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歸入脾經的熱性中藥列表

白降丹(降丹、降葯、水火丹) 辛;熱。脾經。消癰;潰膿;蝕腐;殺蟲。主癰疽發背;疔瘡;瘰癧;膿成不潰;腐肉難消;風癬疥癩蓽茇(蓽拔、鼠尾、蓽撥、蓽撥梨、阿梨訶吔、椹聖、蛤蔞、阿梨訶他) 辛;熱。入脾、胃經。溫中散寒,下氣止痛。用於脘腹冷痛,嘔吐,泄瀉,偏頭痛;外治牙痛。草烏(烏頭、五毒根) 辛、苦,熱。歸心、肝、腎、脾經。祛風除濕,溫經止痛。用於風寒濕痹,關節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草烏頭(堇、芨、烏頭、烏喙、奚毒、雞毒、茛、千秋、毒公、果負、耿子、帝秋、獨白草、土附子、草烏、竹節烏頭、金鴉、斷腸草、即子、五毒根、耗子頭) 辛,熱。心;肝;脾經。搜風勝濕,散寒止痛,開痰,消腫。治風寒濕痹,中風癱瘓,破傷風,頭風,脘腹冷痛,痰癖,氣塊,冷痢,喉痹,癰疽,疔瘡,瘰癧。側子(即子、荝子、荝) 辛,熱。肝;心;脾經。祛風散寒,除濕。治風寒濕痹,筋骨攣急,腳氣,風疹。川烏(烏頭、五毒根) 辛、苦,熱。川烏頭(川烏、烏喙、奚毒、即子、雞毒、毒公、耿子、烏頭) 辛,熱。心;肝;脾;腎經。祛寒濕,散風邪,溫經,止痛,治風寒濕痹,歷節風痛,四肢拘攣,半身不遂,頭風頭痛,心腹冷痛,陰疽腫毒。大發汗(白花藤、大毛豆、斷腸葉、白藤、白龍藤、白仙丹) 苦、辛,熱。肺;脾經。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感冒無汗、頭痛、鼻塞,風濕疼痛,跌打損傷。大風子(麻風子、大楓子、驅蟲大風子) 辛,熱。肝;脾;腎經。祛風,功毒,殺蟲。用於麻風;外用治疥、癬。大風子油(大楓油) 辛,熱。肺;脾經。祛風燥濕;玫毒;殺蟲。主麻風;疥癬

丁香油 味辛;甘;性熱。 歸脾;胃;腎經。暖胃,溫腎。治胃寒痛脹、呃逆、吐瀉、痹痛,疝痛,口臭,牙痛。
附子(附片、鹽附子、黑順片、白附片) 辛甘,熱。 心;腎;脾經。回陽救逆,補火助陽,逐風寒濕邪。用於亡陽虛脫,肢冷脈微,陽萎,宮冷,心腹冷痛,虛寒吐瀉,陰寒水腫,陽虛外感,寒濕痹痛。
乾薑(白薑、均薑、乾生薑) 辛、熱。 入脾、胃、肺經。乾薑溫中散寒,回陽通脈,燥濕消痰。用於脘腹冷痛,嘔吐泄瀉,肢冷脈微,痰飲喘咳。
高良薑(風薑、小良薑、膏涼薑、良薑、蠻薑、佛手根、海良薑、高涼薑) 辛,熱。 脾;胃經。溫中散寒;理氣止痛。主脘腹冷痛;嘔吐;噫氣
紅升丹(五靈升葯、大紅升、大升丹、小金丹) 辛;熱。 脾;肺經。拔毒提膿;去腐生肌;殺蟲燥濕。主疔瘡癰疽;瘺管竇道;癭瘤瘰癧;乳癌乳癰;疥癬;濕疹;梅毒;一切頑瘡久潰不斂;晦暗紫黑;膿出不暢;腐肉不去;新肉難生
花椒葉(椒葉) 辛;熱。 心;脾;胃經。治寒積,霍亂轉筋,腳氣,漆瘡,疥瘡。
苦檀子(苦蠶子、衝天子、土大風子、豬腰子、日頭雞) 苦辛,熱。 脾;胃經。散瘀消腫。外用治跌打損傷,骨折。
辣椒(辣子、辣角、牛角椒、紅海椒、海椒、番椒、大椒、辣虎、秦椒、辣茄、臘茄、雞嘴椒、七姐妹、班椒) 辛,熱。 歸脾;胃經。溫中,散寒,開胃,消食。治寒滯腹痛,嘔吐,瀉痢,凍瘡,疥癬。
兩頭尖(紅背銀蓮花、紅被銀蓮花) 辛,熱。 歸脾經。祛風濕,消癰腫。用於風寒濕痹,四肢拘攣,骨節疼痛,癰腫潰爛。
漏籃子(木鱉子、虎掌、漏籃) 辛;性熱。 脾經。溫中散寒;生肌排膿。主惡痢;冷漏瘡;惡瘡;癘風
棉花子(木棉子、棉花核) 辛;性熱。 腎;脾;女子胞經。溫腎,補虛,止血。治陽痿,睾丸偏墜,遺尿。痔血,脫肛,崩漏,帶下。
炮薑 辛、熱。 脾;胃;肝經。溫中散寒,溫經止血。用於脾胃虛寒,腹痛吐瀉,吐衄崩漏,陽虛失血。
砒石(砒黃、信砒、人言、信石) 辛酸,熱。 肺;大腸;胃;脾經。蝕瘡去腐;殺蟲;祛痰定喘;截瘧。主寒痰哮喘;瘧疾;痔瘡;瘰癧;走馬牙疳;頑癬;潰瘍腐肉不脫
砒霜(白砒) 辛酸,熱。 脾;肺;胃;大腸經。劫痰;蝕瘡去腐;截瘧;蝕腐;殺蟲。主寒痰哮喘;瘧疾;休息痢;痔瘡;瘰癧;走馬牙疳;癬瘡;癰疽惡瘡
肉桂(牡桂、紫桂、大桂、辣桂、桂皮、玉桂、菌桂、桂、筒桂) 辛甘,熱。 腎;脾;心;肝經。補元陽,暖脾胃,除積冷,通血脈。治命門火衰,肢冷脈微,亡陽虛脫,腹痛泄瀉,寒疝奔豚,腰膝冷痛,經閉症瘕,陰疽,流注,及虛陽浮越,上熱下寒。
鼠(首鼠、老鼠、家鹿) 熱。 脾;胃經。治虛勞羸瘦,臌脹,小兒疳積,燙傷,折傷,凍瘡,瘡腫。
藤烏頭(血烏、見血封喉、蔓烏頭、藤烏、羊角七) 辛;苦;熱。 肝;肺;脾經。鎮痙,降壓,發汗,利尿。治腰腿痛,無名腫毒,跌打損傷,癬瘡。
突厥雀(鵝鳩、寇雉、沙雞、鵽鳩、沙雞半雞子、沙半雞) 味甘;性熱。 脾;胃經。補中益氣;暖胃健脾。主脾虛泄瀉;胃寒呃逆;肢體倦怠;脫肛;崩漏
吳茱萸根 辛;苦;性熱。 脾;胃;腎經。行氣溫中,殺蟲。治脘腹冷痛,泄瀉,下痢,風寒頭痛,腰痛,疝氣,經閉腹痛,蟯蟲病。
礜石(礜、青分石、立製石、固羊石、白礜石、鼠鄉、澤乳、太白石、石鹽、食鹽、蒼礜石、蒼石、鼠毒、白虎、白龍、製石、秋石、固羊、太石、鹽倉石膏、細石) 辛甘,熱。 肺;脾經。消冷積,祛寒濕,蝕惡肉,殺蟲。治痼冷腹痛,積聚堅癖,風冷濕痹,痔瘺息肉,惡瘡癬疾。
圓葉烏頭(草烏、準噶爾烏頭) 辛;苦;熱。 胃;脾經。鎮痛;止血。主跌打損傷;外傷出血;牙痛
展花烏頭 辛;苦;性熱。 脾;腎經。祛風除濕;止痛。主風寒濕痹;關節疼痛
製草烏 辛、苦,熱。 歸心、肝、腎、脾經。祛風除濕,溫經止痛。用於風寒濕痹,關節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
製川烏 辛、苦,熱。 歸心、肝、腎、脾經。同川烏。祛風除濕,溫經止痛。用於風寒濕痹,關節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
竹節香附(兩頭尖、草烏喙) 辛;熱。 肝;脾經。祛風濕,消癰腫。治風寒濕痹,癰腫,金瘡。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