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顧鄉,從知名“城鄉結合部”到“人居范例新城”

“當年的新小區住了20年,也住成老舊小區了,”鄭阿姨家今年從道裡區康安小區,搬到了群力新區。她居住多年的康安小區片區其實有一個更具知名度的稱謂——顧鄉,這是哈爾濱人對道裡區何家溝畔這片曾經城鄉結合部區域的泛稱。

多年前,這裡因極具識別度的典型城鄉結合部生態,而聲名遠播。眼下,曾經的棚戶區和偏辟荒地早已被高樓大廈和綠地取代,昔日的城郊地也已“淹沒”在主城區的車水馬龍裡……如同冰城很多城郊帶一樣。

哈爾濱城市建設大步向前,烙印了太多人的生活轉折與過往故事。而在城市容貌龐大繁雜的變遷歷程中,這個城市裡的人也得到了最直觀、最切身的實惠:住房條件在穩步改善、提升。

那時的顧鄉,一座加油站是地標

1998年,鄭阿姨家搬入位於顧鄉大街與康安路交口的康安小區一期。這是哈市90年代初的實施的一處棚改住房項目。此前多年間,那些從“關裡家”來哈投奔親戚的山東人、山西人等此聚居,使這片城郊地小平房和棚房星羅棋布。

(顧鄉曾經的棚戶區)

新落成的康安小區,是當時顧鄉片區為數不多的新建樓房小區。“小區旁邊基本都是棚戶區,再往外就是何家溝、荒灘和莊稼地。樓下經常能看見馬車,拉著水泥、鋼筋往城區工地運……”鄭阿姨印象中,當時顧鄉最有名的地標是康安小區附近的顧鄉加油站——在一片灰壓壓的城郊小平房堆裡,這個外觀平淡無奇的站點因“稀有性”迅速脫穎而出,成為顧鄉地區定位“神器”。其名氣一直沿襲到了現在。

(1990年的顧鄉大街一角)

城郊道路不少是砂石路,從顧鄉地區去秋林等城中心區域並不太方便,但鄭阿姨並不在意。“之前我家在安字片,一家三口使用面積只有32平房米。康安小區這套房子使用面子60平米,孩子和大人都有自己的房間,一下感覺特別敞亮。”

那時,哈爾濱戶均住房面積普遍偏小,人均約10余平方米。鄭阿姨家的房子是她兄妹四人中面積最大的,過節家人團聚時大房子就派上了用場。99年春節,兄妹幾家人除夕定在她家過,“一家人聚一起,沒有以前‘那種地方太小、周轉不開’的感覺了。”她很滿足。

家:從“17”到“60”,再到“120”

90年代,哈爾濱建案開始規模化供應,哈爾濱人陸續擺脫將部門福利分房作為家庭住房唯一來源的窘境。與此同時,哈市開啟了一輪大規模、成區域的棚戶區綜合改造和新城區開發建設。

(1994年顧鄉大街畔,一棟新樓剛竣工)

鄭阿姨搬入康安小區的第三年,距離她家陽台十米開外,二環路高架橋通車了。顧鄉地區城市基礎設施的快速更新,城市空間格局和面貌同步發生快速變化。

(2014年的顧鄉大街)

如今20多年過去,她家旁邊的棚戶區早已被海富康城、運華廣場等現代居住小區及大型商場所取代。在康安小區不遠處何家河外的江畔農田,已聳立起一片現代新城區——群力新區。憑借自然生態與城市人文有機融合的卓越人居環境質量,群力新區甚至贏得了國內外榮譽:曾先後榮獲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聯合國人居署“杜拜國際改善居住環境最佳范例獎”全球百佳范例稱號。目前,這裡成為哈爾濱新興的高品質居住與商業集中區。

(群力外灘濕地)

“居家住房不只要空間夠用,還得注重小區配套環境質量,才能住得舒服,”鄭阿姨一家的住房理念也在與時俱進。今年上半年,她家搬到了群力觀江國際小區,新家使用面積120平方米,出門就是公園和廣場。

有時在樓下散步,她還能回想起上世紀80年代時,兄妹4人和母親擠住在一間房的情景,那是地德裡小區的一個17平米的房間。30余年時間裡,她的“家”從17平方米變成32平方米,又從60平方米到現在120米,多少讓她有些恍惚。

十年,人均住房面積增60%

鄭阿姨家的住房越變越大的背後,是哈爾濱提升城市人居環境水準一直堅持的方向:不僅要讓這個城市裡的人住得開,還要住得更好。

(群力音樂廣場)

40余年來的實踐的棚戶區項目和住房建設改造記錄,濃縮了歷史涓流中的今昔變遷,也呈現著哈爾濱改善人居的這種努力:

1978年,道裡區“三十六棚”改造居民喜遷新居;1991年後,我市先後重點改造了地德裡、薈芳裡、新陽等舊城區的危棚房地段;2000年,道外危房棚戶區成片改造拆遷三分之一以上,全市拆遷危棚房面積80萬平方米;尤其是近十年來,哈爾濱先後完成199個棚戶區改造項目,改造各類房屋面積1298萬平方米,涉及居民18.3萬戶…… 隨著住房供給量的持續改善,全市人均居住面積更由2008年的23.6平方米,達到2018年底的38平方米,增幅約60%。

郊區荒地變城區,棚戶區上長出高樓和綠地……冰城城市建設與發展的車輪快速向前,無數人的生活軌跡就此改變。看向未來,很多人依舊可以充滿欣喜與期待。

以今年為例。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19年哈市將以影響城市環境、群眾改造意願強烈的棚戶區為重點,再啟動31個項目,惠及居民1.1萬戶。通過政策引導、政府推動,逐步完善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真正做到低端有保障、中端有支持、高端有市場,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

那一年這兒是城郊

來源:哈爾濱新聞網

記者:徐光勝

編輯:劉铖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