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網友:以前沒錢,買華為;現在,沒錢買華為

每經記者:王晶 每經編輯:張海妮

HUAWEI Mate X折疊屏手機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劉春山 攝

繼三星上周發布該品牌首款折疊手機Galaxy Fold後,巴塞隆納當地時間2月24日,華為也推出了旗下首款折疊屏HUAWEI Mate X,該產品同時也是一款5G手機。當然,這款兼具多項黑科技的HUAWEI Mate X的售價也貴出了新高度——2299歐元,大約人民幣17500元,相比Galaxy Fold還高出4000元左右。發布會後,不少網友紛紛留言,其中不乏一些神句:“以前沒錢,買華為;現在,沒錢買華為”。

對此,一位不願意具名的分析師告訴記者,HUAWEI Mate X不僅是成本較高的折疊手機,同時還支持5G功能,在多項科技整合後,價格保守預估一年內降下不來。此外,作為業界較早發布折疊屏的廠商,這款手機也可以在全球範圍內提升華為的品牌形象,因此華為短期內也不可能會用低價去搶佔市場。

事實上,除了HUAWEI Mate X的成本因素導致最終售價較高外,華為近年來發布的手機的價格也在不斷上升。而越來越高的價格,不僅使華為獲得了更多的利潤,同時也助力華為樹立起高端旗艦品牌的形象。

折疊屏5G加持 華為手機邁入萬元陣營

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在發布會上介紹,該款產品採用了鷹翼式折疊設計,通過華為自研的鉸鏈技術實現折疊形態,將“手機+平板”兩種形態合而為一。展開後,它是一款厚度僅為5.4毫米的8英寸平板;閉合時則成為6.6英寸的雙屏手機。

與此同時,HUAWEI Mate X也是一款5G手機,其搭載了業界首款7nm 5G多模終端芯片——Balong 5000,單芯片支持實現2G、3G、4G和5G多種網絡製式,理論峰值下載速率可達業界最快的4.6Gbps,余承東舉例稱,1GB的電影3秒鐘即可下載完。另外,該手機率先同步支持SA和NSA組網方式,當運營商切換到SA組網時無需換機。當然,這款兼具多項黑科技的HUAWEI Mate X售價也貴出了新的高度——2299歐元,大約人民幣17500元,相比三星的折疊屏手機Galaxy Fold還高出4000元左右。

在發布會場外,有媒體向余承東發問:“這款手機17500元的售價是否合理?”余承東笑著答道,“我也不知道,你怎麽看?畢竟之前沒有過”。但余承東透露,Mate X僅鏈條就多達100個零組件,工程師耗時3年才做到“無縫隙”,研發難度很大。

對此,一位不願意具名的分析師告訴記者,作為業界較早發布折疊屏的廠商,這款手機可以在全球範圍內提升華為的品牌形象,因此華為短期內也不可能會用低價去搶佔市場,HUAWEI Mate X價格保守預估一年內降下不來。

而在Canalys分析師賈沫看來,現階段折疊屏手機的成本及開發者能否迅速適配新的顯示比例,都將成為主導用戶是否購買(折疊屏)的主要因素。否則為了這樣新的品類(手機+平板)而犧牲穩定性和易用性,還要多花費,是得不償失的。

事實上,除了HUAWEI Mate X的成本因素導致最終售價較高外,華為近年來發布的手機價格也在不斷上升。眾所周知,華為在高端智能手機市場擁有P系列和Mate系列機型,自華為發布Mate7之後,其在國內擁有了一定的地位,此後幾年,華為不斷在口碑、設計及功能方面進行升級,相應的,其Mate系列、P系列的機型價格也持續走高。如今,P系列已從最初的3000元檔上漲至3000元起步、甚至突破了5000元。而越來越高的價格背後,不僅使華為獲得了更多的利潤,同時也助力華為樹立起高端旗艦品牌的形象。

2018年12月29日,余承東在2019新年信中提前透露了2018年終端業務發展情況:“按照收入規模計算,華為消費者業務收入同比2017年增長近50%,提前一年完成500億美元目標。”如果按照2017年2372億元、50%的增速計算,華為消費者業務2018年的收入有望超過3550億元(516億美元),佔據集團收入的半壁江山。

對於業績大幅增長,余承東在新年內部信中提到,海外高端機逐步崛起,眾多國家實現了規模銷售,平均收入增長超70%,旗艦機行銷帶動品牌知名度顯著提升。

發力高端追求利潤

幾年前,國產手機一直被認作是劣質、抄襲的代名詞,跟蘋果、三星等巨頭的高端手機有著明顯差距,但最近幾年,以華為、OV、小米為代表的國產手機廠商不僅提升了產品質量,而且還在創新、設計及體驗方面走在了行業前列,並佔據越來越多的市場份額。

IDC發布的報告顯示,2018年國內智能機整體市場出貨量為3.97億台,同比下滑超10%。前五大廠商分別是華為(含榮耀)、OPPO、vivo、小米及蘋果。其中,華為、vivo逆勢增長,蘋果的降幅卻高達11.7%,與排名前四的廠商相比,蘋果的份額不足兩位數,僅為9.1%,而這已經是蘋果自2016年以來出貨量同比連續下滑的第三年。

雖然蘋果、三星面臨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它們在中國的用戶數量也在不斷地受到侵蝕,但不可否認的是,在利潤方面,蘋果仍是全球不可撼動的霸主。根據市場調研機構Counterpoint此前發布的2018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品牌利潤分布情況,蘋果在第二季度吃下全球手機62%的利潤,而三星由於營收方面出現了兩位數的下滑,僅佔有全球手機17%的利潤份額,排名第二。國產手機品牌的利潤排名依次為華為(8%)、OPPO(5%)、vivo(4%)和小米(3%),剩餘1%利潤被其余多個手機品牌瓜分,這也就意味著,絕大多數手機品牌處於虧損狀態。

顯然,發力中高端市場是改變當前國產手機利潤水準較薄的出路。而華為的確一直希望能在更高端的產品上和蘋果、三星競爭。在華為手機的發布會現場可以看到,余承東曾多次將華為產品與蘋果、三星進行對標。過去一年,余承東曾直言不諱,希望超越蘋果、三星。

有消息稱,2018年出貨量緊逼蘋果的華為,同時也在試圖趕超三星——華為手機內部已經確定了近兩年的目標:2019年出貨量達到2.5億到2.7億部,2020年挑戰3億部。而此前,余承東在接受包括記者在內的媒體採訪時曾表示,出貨量已經不是華為追求的方向了,華為現在的目標就是追求高端市場。

每日經濟新聞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