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也就是《老子》,因為全文僅有5000字,所以又稱五千言。作為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老子僅用五千字就囊括了宇宙人生、囊括了修身、治國、軍事、養生等諸多方面的內容,而且見解精辟,受到後世乃至外國思想家的推崇。
1、學會低頭與轉彎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道德經 第二十二章》
譯文:委曲便會保全,屈枉便會直伸,低窪便會充盈,陳舊便會更新。
2、退一步海闊天空
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類。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經 第四十一章》
譯文:光明之道恰似黑暗,進取之道恰似退守,直達之徑反而似曲折。
3、勇於不敢乃大勇
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道德經 第七十三章》
譯文:勇於強悍就會死,勇於柔弱則可活。
4、不可自居為大
是以聖人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道德經 第三十四章》
譯文:正由於得“道”的人不自居為大,所以它才是真正的至大。
5、大巧若拙的妙處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道德經 第四十五章》
譯文:直線的極端似曲線,巧妙的極致似笨拙,最善辯者卻似笨嘴。
6、智者改過而遷善
行善者不巧辯,巧辯者不良善。——《道德經 第八十一章》
譯文:善良的人不文過飾非無理狡辯,文過飾非無理狡辯的人不良善。
7、何必太在乎別人呢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則我者貴。——《道德經 第七十章》
譯文:我的話很容易理解,很容易施行。但是,天下人卻沒有人能夠理解,沒有人願意實行。言論要有主旨,行事要有主見。正由於人們所知太少,所以不了解我。了解我的人少,仿效我的人貴。
8、一切隨緣就好
道常無為,故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道德經 第三十七章》
譯文:道永遠什麽都不做,但卻無所不在。如果王侯能把握它,萬物都會自然發展。
9、平淡平和過一生
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道德經 第七十五章》
譯文:只有清靜恬淡無為者,才比看重養生的人高明。
10、大肚能容天下事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道德經 第十六章》
譯文:能夠認識自然規律的人是寬容的,寬容就會公平,公平就能無所不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