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金不換石匠智鬥二百五財主婆!

清朝乾隆年間,徐州府北微山湖西面,有個高樓莊,莊有上千戶人家,一色都是平房,只有當央一戶是樓房。這家姓高,是有錢有勢的財主,連他家的女性都會訛人。

  有一天,高樓莊來了個石匠,繞著高家大樓,亮開山東口音喊:"碫天碫地,琢耳墜子哩!"吆喝聲傳到後院,出來個二十來歲女性。她是財主的小妻子,綽號叫"金不換"。她對人尖刻刻薄,又懂行話術語,最喜歡耍弄手藝人。她出門一看,石匠才二十七八歲的年齡。她欺他年青,想訛他,於是便問:"石匠,據說你碫天碫地?"女性心裡明白:石匠說的天地是指的一副磨。上磨為天,下磨為地。說著,用手指在地上畫了個磨圓圈:"看你能的!我家這一副磨你能碫嗎?”

金不換石匠智鬥二百五財主婆!

  石匠一聽,知道這個女性是老手!她在有意難為我呢?我得小心對付。石匠說了:"你拿塊磚頭,把磨墊起來,我就能碫!"石匠也在給她出難題哩,地上畫的磨盤怎麽用磚頭墊呀!她心裡很服氣石匠,就領他到磨房裡去碫磨。

  石匠一端詳,這磨是大號的,錢少了不劃算,他張口要一吊!女的說:"管飯隻值二百五,不管飯頂多給五百!"石匠說:"錢幾許不要緊,出門不能帶著鍋,碫磨店主管飯是老規矩,碫完再說。"說著就動手幹了起來。

  晌午開飯。傭人送來一碟鹽豆,一碟辣椒,兩張乾烙饃。石匠問:"都端完了嗎?""是呀!"石匠聽罷,"唰"的把兩隻麻鞋脫下,放到端菜用的盒盤上,又把一個錘把往鞋上一橫說:"端給您店主娘子,她看了就明白了!"你猜怎麽著?本來,這一鹹一辣,兩張乾餅,是這女性用行規來問石匠的,外行的準叫她困住!這石匠搭眼就識破了。他用一雙麻鞋擱上面,叫做"老腳不走樣"。說過的話要是不算數,就用鞋底自己打自己的嘴。一個錘把,是既能當錘又能當斧,石匠木工都拜魯班為師,這錘把往鞋上一橫,就是說:你是懂行路的,萬萬不要違反了行規,要不,祖師爺要加罪於你的。

金不換石匠智鬥二百五財主婆!

  石匠這一招還真靈。沒多會兒,財主娘子就頭頂著那個裝著錘把、鞋子的托盤來見石匠,單膝跪下說:"祖師爺還鄉了,請司機整裝迎接!"石匠笑了笑,接過錘把穿上鞋,隨後,八大碗的筵席就端了上來。女性剛要走,石匠裡念道:"好個妖精,讓你陪我喝兩盅花酒!"石匠按行道把錘把往上一頂,朝首位一坐。這表示祖師爺升堂。那女性一看,就不敢走了,匆忙對著石匠拜了三拜,只好在下首陪著。

  第三天碫好磨,那女性拿二百五十個銅錢給石匠。石匠說:"這些錢不行,先明後不爭。咱說下的是一吊錢嘛!我專門叮嚀你,錢幾許,叫你萬萬不要太緊,你懂嗎?"女性臉氣得通紅,一時答不上話,說啥也不添錢。石匠說:"小意思,這錢我不要啦,送給你留著扯褲腰買胭脂粉!不過有一條,我得在你的大門兩旁石牆上鑿上兩行字,東邊"金不換",西邊"二百五"!”

金不換石匠智鬥二百五財主婆!

  這下女性不懂了,問"啥是二百五?""你給我的工錢不是"二百五"麽。你可知"二百五"的意思嗎?"女性說:"請司機指教!"石匠說:"好,索性告訴你吧!春秋戰國時有個蘇秦,身拜六國為相,一天被人殺了。齊王想給蘇秦報仇,就把蘇秦的頭割下來,掛在城門上,貼出榜文說:蘇秦裡通吳國,殺了他為齊國除了一害,凶手是位勇士,當賞黃金千兩。結果,有四個人來見齊王,爭當凶手。齊王問:這事不冤枉您吧?四人咬定蘇秦是他們殺了。齊王說:"真勇士也。"千兩黃金你四人領去等分,每個人可得幾許?四人答:"每個人是二百五!"齊王一怒:"好"把這四個‘二百五’綁去殺了!這就是‘二百五’的來源。民間說:‘二百五’就是半吊子。其實‘二百五’比‘半吊子’還差一半呢!你願當‘金不換’,仍是想當‘二百五’?”

  女性碰了一鼻子灰,從此再也不敢給匠人盤道惡作劇了。

圖文無關,喜歡故事關注我!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