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慢性附睾炎的臨床表現及中醫藥治療方法

慢性附睾炎可由急性附睾炎遷延而來,但多數患者並無明顯的急性發作史。少數患者可以有

附睾炎反覆發作的病史。慢性附睾炎臨床上較多見,可由急性附睾炎遷延而成。

臨床表現

該病多無明顯臨床癥狀,部分患者可有陰囊疼痛、發脹、下墜等感覺,疼痛可放射到下腹部

及同側大腿內側。查體時可觸及附睾頭及尾部腫大,質地較硬或呈結節狀,有壓痛;附睾與睾丸的界限清楚,精索和輸精管增粗並有壓痛。超聲檢查:可顯示陰囊內容物的影像,但確定診斷應靠病理學檢查。

西醫治療及預防:

本病使用抗生素效果不明顯。慢性附睾炎多同時伴見慢性攝護腺炎,可採用慢性攝護腺炎的

治療方法治療,配合熱水坐浴,攝護腺按摩,如慢性附睾炎多次反覆發作,可考慮做附睾切除。預防:不壓迫會陰部,性生活有規律。平時注意熱敷,以改善局部循環,促進炎症的吸收,戒煙酒、咖啡、辛辣刺激食物等。

中醫治療

中醫學認為該病主要是由於濕熱下注、痰濕、瘀血等因素阻滯,導致局部氣血不暢所致。局部痰濕、瘀血阻滯,鬱結日久,從而形成局部硬結。

治療上以疏肝散結、行氣止痛為主。

分型治療:

慢性附睾炎多為濕熱瘀滯之證。

主證:附睾腫大,自覺隱痛或脹痛,或有陰囊下墜感,舌質瘀暗,苔黃膩,脈滑數。

治法:清熱利濕,行氣化瘀,軟堅散結止痛。

方葯:四逆散合消瘰丸加減。

方解:方中柴胡、枳實、橘核、烏葯疏肝行氣,玄參、貝母、夏枯草、連翹、黃柏、知母清熱化痰軟堅散結,芍藥、甘草緩急止痛。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