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環球時報社評:馬代政黨輪替,中馬合作邏輯不會變

馬爾地夫大選初步結果24日出爐,反對派長官人薩利赫宣布贏得選舉,現任總統亞明承認敗選。此前西方和印度輿論廣泛預測亞明會通過“虛假選舉”保住總統職位,直到23日投票形勢逐漸明朗後,仍在預言亞明會不接受選舉結果,然而所有這些預言都與實際情況南轅北轍。

薩利赫被西方和印度媒體普遍稱為“親印”長官人,而亞明則被指為“親華”總統,這次大選還被一些人描述成了“中印在印度洋上的角逐”,宣揚薩利赫的勝出將會產生強烈的地緣政治效果。我們認為這些分析在很大程度上都是誇張的,它們所依據的視角存在問題。

印度在馬爾地夫的地緣影響是天然的,其對後者的綜合影響可謂無處不在。中國與馬爾地夫近年發展經濟合作根本就不應被看作是中國去馬爾地夫侵蝕印度的影響力,是“龍象之爭”的又一回合。馬爾地夫希望有獨立發展和與世界各國開展合作的自主性,歡迎中國投資搞基礎設施建設,是馬代這種自主性的一部分。

馬代出現政黨輪替,但這種輪替反映的首先是其內政邏輯,而不是圍繞對外政策的鬥爭。可以預見,馬代的國家利益不會變,對優質外部投資的需求不會變,儘管政黨輪替的衝擊波有可能涉及方方面面,但中馬合作肯定不會首當其衝,因為那不符合馬爾地夫的利益。

外界願意從地緣政治的角度看馬爾地夫的政黨輪替,這是外界的利益視角。然而馬代自己的利益決定了,亞明政府不可能是西方和印媒所說的“親華”政府,而薩利赫政府今後的實際政策取向也不太可能與外界所認為的“親印”高度對應。馬爾地夫的外交政策將會有個大反轉,這應該是一些人的想象。

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不斷會有政權更迭。在全世界,這樣的更迭就更多了。然而中國的外交和對外合作大格局總的來看超越了各國的政黨輪替,因為中國的對外合作雖有很多是各國政府實施的,但受惠的是實實在在的國家利益。各國與中國的絕大部分合作經得起政黨輪替的考驗。

這是個和平發展的大時代,哪裡有那麽多地緣政治?中印之間都在改善關係,管控彼此在邊境地區的糾紛,兩國有什麽必要在外交領域劍拔弩張?一些媒體拿著放大鏡尋找可以證明“龍象之爭”的蛛絲馬跡,極力渲染它們的涵義,誤導了不少人的看法。

從長期看,我們相信,馬爾地夫繼續接受印度對它所產生的地緣影響不會改變它對中國投資的態度,它會以自己的方式發展與中印的關係。中國對“控制”馬爾地夫不感興趣,而且我們不認為那樣做是可行的,為此而與印度展開對抗性競爭,圖的是什麽呢?

從另一個角度看,我們也認為印度會逐漸以更開放的心態看待其有傳統影響力的國家與其他大國發展合作,因為這是全球化時代的大趨勢,地緣政治早已不是一切,零和規則早已被共贏合作的新現實瓦解。

當然,過去一些國家發生政黨輪替,確有個別同中國合作的項目受到嚴重影響。它們有些屬於中國在欠發達地區開展投資不可抗拒的風險,也有個別情況屬於立項時的基礎不夠牢固。中國作為新興投資大國在不斷總結經驗,中國投資項目的抗風險能力一定會越來越強。這樣的成熟不會是一個問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