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X戰警:黑鳳凰》上映之際,“R級英雄”謝幕之時?

文 | 耿凌波

2019年,整個北美影視圈仿佛進入“告別季”,先是《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宣告漫威初代英雄落幕,五月下旬《生活大爆炸》、《權力的遊戲》收官,如今《X戰警》系列亦將帶來終章——《X戰警:黑鳳凰》。除此之外,更有16部美劇即將收尾。對於觀眾而言,這不僅僅是一段集體記憶成為歷史,更是一個黃金時代的完結。

其中,《X戰警:黑鳳凰》意味複雜。它不僅是“X戰警”系列的最後一部,也是福斯作為獨立廠牌的絕唱。自從今年3月,華特迪士尼完成對21世紀福克斯的收購之後,“X戰警”這一經典超級英雄IP將正式回歸迪士尼懷抱,未來除了瑞恩·雷諾茲主演的《死侍》保留在漫威電影宇宙(MCU)當中,其他“X戰警”成員將全部重新選角。

眾所周知,福斯最近兩年以“R級片”作為市場支柱,推出了《普羅米修斯》、《異形:契約》以及《王牌特工》等多部作品,同時“X戰警”系列也一直在嘗試“R級化”,包括《金剛狼3:殊死一戰》、《死侍1、2》,均實現了叫好又叫座。但與之對應的“新東家”迪士尼,卻一直憑借“PG-13”成長為合家歡市場的巨無霸,雙方品牌調性上存在極大程度的背離。

因此不少業內人提出,未來福斯“R級片”的去向,或許會成為內容整合過程中大問題。無論是將現有IP進行分級、同化,還是直接砍掉“R級”噱頭,重新打造,對於當前正處於上升期的“福斯R級片”而言,都不是一個最佳選項。我們不得不猜測,或許《X戰警:黑鳳凰》上映之際,意味著福斯的“R級英雄”到了謝幕之時?

“真假”終章?

當前,無論官方口徑還是外界報導,都將《X戰警:黑鳳凰》視為福斯電影的終章。事實上,還有一部“X戰警”系列電影——《X戰警:新變種人》,原定於今年8月份在北美公映。但隨著迪士尼的介入而有搖擺流產的跡象。該片原定為驚悚恐怖類型“R級片”,但不僅與與漫威對“X戰警”的重啟概念相違背,更沒有得到福斯對補拍計劃的追加投資,直到現在前途成迷。

不只《X戰警:新變種人》,《X戰警:黑鳳凰》的誕生過程同樣曲折。在經歷了多次調檔、補拍之後,《黑鳳凰》才確定與觀眾見面。該片曾於去年下半年,通過大規模補拍將電影原定的第三幕結局完全重寫。“X教授”飾演者詹姆士·麥卡沃伊曾透露原因,“因為(原劇本)有很多地方與前段時間上映的另一部超級英雄電影存在交疊和平行的比照”。

儘管他並沒有明確是哪部作品,但從時間節點上來看,與《X戰警:黑鳳凰》最有可能“撞車”的便是《驚奇隊長》。首先兩部電影主要角色設置相似, 琴·葛蕾(黑鳳凰)與卡羅爾·丹弗斯(驚奇隊長)都在開始時被抑製潛力,後來逐漸掌控能夠毀天滅地的能力,其次打鬥場景相似,二者均有“太空打鬥”的戲份。另外,她們還各自擁有一位“循循善誘”的導師。

補拍之後的《X戰警:黑鳳凰》反響如何?目前,該片在北美地區已經進行過多次試映,口碑呈現出兩極化的效果。有人認為,《黑鳳凰》是X戰警系列最出色的作品之一,“鳳凰女”的飾演者索菲·特納的表現更是受到了全面好評。但也有人認為,西蒙·金伯格雖然作為“X戰警”系列的架構者勞苦功高,但首執導筒暴露出的“節奏缺失”的問題,依然令人難以忍受。

R級英雄何去何從?

顯然,這部收官作品的試映反饋,並不那麽令人滿意。而“X戰警”系列IP本身,在福斯喪失主動權之後,又將面對怎樣的處境?眾所周知,漫威在90年代窮途末路之際,曾對外大量分銷旗下漫畫版權,導致超級英雄IP四處流散。但自從推出第一部超英電影《鋼鐵俠》之後,其漫威電影宇宙逐漸成型,超級英雄系列IP逐漸展露出其強勢吸金的一面。

2009年,漫威被迪士尼以42億美元收購,搭載迪士尼強大的宣發渠道,漫威超英IP影響力以幾何倍數暴漲,截止至目前為止,在全球範圍內創造了近200億美元票房。隨著同質化競爭愈演愈烈,手裡同樣握著部分超英版權的索尼、福斯開始另辟蹊徑,因循守舊的創作思路顯然無法撼動漫威霸主地位,因此他們將目光投向了“另類英雄價值”的挖掘上。

於是就有了《死侍1、2》兩部在全球範圍內吸金15.68億美元票房,《毒液:致命守護者》更是18.70億元人民幣票房,打破了超英單體電影在內地的票房記錄,而成人化的電影風格也依然成為福斯的招牌。在進入迪士尼之後,這種差異化優勢還能否保持?迪士尼CEO羅伯特·艾格曾在採訪中表示,“會有足夠多的空間來容納像死侍這樣的R級角色”。

這裡的“空間”是指的什麽?

一個重要的信號是,福斯被迪士尼收購的交易達成後,爆發了裁員大潮,涉及的離職人員大部分是市場行銷和發行業務的負責人,這就意味著今後福斯的電影有極大可能要通過迪士尼自有渠道對外發行,或許會涉及福斯內容與迪士尼品牌之間的調性統一問題,在去年就有媒體人指出,迪士尼不可能冒著改變大眾對其定位認知的風險,而發行R級片。

因此,走“R級化”路線的X戰警未來或許很難在院線上映,轉而進入流媒體分發渠道。2019財年Q2財報發布後,迪士尼CEO羅伯特·艾格就曾表示,“收購完成後,《X戰警:黑鳳凰》、《阿凡達》續集等福斯之前已啟動的電影,仍然會進入全球院線上映,但福斯片庫中,很多沒有機會進入院線的電影項目將在DTC(Direct to Consumer,直接面對消費者業務)平台上線續集或重拍。”

既完整了自身流媒體版圖,又豐富了旗下內容版權資源。要知道,迪士尼自身,已經在今年推出Disney+流媒體服務,接收其合家歡內容。而福斯不僅擁有Hulu(美國第二大流媒體平台)30%的股份、歐洲SkyTV39%的股份,還有印度媒體綜合性企業Star India。其中,Hulu專注面向成人的視頻娛樂內容,極有可能成為其R級系列內容的分發渠道。

內容同質化的困惑

面對科技巨頭Netflix、亞馬遜、蘋果、Facebook等矽谷創新型企業進軍內容行業對傳統媒體造成的巨大衝擊,迪士尼反應迅速,以收購福斯來對抗轉型焦慮。在過去的幾年裡,迪士尼在世界影市中的統治地位迅速飆升。它自身北美市場中就佔據了前所未有的30%的票房份額,而在並購福斯影業之後,這一數字將有望增長到40%。

雖然明知是巨鱷吞食,但迪士尼這一橫向擴張策略,在“派拉蒙法案”面前並算不上逾矩。令人擔憂的是,巨頭並購雖然算得上好萊塢工業的一個自保行為,但對於好萊塢工業電影本身的發展,又意味著什麽?眾所周知,迪士尼的內容也存在短板,一度被外界詬病政治正確、過分低幼等等,倘若今後市場一味以“迪士尼標準”來衡量成敗,內容勢必會走向同質化的一面。

對比福斯與迪士尼近兩年片單就能發現,在內容、類型多樣化的開拓和嘗試上,福斯更具有探索精神和創新優勢。

END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