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專業操盤手:給別人理財和給自己理財時有什麽不同?

如果你沒有找到一個當你睡覺時還在掙錢的方法, 你將一直工作到死!

——沃倫·巴菲特

文 / 巴九靈(微信公眾號:吳曉波頻道)

身為吳曉波頻道的編輯,小巴經常被問到的一個問題是:

你們在理財方面是不是很厲害啊?

但說來也奇怪,吳曉波頻道采編組的同事大多不善此道,除了剛需買房,平時就做做基金定投、買買理財產品。有的風格還特別佛,設置了系統自動定投後,就扔在那裡不管了。

只有一個人例外。

月半同學在加入頻道采編組之前,是某私募公司的操盤手。

她所在團隊的交易方式在江浙一帶赫赫有名,名曰“漲停板敢死隊”。聽起來嚇人,做起事來也極其彪悍:日常交易中,他們幾乎不看別的漲跌,單單瞄準那些即將漲停的股票,然後在判斷它即將漲停的那一刻,持有數百萬甚至千萬資金瘋狂衝刺。

這也意味著,他們必然會買到這個股票當天的最高價。

接下來的事情就刺激了。

在他們的體系中,如果第二天這隻股票如願漲停,甚至在未來幾天繼續漲停(又稱連板),即為交易成功,收益相當可觀。

但是,如果第二天這隻股票沒有漲停,即便它最終還是漲了2%、5%,這次操作則很有可能被團隊定性為失敗。

“敢死隊”為何如此“貪心”?

月半解釋道:“因為這種操作手法,是在當日最高價買入,也就意味著,如果判斷失誤或遭遇行情逆轉,在交易的當天,就極可能承受最大20%的風險。”

“2%、5%的浮盈,在這種風險面前,根本不算什麽,其對應的收益,起碼要在30%以上才說得過去。”

小巴看得雲裡霧裡,但大致也明白,在這種“敢死”的交易背後,蘊藏著一套風險與收益自洽的操作邏輯。它要求操盤者必須具備極其精準的預判能力,同時嚴格遵循制定的交易紀律。所以每天閉市後,“漲停板敢死隊”還必須進行大量且複雜的複盤工作,並不斷修正優化自己的操作戰略。

“你就算是忙完了,躺在床上,想到第二天要麽是10%的漲停板,要麽是低開低走直接暴虧,這感覺就好像是在懸崖上睡覺一樣。

小巴還記得當時面試她,問她為什麽想跳槽,甚至可以說是轉行來頻道寫稿維持生計。

她回答說:我想每天可以睡個好覺。

月半同學加入頻道後,因為她之前的工作經歷,大家也常常向她谘詢一些理財問題。

於是小巴就問她:你自己做投資,和幫別人投資,會有什麽不一樣嗎?

月半同學說:“當然不一樣。自己投資只要了解自己就好了,但幫別人投資,就要學會把脈他們的交易心態和風險承受能力。你要知道什麽樣的方法更適合對方。”

“漲停板敢死隊”之所以膽大,是因為作為私募,檢驗其業務能力的,往往是一年來獲得的絕對收益,為了贏得競爭,需要盡可能地把收益做大,這才發明出了這樣一種看似極端但收益增長同樣很瘋狂的做法。

但是作為普通人來說,這無疑太耗費心力和成本了。

那麽月半同學自己的投資方法是什麽樣的呢?

“圈裡有一句經典的話:不吃魚頭,不吃魚尾。什麽意思呢?就是說,真正懂股票的人,他不會去貪圖賣在最高點,也不會執念於非要買在最低點。你去看那些炒股散戶群裡的人,如果他們總愛誇耀自己買在最低點、賣在最高點,那他們一定是完全不懂交易的人。”

想要吃到一條完整的魚,是人性的貪婪,就像不是所有人都能突破自己的心理障礙,敢於在漲停的價位買股票。但是真正懂的人,卻明白放棄執念。就好像做基金定投,我們總會提到微笑曲線。

沒能理解投資精髓的人,總是盯著微笑曲線的底部,而真正懂得理財的人,只要吃到微笑曲線下行區域的那部分,不管最終那個微笑有多深,買到就是賺到。

拋開股票交易,在“我的財富計劃”裡,小巴就遇到過不少這樣的案例。

在春節前,“我的財富計劃”課程老師就建議大家抓住當下房市淡季進行房產投資。等到過完年,突然有個90後學員跑來找小巴。原來他聽了老師的建議,在春節期間湊足了房款首付。結果年後去看,發成屋價已經飛漲。

“那我到底還要不要買房呢?現在的錢只夠付小居室了。”

對於仍然有能力去投資的前提下,答案依然是:買。房價雖然已經上漲,但從長期來看,在整體經濟走在上行通道的狀況下,資本市場必然是會長期上行。所以,只要用戶能夠判斷這個房子是好的產品,其價值是高於當前的市場表現的,就可以果斷下手。

這就是所謂的“不吃魚尾”,雖然已經過了房市的最低點,但是只要沒到“魚頭”,投資者還是可以享用到“魚身”。

再比如最近“我的財富計劃”後台收到的最多的提問:因為整體走牛,所以基金也開始上漲,那我應該賣掉之前在下滑期買進的基金嗎?

如果你是穩健派,漲幅如果已經到達了你的預期目標,那麽此時賣出,仍然算得上是一筆成功的投資。

如果你是激進派,當然可以選擇繼續持有,甚至你可以繼續定投,雖然沒有吃到最低點,但是鑒於目前的點位還沒到高位,此時買進雖然不比在前期購入劃算,但也是一筆有盈利的投資。

當牛市進入後期,再賣出,只要不貪心地去吃魚頭,無論如何都是可以盈利的。

這個時候,你一定很想問小巴,好,我可以讓自己不要貪心去追求魚頭魚尾,但問題是我根本不知道什麽時候是魚頭,什麽時候是魚尾呀。

月半同學拋出一句金句:“任何心態問題本質上都是技術問題。”

從理論上來講,投資股票是你長期看好一家企業,認為其價值會不斷上漲,但中國的股市乃至其他投資領域,仍處於一種近似“野外求生”的環境,在這種情況下,實戰的經驗有時候比正確的理念本身更重要。

而這也就是為什麽“價值投資論”的大成者巴菲特在中國的幾次投資都以失敗告終,畢竟水土不服。

所以,在中國市場,除非是那些長期作戰、熟悉其間規則、投入大量精力在持續研究的專業人士或團隊,一般的小玩家是很難生存的。

是啊,在交易中,許多人都有盡善盡美的美好願望,但是太執著於什麽時候買、什麽時候賣,說到底其實是一場心理和技術的博弈,而最好的走向,是技術成為心理的決定因素。

風險一直在,但卻可以通過技術被控制甚至被量化。只要掌握了更多的能力,控制和承受損失的能力也就越大。

所以,如果你連魚頭和魚尾都分不清,那不如就跟隨會吃魚頭魚尾的人提升自己的技能。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