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老君藥材小課堂:溫通經脈的好藥材——桂枝!

大家好!

我是小小君

小小君將繼續和大家一起走進老君藥材小課堂

傳承老君智慧,弘揚中醫藥文化

今天我們學習的中藥材是——桂枝

課前一分鐘

桂枝小故事

相傳清代浙江有一戶姓倪的富戶,一天,他的小妾生病。名醫金慎之診察之後 ,認為病人所患為傷寒。於是用了醫聖張仲景的名方「桂枝湯。」由於病人體質較弱,金大夫特意隻用了桂枝 5 分(約 1.5 克)。病家拿了藥方到一家名叫「三益堂」的藥店抓藥,誰知藥店櫃上新來了一個夥計,他竟然把桂枝的量抓成了 5錢(約 15 克)。病人服了取回煎好的葯後,次日就一命歸西了。倪家懷疑是大夫開錯了葯,於是把金大夫告上了縣衙。經過查對藥方和藥渣,才發現是桂枝的藥量出了致命的錯誤,金大夫才得以雪洗冤屈。為了警示後人,縣官還命三益堂藥店在死者的墓旁建立了一座「桂枝亭。」

古籍摘要

1.《醫學啟源》:「《主治秘訣》:去傷風頭痛,開腠理,解表,去皮膚風濕。」

2.《本草經疏》:「實表祛邪。主利肝肺氣,頭痛,風痹骨節疼痛。」

3.《本草備要》:「溫經通脈,發汗解肌。」

今日課程

桂枝

來源:

本品為樟科植物肉桂 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乾燥嫩枝。

別名:

柳桂

產地分布:

主產於廣西、廣東及雲南等地。

採收加工:

春、夏二季採收,除去葉,曬乾,或切片曬乾。

性狀:

本品呈長圓柱形,多分枝,長30~75cm,粗端直徑0.3~lcm。表面紅棕色至棕色,有縱稜線、細皺紋及小疙瘩狀的葉痕、枝痕和芽痕,皮孔點狀。質硬而脆,易折斷。切片厚2~4mm,切麵皮部紅棕色,木部黃白色至淺黃棕色,髓部略呈方形。有特異香氣,味甜、微辛,皮部味較濃。

飲片:

除去雜質,洗凈,潤透,切厚片,乾燥。

性味歸經:

辛、甘,溫。歸心、肺、膀胱經。

功能與主治:

發汗解肌,溫通經脈,助陽化氣,平沖降氣。用於風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經閉,關節痹痛,痰飲,水腫,心悸,奔豚。

藥物使用:

【散寒活絡丸】中為臣葯:祛風濕療足膝痛

【小兒肺咳顆粒】中為佐葯:溫脾腎之陽,扶助正氣

【風痛安膠囊】中為佐葯:溫通經脈,散寒止痛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