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新飛冰箱往事:這家10多年不漲工資的企業 現在怎麽樣了?

封面題圖|《東方華爾街》

文|風馬牛 (微信公眾號:馮侖風馬牛)

1983 年,第一屆央視春晚播出。從此之後,許多中國家庭開始了除夕守在電視機前的習慣。這一年是農歷癸亥豬年,人們祈盼著在這一年「豬(諸)事大吉」。春晚錄製大廳 600 公里以外的河南新鄉市的人們,尤其如此。在這一年,終於有人接過了市無線電設備廠這個燙手山芋,悄悄撥動了整個新鄉的「轉運珠」。

新鄉市無線電設備廠頗有些歷史。1949 年便已建成,生產混凝土攪拌車、液體運輸車輛。1964 年與多家企業重組為無線電設備廠,配套生產軍用通訊車。作為一個小型地方軍工企業,雖然規模小、效益低,「國企」的架子卻端得十足。 1983 年,即使「改革春風吹滿地」,這個廠子卻因為經營不善,入不敷出,搖搖欲墜。

隻讀過小學四年級的劉炳銀被調來管生產,接過了廠長的重擔。新官上任三把火,劉炳銀打定主意讓設備廠轉型,生產熱門的「結婚三大件」之一:電冰箱。劉炳銀為廠子拉來了一大筆貸款,咬牙引進了荷蘭飛利浦的生產線。新飛冰箱就此出爐,取自「新鄉-飛利浦」之意。一隻野心勃勃、展翅高飛的雄鷹成為了新飛冰箱的標誌。

那時候,瞄準電冰箱的可不止新飛一家。容聲冰箱宣布自己「手工敲打出中國第一台雙門雙溫電冰箱」,美菱冰箱也很快叫響了名頭。青島電冰箱總廠則走了和新飛幾乎一樣的路子,引進德國利勃海爾公司的生產線,青島海爾開始出發……各地大大小小的工廠紛紛湧入冰箱行業。整個 1980 年代後期,全國電冰箱銷售紅火,品質卻參差不齊,沒有任何品牌能夠獨佔鼇頭。

1990 年,面對劣質冰箱充滿市場造成的滯銷,新飛仿照海爾,怒砸數百台不合格冰箱,既表明自身「品質為本」的決心,又借新聞媒體在消費者心中砸出了一個品牌印象。砸冰箱事件後,新飛冰箱銷售業績突飛猛進,成為冰箱界「四朵金花」之一。

劉炳銀帶著全廠職工在飛利浦生產線的基礎上狠抓技術,僅僅用了 2 年時間,就讓新飛冰箱從一個地方品牌,搖身一變成為被長官人帶出國門的「國禮」。

此後,新飛冰箱又借著地產行業大發展的東風,在發展的快車道上越駛越猛。自 1996 年起,新飛冰箱連續 8 年年產量超過百萬台,新飛工廠的內部福利也跟著水漲船高:這一年新鄉市平均月工資僅為兩三百元,新飛的平均工資已超過千元。當時在新鄉市,甚至傳出每逢新飛發工資,當地菜市場都要隨之漲價、員工出門怕被打劫的逸聞。

然而,新飛一路高歌猛進的勢頭並沒有保持太久,就停下了。那個年代,全國上下都被招商引資的潮流席卷,新鄉政府也動了心。在新飛冰箱效益猛增時,新鄉市就決心「引進外資嫁接和改造國有大中型企業」。新加坡豐隆集團受邀入局,與市政府合資成立「新飛電器」。其中豐隆集團佔股 51% ,新鄉市政府僅握有 49% 的股份,新飛電器成為一家中外合資公司。

此時,與新飛電器發展途徑類似的青島海爾登錄資本市場,謀求融資和多元化。劉炳銀也頻頻向董事會諫言,希望能上市融資,尋求多元化、擴大新飛品牌覆蓋面。可惜的是,新加坡豐隆集團對新飛冰箱的盈利能力已經十分滿意,不願意承擔上市和擴張過程中利潤下滑的風險,劉炳銀等老新飛人手中的經營權逐漸縮水。

2001 年劉炳銀因胃癌病逝。在劉炳銀去世前後,新飛雖然保持著發展的慣性,但內部已經暗潮洶湧。一方面,新飛冰箱在 2002 年產銷量衝進全國前兩名,在大量出口的同時,國內冰箱市場佔有率也高達 18.88% ,新飛冰箱和新飛冷櫃被雙雙評為「中國名牌產品」,新飛成為國內公認的「冰箱之王」。

另一方面,劉炳銀去世前的幾年,新飛冰箱的利潤率就開始下滑。即便新飛冰箱在短短幾年時間內銷量激增 40% ,銷售額突破 30 億元,利潤率從 1996 年的 16% 狂跌到 2000 年的 6% 以下。

作為佔股最多的一方,豐隆集團在面臨收益減少時,首先想到的就是向管理層施壓,削減人力成本和研發成本,並因此產生了自己接手的想法。

2005 年,新飛迎來了其命運中最重要的一個轉折點,新鄉市政府開價 5.1 億元,將手頭持有的 39% 新飛電器股份賣給新加坡豐隆集團,此后豐隆佔股比例已高達 90% ,擁有絕對控股權。新飛電器與其說是一個中外合資公司,不如說已經完全成為了一家外資企業。

隨即新飛迅速進行中高層大換血,原本劉炳銀屬意的接班人李根被撤,新加坡人張冬貴接任,還帶來了 400 多名高管,一個與基層員工格格不入的海外團隊毫無過渡地架在了新飛的脖子上。

在海外團隊管理下,為了向新加坡豐隆集團總部交出合格的盈利報告,新飛不斷削減人力資源成本,在新鄉市人均工資從三四百上漲到兩千多元的十多年時間裡,即便新飛冰箱銷量領先,一線員工的工資卻仍是劉炳銀時期的水準,漲薪不過幾十元。當年新飛從高校挖來培養的技術人才,苦熬幾年紛紛跳槽到其它公司。

在新加坡豐隆集團的眼中,全面接手新飛後可謂是「時運不濟」:那正是中國入世後外資品牌大量湧入的幾年,德國西門子、日本松下分別從高端和中低端市場擠壓國內家電廠商生存空間,國產冰箱只能以低價換銷量,打價格戰。在此艱苦的情況下,國產冰箱廠商無不勒緊褲腰帶,不同的是,青島海爾選擇依靠早前打下的多元產品基礎,在燃氣熱水器、冷氣機、洗衣機等產品的支持下拚家底、搞創新,而豐隆系高管做出的決定是打造國際化品牌,從讚助一系列與冰箱毫無關聯的賽車節、奧運助威團選拔賽、世界模特大賽等活動開始。

面對外界對新飛不走尋常路的質疑,新飛董事長張冬貴自信地回應,「世界上沒有一個百年品牌是在一成不變中生存下來的,新飛以往的品牌形象過於沉穩和內斂,要發展就要跟上這個時代的步伐。」

在這種大手筆的讚助活動下,新飛取得了短暫的業績增長期,以至於新飛對市場形勢過於樂觀,2011 年 5 月大膽投資 2 億元擴大生產線,將冰箱年產能擴大到 1000 萬台,而此前新飛的銷量不足 500 萬台。

隨後, 2012 年 9 月,豐隆高管阮健平剛接任新飛,又野心勃勃地宣布要更換品牌標識,由原本的雄鷹換為海鷗,新飛的英文拚寫也由「 Frestech 」換為「 Frestec 」。新飛內部對「雄鷹換海鷗」的舉動極其不滿,認為這與管理層高呼的「趕超海爾」的口號背道而馳。而新飛換標在市場上也根本沒有激起一絲浪花——缺乏亮點的新飛冰箱早已被挪到各個賣場最不起眼的角落,除了念舊的人,已經沒有多少消費者會在中外知名品牌的大促銷中想起那隻雄鷹。

換標後不久,阮健平又宣布,為了節省一年 5000 萬元的成本,要關閉新飛的「老本營」生產一部,撤出生產線與剛擴建的生產二部合並,並對許多原本一部的老員工進行免職降薪。

這把火把新飛內部埋藏已久的不滿徹底燒了起來, 20 天后,新飛爆發了罷工事件,一線工人向豐隆系高管扔雞蛋,打出「漲工資、要生存、以理性救新飛」的標語,還把已故廠長劉炳銀的照片放大擺在工廠大門口。

待新鄉市政府出面,讓新飛高管承諾漲工資,工人願意回到崗位時, 2013 年已至。此時家電補貼政策全面結束,新飛迎來了一場早有預兆的災難:大量庫存堆積,難以消化。

據統計,自 2011 年擴充產能起,新飛電器就開始連續虧損, 7 年時間就虧損了 30.73 億元。外有西門子、松下、伊萊克斯等品牌擠壓,內有海爾、美的、容聲和美菱步步緊逼,往往新飛堆積的庫存還沒還得及售出,就只能在競爭對手不斷推出的創新產品的壓力下降價出售。即便如此,新飛也無法再拿出當年怒砸冰箱、破釜沉舟的決心,只能將就著原本的技術,做出一些「多彩系列」之類不痛不癢的創新。

新飛成為了新加坡豐隆集團手中一塊捨不得又吃不好的燙手山芋,在用遍了讚助活動、授權代工廠生產小家電、降價促銷的招數後, 2017 年 10 月,新飛電器宣布停產, 6 個月后豐隆集團終於提出從新飛撤資,新飛電器正式進入破產重整程式,隨即以 4.55 億的拍賣價被康佳接盤。

值得一提的是,新飛被掛上阿里拍賣時起拍價為 4.5 億元,要求每次加價額度不低於 500 萬元,傳言TCL、美的、康佳等公司均對新飛有興趣,然而面對新飛背後超過 25 億元的債務,實際參與競拍的卻只有康佳。

從一個小型無線電設備廠,做到全國市場份額最高超過 20% 、成為改變新鄉市的支柱企業,到後來被外資全面接管、國內市場份額跌出前十,僅僅作為一個區域品牌在賣場「充數」,新飛電器正如其標誌的變遷一樣,從雄鷹俯瞰到海鷗低掠,最終墜落只能借助外力再出發。其中老廠長劉炳銀等元老「重傷不下火線」的拚搏,以及幾萬名員工十餘年的堅守,都格外令人敬佩和惋惜。

事實上,新飛這隻雄鷹的危機在早有預兆。作為一家地處內陸的企業,新飛從創立伊始就應該意識到自己無法和沿海家電品牌一樣,以低價換銷量,劉炳銀時期狠抓品質攻下的戰績也正說明,只有堅持技術第一、走口碑路線,新飛才能從中原腹地起飛。

然而在全國興起招商引資大潮後,盲目引入新加坡豐隆集團,甚至令其在新飛佔股過半,致使新飛不僅沒有享受到引資帶來的好處,反倒因豐隆的保守而束手束腳,耽誤了多元化和進入資本市場的機會。值得玩味的是,在新飛冰箱遭遇激烈的市場競爭時,新鄉市政府再次出售新飛股權,讓新飛電器成為豐隆的一言堂。

豐隆集團本就是以投資盈利為目的入股新飛,不肯承擔風險,隻緊盯眼前利潤,對劉炳銀幾次提出的擴充新飛產品範圍視若無睹。在新飛失去劉炳銀這一旗幟後,豐隆並未意識到特殊年代的「強長官」對一個地方企業的巨大影響力,反而為了增強話語權,任命大量豐隆系高管擠走原新飛團隊,匆忙改變新飛的管理模式。結果這個龐大的海外團隊以外行指導內行,只看到所謂「時代的步伐」是年輕化、國際化,卻沒能意識到不管什麽時代,產品品質和品牌信譽才是新飛在中國市場最需要的硬核動力。在豐隆自以為先進的國際化財務管理模塊下,新飛十餘年不漲工資、不増福利,甚至逐漸減少研發費用,生生打散了凝聚力和創新力,使其內耗十年,最終落了個破產拍賣的結果。

如今又是一個農歷豬年,春晚如期而至,而與春晚同齡的新飛卻已經打上「康佳白色家電事業部」的印記,成為了附庸。作為一個曾經著名的「試點企業」,新飛電器以親身經歷證明,把一個企業做好的關鍵不在於是國有企業還是外資企業,而在於真正了解市場,讓投資者安於投資,令經營者放手經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