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流浪地球》比想象中好太多了

如果從春節檔裡只能選出一部電影觀看的話,那麽我想我的首選肯定是《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的作者是劉慈欣。這本身就是一個強有力的招牌,當然電影在原著基礎上有做一些調整。

2015年,劉慈欣拿下了科幻作品最高級別的獎項“雨果獎”,一舉把中國科幻文學提升到了頂級水準。《三體》,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只不過這部片子的演員陣容出來的生活,並沒有想象中那麽討喜。啟用的男女主演,都是新面孔。

男主屈楚蕭,2016年出道,2018年在《如懿傳》裡飾演五阿哥永琪混了個臉熟。好在長相、氣質、演技,都過硬。

在影片裡飾演的角色是救援小分隊成員劉啟,父親是中國航天員劉培強,由吳京飾演。

女主是只有17歲的趙今麥。

可誰也沒想到,這個不被看好的演員陣容,大眾眼裡覺得不大好拍,起碼國內難以拍攝的題材,豆瓣開分就高達8.4分。

評分人數76000人,標準的好片階梯走勢。

這部片子的設定,其實就和很多科幻片不大一樣。

片子把大背景設定在太陽急速衰老膨脹的情況下。這樣的情況意味著什麽?意味著溫度上升,南北兩極冰川融化。

隨後,地球開始逃離太陽系。沒有太陽之後的地球,溫度驟減,地球表面以及不適合生存,人們不得不去地下城。

去地下城後危機依舊沒有解除,因為還有個設定,“受木星引力增強影響,地球將於37小時4分12秒後,撞擊木星。”

所以一切的逃離與流浪,都圍繞避開撞擊展開。

於是人類在地球表面建造了一萬座推進器,利用反衝力來推進地球流浪。

所以你們以為這是一部理工男才能看懂的電影嗎?

不不不,一部好的電影,根本不需要你去看原著,也不需要你了解太多的背景,它就能在視覺、故事、情感、音樂上征服你。

整部電影用了大量的廣角和長鏡頭來凸顯場景的壯闊,達到視覺上強有力的衝擊效果。

包括太空站的損毀,也有很強的視覺衝擊力。

呈現這種視覺衝擊,背後團隊用了8000張分鏡頭畫稿來實現最佳效果。

而冰凍、風雪、爆炸、燈光等,用了2003個特效鏡頭。

道具大到飛機戰車,小到手指機具,合計製造了10000件道具。

所以整部電影,從立意、故事、視覺特效等方面而言,根本就無懈可擊。

而比這些更難能可貴的,是電影做了很多本土化處理。

在《復仇者》系列,《獨立日》這類電影裡,當地球面臨危害的時候,大家齊心想做的是保衛地球。

諾蘭的《星際穿越》立意又不一樣,旨在找尋新地球。

但《流浪地球》片如其名,是帶著地球去流(tao)浪(wang)。而這個設定背後的意義,是中國人對家的難以割捨,不離不棄。

這一點,從地球幸存者轉入地下城後都能看出,條件再苦,對春節的渴望不會減退。

還有片子開頭冰封的城市,都是地標性建築,大家一看就能引發共鳴,並不會像美國黃石公園那般陌生。

除了湛江發大水之外,還有眼熟的北京大褲衩

東方明珠塔

除了這些肉眼可見的中國元素之外。還有親情。

我們小時候可能最沒法理解的事情就是分離,尤其是父子,一旦有心結,就得靠多年的沉默來打磨。

《流浪地球》裡劉啟與父親也有心結。他覺得與多年不陪伴自己的父親,無話可說。

自己父親對自己的好,完全沒法認同,內心住了個杠精地回復:“你有什麽資格替我做決定”。

直到最後他的父親帶著燃料撞擊木星成為夜空中最亮的星。

他才知道父親打小說的話的真正含義,一切才開始釋懷。

就好像我們與父母多年的心結,或與他人的心結,在多年後會因為一些事情化解,只不過這些事情多半又會成為另外一種遺憾,譬如子欲養而親不在。

所以在此也呼籲大家,對在意的人和事,多一些包容和理解,凡事不必刨根問底。有時候不需要給自己一個台階去和解,我們只需要知道,選擇原諒和和解,是一個讓大家都快樂的方法。

全片看似是“流浪”,其實都是在找尋“希望”。

吳京飾演的劉培強,逃離救生艙,看似是選擇死亡,實際是向死而生。

劉培強帶著數十噸燃料點燃木星,依舊是選擇希望。

就好像當初劉啟離開地下城一樣,也是找尋父親的蹤跡,也是找尋希望。只不過早期的為自己找尋,後期拔高成了為了地球上的大眾找尋。

如果說“親情”的部分是片子的淚點,那麽“希望”就是整部片子的燃點。非得用一個詞來概括的話,我想就是“震撼”。從視覺到心靈,每一個場景都是震撼。

有些杠精會diss,說這是小粉紅的狂歡。

但片子的好壞是無國界的,對自身沒希望的人,比什麽都可怕。

我給四星半,叮囑一句,有imax看imax,沒有imax看巨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