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追趕8年,武漢離互聯網第一梯隊城市還有多遠?

創投圈大小事,你都能盡在掌握

騰訊創業 | ID:qqchuangye

從一座“消失在中國互聯網版圖”的中部城市,到現在早已成為互聯網發展不可忽略的中堅城市,武漢用了八年時間追趕到中國互聯網第二梯隊頭部。如今獨角獸企業湧現,第二總部集結,武漢能否憑借大型企業效應和人才效應擠入中國互聯網第一梯隊?

本文來源“獵雲網”(ID:ilieyun),騰訊創業經授權後轉載。

作者 / 盛佳瑩、張帆

1

艱難中萌芽

2011年高考前夕,付小龍坐在宿舍裡用人生第一台智能手機聽廣播,電台裡正在講述姚欣休學創業做出了用戶量逾4億的視頻平台PPTV。

夜深人靜時,仿佛有什麽東西擊中了付小龍的內心,“像姚欣一樣‘開公司,做事業’,這個念頭種進我腦子。

不久後,他以620分的成績進入姚欣的母校華中科技大學,加入姚欣曾扎根過的創業社團冰岩作坊,在這裡他做起為情侶打理感情的生意,開發了戀愛記APP,聚焦浪漫產業。

很快戀愛記就以極快的速度狂攬10萬用戶,一年後用戶突破100萬。他形容當時推進項目的場景:“通宵達旦,晚上集結,早上告別;各司其職,很接近一家公司的狀態”。

在此期間,付小龍帶隊赴京參加360首屆大學生應用開發大賽,他們順利斬獲第一名並得到周鴻禕的指導和80萬現金。經過武漢本地媒體的報導,付小龍在當地創投圈迅速成名,流量和資金上的支持讓戀愛記迎來第一波增長。

隨著用戶數量的增長,戀愛記運營成本壓力水漲船高,付小龍將融資提上議程。他嘗試各種途徑給天使投資人發商業計劃書,“明星效應”也並未給戀愛記加分,付小龍投出的BP幾乎全部石沉大海,甚至和投資人見面的機會都稀缺。

好不容易約到第一個投資人,也在見面之後寥寥數語就談崩。對方問付小龍需要多少錢,他答500到1000萬。對方繼續問,“既然你500萬和1000萬乾的效果都一樣,那我為什麽要給你一千萬?”,不歡而散後他又繼續去見其他投資人,這一年還是大學生的付小龍深刻地體會到融資比新聞報導裡實在難太多了......

最後見了超過30家投資機構,戀愛記才在上海受到世紀佳緣的青睞。

與此同時,距離華科5.9Km外的武漢大學,在測繪遙感信息國家重點實驗室任職的吳淵拉來從華為離職的師弟張振宇,帶著何斌、黃勝藍幾位華科、武大的在校學生聚在一起探討如何讓驗證碼不那麽惹人討厭。

在吳淵看來,如果要評選互聯網上最讓人討厭的東西,驗證碼一定名列前茅。

當時的字元驗證碼數字模糊、字母扭曲、文字重疊,大家苦這個“互聯網互動端口的第一扇門”久矣,又別無他選。因為它太重要了,擔負著篩查機器人、反黑產“薅羊毛”等重任。

模糊扭曲的驗證碼已經存在十幾年,用戶早已習以為常,倔強的吳淵、張振宇想去改變這個習以為常,極驗驗證應運而生,他們提出用行為驗證來讓驗證有另一種選擇。

很快,他們幾人就將產品模型、商業邏輯梳理清楚,但剛有點起色極驗就因資金問題陷入困境。一方面產品早期較難打入市場,另一方面在接觸投資機構時也常常碰壁,公司一度差點倒閉。後來張振宇回憶:那年冬天很冷,我們在一個狹小、混亂的民房裡吃飯、睡覺、辦公......

“下班之後我們一起跑步、打籃球、玩英雄聯盟。有一天晚上,我們打賭,一定要贏一把才能睡覺,就一直打一直輸、一直打一直輸,直到凌晨五點,終於堅持到勝利。”

他們的堅持換來了天使灣、武漢科創、IDG資本、紅衫中國、火山石資本等一線機構的共4輪融資。

同樣是這一時期,作為學生創業典型代表的黃承松在一次DEMO咖啡舉辦的創新沙龍活動中結識了畢業6年、參與過PPTV創建的師兄夏裡峰。兩人一拍即合在“九塊郵”商業模式的基礎上推出了平價電商平台卷皮,他們也和當時很多的武漢創業者一樣在武漢見了一圈投資人後在外部完成融資......

有創業者在接受我們採訪時直言,2012年左右武漢整體創業氛圍不錯,屬於創業浪潮的萌芽期,很多現在不錯的互聯網公司都是在這一時期“冒出”創業的想法。

但與創業者蓬勃的熱情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當時外界環境對創業並不友好,錢難融、資源匱乏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大部創業者既沒有經驗又缺少輔導,很少有機會能與成功的創業者、投資人接洽,更多的是閉門造車,學生創業這一現象更加凸顯,而武漢又正好擁有數量最多的在校大學生。

2

浪潮在醞釀

察覺到創業浪潮正在萌芽且急需資源、投資對接平台的人不在少數,何萌就是其中一個,他在北京體驗過車庫咖啡、知道杭州有貝塔咖啡,也想在武漢召集一些創業者、投資人攢“人頭”,做一家類似的主題咖啡空間,幫助武漢互聯網創業者創建一個建立人脈、交流想法、會見投資人的平台,有了想法的他立馬在知乎發帖提問項目的可行性。

本來是抱著探討的目的去提問,結果響應者迅速,嚴重捷、詹凱等20餘人立馬把想法付諸實踐,合夥出資在光谷軟體園成立了DEMO咖啡,直到開業一年多,仍不斷有人加入,最終股東達35人。

營業之後,創業沙龍、分享會、高新論壇、科技峰會等大大小小的創新活動迅速在DEMO咖啡落地,他們還通過人脈請來汪潮湧、曾李青、袁嶽等全國聞名的圈內大佬月台,一時間去DEMO咖啡參加沙龍、見投資人、聊行業動態成為眾多武漢創業者創業取經的首選。甚至有外地投資人來武漢出差,哪也不去,專門在DEMO咖啡輪流見武漢創業者。

遺憾的是,在經歷輝煌的同時DEMO咖啡自身卻因經營虧損等問題陷入困局,即便後來政府出面為其授牌“湖北省科技企業孵化器”和“TMT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並陸續補貼資金近百萬人民幣也沒能緩解DEMO咖啡盈利之痛。在營業的第三年,詹凱、何萌、嚴重捷幾位核心創始人決定關閉DEMO咖啡實體。

後來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何萌總結,沒有商業模式靠政府資金支撐的DEMO咖啡是扭曲的,就算有理想和熱情也注定不可持續。

回過頭看,這家本地最早的創業咖啡雖然沒能如願延續創始人們的夢想與希冀,卻為後來武漢的創業浪潮埋下沃土,眾多本土知名項目在這裡萌芽,甚至有本地媒體將其稱為“光谷互聯網創業者的精神聖地”。

DEMO咖啡的股東們也在這裡找到各自事業的新方向,何萌做了線上金融平台有道金融、嚴重捷成立了國家級孵化器去創吧、夏裡峰的卷皮網用數年時間成為獨角獸、邵凌霜和他創建的車來了在行業內嶄露頭角並完成數輪融資、詹凱加入東湖天使一年投了十多個項目......

DEMO咖啡的出現與退場正是當時武漢創業氛圍變化的一個縮影,親歷者劉順認為:“DEMO咖啡之前武漢缺少類似的交流平台,在它之後效仿者不在少數,高校裡、科技園、孵化器附近這樣的平台漸漸冒出芽,這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

3

醞釀到爆發

也是在DEMO咖啡倒閉的這一年武漢迎來巨變,雙創的提出讓浪潮從醞釀到爆發,仿佛只在一夕之間。有人統計,2014年武漢風投項目達到71個,是上年的近4倍。

此外,我們根據企查查提供的數據做了統計,發現2014年武漢公司除了在融資數量上有了明顯突破外,創業公司數量也迎來激增,並於後續幾年保持持續增長。2013年武漢互聯網、高科技領域新公司注冊數量為5746家,到了2014年這一數據激增至10420家,漲幅達到181%。

劉順直言數量激增的關鍵是雙創的提出,與此同時武漢啟動或深度推進了包括青銅計劃、3551人才計劃在內的一系列創業扶持政策,再加上媒體的曝光,全民創業的熱情瞬間被點燃,一時間孵化器、眾創空間、創業社團如雨後春筍般在武漢三鎮湧現。

更重要的是氛圍在變、環境在變、社會對創業的認知也在變。

作為紅娘會、華科Dian團隊的創始人,劉玉被武漢創業者親切地稱為“創業紅娘”。她創建的華中大創新創業社團Dian團隊走出了包括貝貝網、貝店、悅然心動、雲圖TV等一大批知名的創業公司。2015年她走出校園,拿著著名天使投資人龔虹嘉給予的支持資金,成立了公益創服平台紅娘會,為投資人推薦了504個項目(其中大部分為武漢本地初創企業),湧現了包括極目智能、憶年、soul在內的眾多企業。

她在回憶中提及2014年之前創業仍是一件小眾的事情。無論是放棄工作離職創業還是畢業後立馬加入創業大軍都曾被看作“不靠譜”。“因為當時創業浪潮並不明顯,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創業意味著朝不保夕,家長、老師還是會希望孩子端起一份有保障的鐵飯碗。這種情況直到2013年、2014年才有了明顯的改變。到2015年武漢的創業者就已經很多了,我們從服務高校創業者向服務全社會創業者的改變也發生在這一年。”

另一位武漢資深投資人眾海投資武漢合夥人楊蓬也把2014年看作是武漢的互聯網元年,他認為在諸多外界因素的推動下,之前數年埋下的種子迎來加速增長,在2014年及後續兩年中實現爆發。“那段時間武漢的互聯網創業者不斷湧現,沙龍、路演、創投分享會等活動常常人滿為患,大家都像打了雞血一樣賣力去推進項目、看路演、展望前沿動態。經歷過這段時間的人都一定會在心底留下烙印。”他還形容“那是為了實現理想不斷奮鬥、不斷燃燒的幾年。

經歷過環境變化的武漢人李輝認為對於創業者來說政策變化和融資不再難是創業者“下海”最主要的原因。他拿自己舉例:“2011年、2012年我也思考過創業,但因沒有適合的孵化器、融資途徑不得不作罷,到2016年才將創業重新提上議程。現在回想,其實很大的原因是看到周圍的朋友們陸續拿到一線投資機構的融資,很難說不眼紅。”

如李輝所言,前後最大的變化是融資事件變多、融資金額變高,武漢項目拿錢沒那麽難了。

一方面,如東湖天使、光谷人才基金在內的本地投資機構下注逐漸變得勇敢,如2014年加入東湖天使後詹凱就一口氣投出十幾筆,這在以前是無法想象的“大動作”。另一方面,武漢在全國互聯網圈嶄露頭角,成為投資人必爭之地。除了在武漢接連下注,為了第一時間觸達武漢創業者,信中利、聯想創投、洪泰資本、順為資本、深創投、眾海投資等投資機構直接在武漢開設第二總部或分部。

這其中最大的原因是鬥魚、安翰光電、斑馬快跑、卷皮、直播優選等數家企業陸續擠入獨角獸行列,使武漢在全國各城市中獨角獸數量排名前五,僅次於北上杭深。與此同時,武漢也打響了二線城市人才爭奪戰的第一槍,吸納更多的人才回歸荊楚大地。

4

人才效應初顯

離開武漢已經二十五年的雷軍,心裡一直沒有忘記武漢這片土地。

在武漢,有雷軍求學的四年時光,有讀《矽谷之火》的青春歲月,也有他修電腦、賣漢卡的創業初光。

畢業之初,雷軍與一同在武漢廣埠屯電子一條街打工的李儒雄創辦了三色公司,賣電腦、搞印刷、仿漢卡,雖然什麽都乾的三色公司最終因為沒有明確的盈利模式倒閉,但這也為後來的光谷創業咖啡埋下了種子。

圍繞武漢發生的一切,都是雷軍從學生時代走向商業時代的過渡時期,雷軍在這裡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次身份轉變,從學霸試水創業者。可以說,武漢是雷軍夢開始的地方。

也正是這樣的經歷,讓雷軍對武漢一直滿懷著感激與懷念。

從武大畢業僅六年後,雷軍向母校武漢大學捐款14萬元、2013年武漢大學120周年校慶雷軍又捐款1000萬元、同年與當年創業夥伴李儒雄創辦光谷創業咖啡,為武漢打造一片天使投資生態環境……

直到2017年,有意讓“百萬校友資智回漢”的武漢政府找到了雷軍,與一直有著故鄉情結的雷軍一拍即合,當年,雷軍就帶著小米、金山、順為計劃在武漢全面建設第二總部,落地新零售、人工智能、海外業務等,並設立小米長江產業基金,引進或培育小米生態鏈企業。

第二年,雷軍將小米手機發布會第一次落地武漢,重回校園開發布會,雷軍甚至“有點緊張,像一場期中考試。”但每次回武漢的雷軍,看上去總是滿面笑容,坐在武大校園的操場上,他感慨:“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與雷軍一同回來的還有相識在武漢的小紅書創始人翟芳和毛文超,畢業於華科的美國海歸停哪兒董事長顏國順,除了有鄉情的創業者,武漢還吸引了像火花思維創始人羅劍、精銳教育創始人張熙等來自北上廣深的一線創業者,短短兩年時間內,武漢光谷聚集了六十多家知名互聯網企業的第二總部,這意味著它們將創造數萬個就業崗位,一線回流的人才將留在武漢,從而培育出更多本土的互聯網人才。

哈哈零獸創始人樊偉對此感觸很深,2014年,樊偉想找一個安卓、ios開發都需要通過獵頭,但是本土互聯網技術人才匱乏,更多的時候需要樊偉去外地招人。

海外U創始人王劍渤在創業之初也有一樣的困擾:“當時招聘一位電商技術型人才,從招聘到入職周期需要1—2個月,時間成本高,效率低下,並且薪資在20—25K,這在武漢平均薪酬結構來看,是畸形的。”

但2017年後,樊偉明顯感覺到招人難度沒有此前那麽難,“卷皮、鬥魚等大公司培養了很多本土人才,同時回流人才也明顯增多。”王劍渤也表示,如今的技術人才薪酬體系已經合理化。

第二總部的聚集不僅帶來人才,對武漢整體新經濟的發展也必將帶來重要影響。洪泰智造武漢區域投資總監侯彧在接受我們的採訪時表示,第二總部對武漢創業氛圍、相關產業鏈都將帶來深刻影響,“一個超大型企業的企業資本會在當地出手投資符合自身產業上下遊的項目,而從超大型企業團隊出走創業的項目,也會創造出更多投資的機會。”

5

尾聲

2011年以前,武漢曾經是一座“消失在中國互聯網版圖”的中部城市,儘管湖北為中國互聯網的發展提供了雷軍、周鴻禕、張小龍、何小鵬、姚欣等等這麽多的優秀人才,但在雷軍、周鴻禕揮斥方遒時,湖北本地互聯網發展卻曾慘淡不堪。

不過八年過去之後,武漢早已成為互聯網發展不可忽略的中堅城市,無論是新興企業數量、第二總部規模,還是獨角獸數量,武漢都交出了不錯的成績,已經追趕到中國互聯網第二梯隊頭部。

但相較於北上廣深,武漢仍有差距。如今,獨角獸企業湧現,第二總部集結,武漢能否憑借大型企業效應和人才效應擠入中國互聯網第一梯隊?期待時間給出最終答案。

END

你所在的城市互聯網發展狀況如何?

歡迎評論區留言,與大家分享。

一周熱文回顧

Costco中國首店被買爆,會員製零售的春天近了?

VC大退潮:風口停歇,募資艱難,年輕投資人轉行賣保險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