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七絕和七律的區別,不僅僅在於字數

我們說七絕,一般是指屬於近體詩中的絕句,即律絕。

而不合格律的七言絕句,我們稱為七言古絕。

也就是七言絕句分為七言律絕和七言古絕。這是格律體和古風的,也就是近體詩和古體詩的區別。

七律則指近體詩中的七言律詩,這個不會像絕句一樣產生歧義。

所以,題主應該是問遵守格律的近體詩中間的七言律絕和七言律詩有什麽區別。

那就簡單了,我們從格式和內容兩方面來看。

格式區別

七絕四句,四七二十八字。七律八句,七八五十六字。這是最根本的區別:在格律詩中,四句稱絕句,八句稱律詩,八句以上就是排律了。

至於律句平仄關係,押韻,句子之間的平仄“對”、“粘”規則,因為同屬格律體,這些都是一樣的。

比較大的區別就是對仗了。絕句(包括七絕)是不要求對仗的。而律詩的頜聯、頸聯(中二聯)是必須對仗的。絕句對仗,是詩人文采好,但不是必須的: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但是律詩如果頸聯不對仗,直接就是出律了,會被劃為古體詩。我們找一首七律,大家看中二聯的對仗: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我們可以看到頷聯“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頸聯“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兩聯是對仗的。這是規則,所有七律都必須遵守的。

這是七絕和七律在格式上的最大區別。

內容區別

這裡是指普遍寫法,肯定有不同的或好或歹的新奇構思,這裡不予討論。

七絕和七律從內容上來說普遍遵守“起承轉合”的寫法,但是又略有不同。仍然以上面兩首詩做例子。

七律的句子是七絕的一倍,所以“起承轉合”四個字的對應是以一聯兩句為部門。

首聯“起”,一般寫景,交代時間地點環境事由相關。“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去哪裡尋找武侯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樹茂密的地方。

頷聯“承”,承接首聯,深化寫景或寫事,描述、鋪陳,豐富作品層次。“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這就是詳細寫景色。碧草照映台階自當顯露春色,樹上的黃鸝隔枝空對婉轉鳴唱。

頸聯“轉”,宕開一筆,另找角度,奇峰突起一般也在此聯。“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轉入寫諸葛亮這個人。三顧茅廬頻繁的商論天下大計,輔佐兩代君主的老臣忠心耿耿。

尾聯“合”,一般承接頸聯繼續,但是要照應首聯,稱之為“合”。“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可惜出師伐魏未捷而病亡軍中,常使歷代英雄感慨淚濕衣襟!既承接頸聯發出感慨,又合回首聯遊丞相祠堂淚滿襟。

再看七絕。

七絕字數少,所以是首句“起”,第二句“承”,第三句“轉”,最後一句作情感的爆發,以第三句的“轉”作為基礎,把感情發射出去,不再“合”,留下空白給人遐想。這是絕句和律詩不同的地方。

起:“楊花落盡子規啼”,交代時間。花落完子規啼鳴之時。交代時間。

承:“聞道龍標過五溪”,交代事由。我聽說您被貶為龍標尉,要經過五溪。

轉:“我寄愁心與明月”,轉換抒情。我把我憂愁的心思寄托給明月。

結:“隨風直到夜郎西”,深化感情。希望能隨著風一直陪著你到夜郎以西。

注意這裡結句只是承續第三句的意思,並沒有合回首句的起,而是思維發散,意在詩外了。

以上就是七絕和七律的區別。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