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他是桂軍大佬,也是抗日名將,卻因一個缺點被人看不起

提到抗日戰爭時期地方軍隊的戰鬥力,桂軍可以說是首屈一指。桂系軍閥的首領李宗仁、白崇禧、黃紹竑等更是桂系軍閥中響當當的人物,他們長官桂軍數十載,對近代中國影響巨大。

在桂軍中,除李宗仁、白崇禧、黃紹竑之外,還有一個人非常的厲害,他就是抗日名將李品仙。

李品仙是廣西蒼梧人,正宗的桂系苗根,他出生於1890年,曾參加過武昌起義,後來則入保定軍校進行學習。

保定陸軍軍官學校是我國近代的名校,它比黃埔軍校還要早。後期國民黨和北洋軍閥許多將領都出自於該校,共產黨員董振堂也是從這所學校畢業。李品仙作為該校的學員,以後自然也會前程似錦。在軍校裡,李品仙和唐生智是同學,二人關係非常好,後期畢業的時候,李品仙鬱鬱不得志,所以到湖南投靠了他的老同學唐生智。

早年的李品仙一直追隨唐生智,雖然其為廣西人,但卻在湘軍中任職。在民國各派軍閥相互鬥爭中,李品仙趁機崛起。雖然李品仙春風得意,但是他的人品卻不怎地。和西北軍中的石友三一樣,他也是一個善於見風使舵的將軍。

北伐戰爭後,唐生智取得了湖南的統治權,但是這一時期新桂系也強大了起來,於是二者之間發生了戰爭。湘桂戰爭的結果是唐生智失敗,而李品仙見勢則率領軍隊投靠了李宗仁。不久,蔣桂戰爭爆發,李品仙看到中央軍的強大,又帶著部署歸屬了蔣介石。一年後,中原大戰爆發,李品仙再次追隨李宗仁宣誓討蔣,由此可見,其的左右逢源本事有多強。

雖然李品仙的倒戈次數頻繁,但是在民族大義問題上,他卻是位堅定的主戰派。抗日戰爭爆發後,李品仙參加了淞滬會戰、武漢會戰、徐州會戰等多次重大戰役,曾在廣濟阻擊戰中給予日軍以重創。抗戰時期,安徽一直沒有被日軍完全佔領,而長官安徽抵抗日軍的,正是李品仙。

李品仙雖然作戰勇敢,但是卻有一個致命的缺陷,那就是貪。在擔任安徽省主席期間,李品仙利用設立的安徽進口貨物檢查處大肆貪汙,並大發國難財。更令人發指的是,他利用職務之便,竟然公然挖掘楚懷王陵墓,將所獲得的財物變賣資產。其在主政期間,他還大肆搜刮民間古董字畫。後來有人將其的行為告到了蔣介石那裡,蔣介石勃然大怒,並命令戴笠嚴查此事。不過,由於李品仙從中作祟,最後還是不了了之。

1949年12月,李品仙跟隨蔣介石退守台灣,因為其是桂系將領,所以他始終沒有得到蔣介石的重用。不過,雖然李品仙晚年在政治上失勢,但是其由於前期搜刮的財寶,日子過得還是比較滋潤。1987年,李品仙在台北去世,他也成為了桂系大佬中去世最晚的將領。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