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國華融預計2018年淨利潤同比下滑超九成

每經記者:冷輝 每經編輯:盧九安

四大AMC之一的中國華融(02799.HK)於2月21日晚間在港交所發布公告,預計集團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歸屬於公司股東淨利潤較2017年同期下降90%–95%。

根據公告,本期業績預減的主要原因,一是集團於2018年度開始實施《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9號—金融工具》,受資本市場波動較大的影響,集團持有部分金融資產的估值下降較多;二是受集團收縮非主業、無優勢業務以及市場環境和信用風險暴露等影響,集團非金融子公司產生了較大的歸屬於公司股東的應佔虧損;三是受融資規模影響,本期集團利息支出同比大幅增加。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17年度報告顯示,中國華融2017年實現歸屬於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人民幣219.93億元,較上年增加人民幣23.79億元,增長12.1%,平均股權回報率18.1%,平均資產回報率1.6%。

值得關注的是,中國華融今日還在其官網發布公告稱,2019年度將進一步加大不良資產投入力度,進一步提高主業佔比,增強可持續盈利能力。重點向不良資產包、問題企業重組和市場化債轉股主業傾斜。

中國華融表示,2018年度公司回歸主業初見成效,業務結構明顯改善。其中,不良資產包業務收購規模繼續保持市場領先。據統計,2018年全國不良資產包市場整體推包規模6300多億元,市場整體成交規模4200多億元,中國華融的中標規模佔三成左右。同時,有多單市場化債轉股、問題企業重組項目落地實施。

中國華融還提到,2019年將聚焦不良資產主業,加快業務轉型調整,進一步提升主業可持續盈利能力。中國華融將進一步加大對不良資產主業的資源傾斜力度,重點向不良資產包、問題企業重組和市場化債轉股主業傾斜;加快風險隱患資產處置和存量資產盤活,進一步優化業務結構和資產結構。

具體來看,中國華融不良資產包業務將堅持以多收購和快處置並重,“優化定價”和“收包規模”兼顧,實現收購規模和處置回現同增長。問題企業重組業務將堅持以實質性重組為核心,安排專項規模支持問題企業重組業務,力爭做出3-5單有較大市場影響力的項目。市場化債轉股業務將專門設立“中國華融並購重組基金”,吸引社會資金參與,優選標的項目,重點服務於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國家重大發展戰略。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每日經濟新聞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