為止資金最充足的移動安全調查。

沒想到,卡羅這次得出的結論給了整個無線行業當頭一棒,諸如「頭部右側形成腦腫瘤與頭部右側手機的使用」之間存在明顯相關性;「手機天線異塵餘生引起功能性遺傳損傷肯定是有一定作用的」等等。這讓惠勒憤怒不已,表示卡羅在說謊,「從來沒有向CTIA提供你提到的研究」,兩人最終不歡而散,而無線行業免於訴訟。

數年後,美國環境記者兼調查編輯馬克·赫茲加德撰寫了一篇重要的報導。他談到無線巨頭如何通過資助對自身友好的研究,同時攻擊持批評態度的研究來「操縱科學」。作為一名記者,赫茲加德並沒有明確表示手機和無線技術是否安全。相反,他關注的是「行業虛假信息和宣傳活動,在過去25年裡,這些活動一直在說服公眾,智能手機是安全的。」

有異塵餘生就會致癌?

2011年,作為世界衛生組織的一個組成部分,國際癌症免責聲明研究機構(IARC)任命了一個專家工作組,對所有使用手機的相關證據進行審查。工作組根據對人類研究的有限證據、對射頻異塵餘生和嚙齒類動物癌症研究的有限證據,以及機械學研究的不一致證據,將使用手機歸類為「可能對人類致癌」。

同年,美國癌症協會發表聲明稱,IARC的分類意味著可能存在一些與射頻異塵餘生相關的癌症風險,但證據還不足以被認為是因果關係,需要進一步調查。關心射頻異塵餘生暴露的個人可以限制暴露,包括限制使用耳機和手機,尤其是兒童。

2015年,歐盟委員會科學委員會基於新興市場和新發現的健康風險得出結論,總體來說,暴露於手機射頻電磁異塵餘生的流行病學研究,沒有顯示頭部和頸部區域有腦部腫瘤或其他癌症的風險增加。

2018年,美國癌症學會(ACS)發布了一份關於國家結核病控制規劃報告草稿的聲明,當中指出,該研究結果仍然沒有定論,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現人們患癌症的風險更高。

美國國家毒理學項目得出一項研究結果,「科學家們最終得出結論,有明確的證據表明手機異塵餘生會導致癌症」。不過,FCC並沒有獨立測試手機的異塵餘生水準。隨著5G技術的公開發布,這可能會讓一些人感到不安。5G技術是「第五代」技術,所有設備都一天24小時聯網。

美國國家環境健康科學研究所(NIEHS)表示,目前科學證據的份量還不足以最終將使用手機與任何不良健康問題聯繫起來,需要更多的研究。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指出,報告與射頻異塵餘生有關的生物變化的研究未能得到複製,大多數人類流行病學研究也未能顯示手機射頻異塵餘生與健康問題之間的關係。FDA最初在1999年提名NTP審查這一接觸情況,並在2018年2月發布的NTP報告草稿上發表聲明稱:「根據目前的信息,我們認為目前的手機安全限制是可以接受的,可以保護公眾健康。」 FDA和FCC共同負責規範手機技術。

科學家在此次針對AirPods的請願書中說:「最近許多科學出版物顯示,遠遠低於大多數國際和國家標準的電磁場,會對生物體造成影響。」它提到癌症、神經紊亂和DNA損傷是與電磁場有關的一些可能的危害。報告還提到了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的發現,該機構已確定電磁場「可能致癌」。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家庭和社區健康中心主任喬爾·莫斯科維茨是這份請願書的簽署人之一。莫斯科維茨說,目前對藍牙的專門研究很少,但是對電磁場的更廣泛研究表明,這些耳機和耳塞發出的異塵餘生可能對健康產生負面影響。

他提到了請願書中提到的一些健康問題,包括神經紊亂和DNA損傷。他說,在進行更多的研究之前,我們都應該更加謹慎地使用這些設備。他說,「我們基本上是盲目飛行。」

科羅拉多大學科羅拉多斯普林斯分校的生物化學教授傑裡菲利普斯表示:「我擔心AirPods的是,它們放置在耳道內,會使頭部組織暴露在相對高水準的射頻異塵餘生之下。」他提到腫瘤和其他與細胞功能異常相關的疾病,都是一些潛在風險。而這些風險並不僅限於AirPods。他說,現有的證據「表明,所有以無線電頻率運行的技術都可能對人類健康和發展產生潛在的擔憂」。

其他一些專家不同意這一觀點,他們說,把所有有關電磁場的研究彙集起來並進行分析時,這些數據清楚地表明沒有危害。

賓夕法尼亞大學生物工程學教授肯尼斯·福斯特研究了無線異塵餘生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他說,雖然你可以找到一些數據,把藍牙和其它無線技術描繪成可怕的景象,但「這些論點沒有可信度」。

福斯特指出,世界衛生組織和其他公共衛生組織分析了藍牙和無線技術方面的文獻,發現並沒有「任何明確的證據表明,暴露在低於國際限制水準的電磁場下會對健康造成危害」。

但一些研究人員對傳統觀點提出了質疑,傳統觀點認為,電磁場越大,風險就越大。華盛頓州立大學生物化學榮譽退休教授馬丁·帕爾在2018年發表的一篇題為《Wi-Fi是對人類健康的一個重要威脅》論文,其在綜述中指出,設備對健康的潛在影響並不僅僅取決於其電磁場信號的強度。

帕爾說,其中一個大問題與電磁「脈衝」有關。電磁脈衝是電磁能量的快速爆發,有助於無線設備通信。他說:「我們反覆進行的研究清楚地表明,在大多數情況下,脈衝電磁脈衝比相同平均強度的非脈衝電磁脈衝具有更強的生物活性。」 他認為,「所有無線通信設備都通過脈衝進行通信,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這樣。它們越智能,脈衝就越多。」帕爾表示,大多數衛生當局基本上忽略了這些因素,「所謂的安全標準並不能預測生物效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