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耳朵流「濃」 原因何在?

耳道流膿的患者,年齡橫跨老中青三代人。前天剛天剛有位73歲老先生,耳道流膿,做培養時一化驗就看見了滿視野的小細菌。昨天一名小寶寶,感冒之後病菌遷延至耳道感染,取膿液培養出了肺炎鏈球菌。今天又來了個5歲的小朋友,從耳道膿液裡培養出了化膿性鏈球菌。

其實,外耳道本身擁有天然的防禦能力,它可以幫助清潔耳道,預防感染,並且耳道腺體能分泌一種叫耵聹的蠟樣物質(耳垢)。耵聹能形成一層薄薄的油性防水膜,覆蓋在耳道的皮膚表面。耵聹也是一種弱酸性物質,這種物質可以進一步抑製細菌的生長。此外,耵聹能收集進入耳朵的塵埃、皮屑以及其他髒東西,並將它們運輸到耳道外。

01針對上述幾例感染,通常是由於細菌侵入耳道內的皮膚,天然防禦功能不堪重負,才會出現以下癥狀:

1.耳郭牽引痛、耳屏壓痛或咀嚼時疼痛;

2.外耳道破潰溢膿;

3.可因耳道腫脹、阻塞,導致聽力減退;

4.癤腫在外耳道前壁者,可發生耳前腫脹,並可累及腮腺;後壁癤腫可引起耳後、乳突部腫脹。

如果你出現以上癥狀和體征,即使癥狀輕微,也要及時就醫,以避免遷延加重,引起併發症,造成不可逆轉的後果。

耳道感染常見誘因為

1. 空氣濕度大,溫度較高,影響腺體的分泌,降低了局部防禦功能。

2.外耳道局部環境改變,沐浴、洗頭或游泳時有水進入外耳道,皮膚受到浸泡,破壞了角質層,導致微生物侵入。外耳道酸性環境被改變,致使外耳道抵抗力下降。

3.分泌物持續刺激,如中耳炎,使皮膚損傷感染。

4.外耳道皮膚受損引起感染。

5.身體抵抗力下降,如慢性腎炎、糖尿病、貧血等,引起外耳道感染。

03以下情況也可增加罹患耳道感染的機率的因素

1.在細菌較多的水裡游泳,比如湖泊,而不去衛生條件良好的游泳池;

2.耳道狹窄,例如兒童的耳道,更容易引起耳內積水;

3.用棉花棒或其他物品過度清潔耳道;

4.佩戴某些裝置,如耳機或助聽器;

5.皮膚過敏或刺激,比如對首飾、髮膠、染髮劑過敏;

夏秋季節,氣象炎熱,細菌滋生,感染多發,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注意預防,如有不適,及時就醫,健康隨行。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