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解密茅台鎮:茅台仍一瓶難求 代買一瓶酒可獲400元報酬

6月30日,國酒茅台正式更名為貴州茅台。半年多以來,茅台集團發生了不少重大變化,比如制定領導打招呼記錄制度,茅台原董事長袁仁國被雙開,集團發生重大人事變動等。作為國內知名酒企,茅台集團的每一次變動都成為關注的焦點,同時也惹來不少爭議。無論是茅台的投資者、經銷商,還是依托茅台酒生存的茅台鎮人,雖在茅台的一次次潛流暗變中悲喜交替,但依然停不下忙碌的腳步。

文/片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劉雲鶴

大門上“國酒”倆字已經被拆除

7月2日下午,一進入茅台鎮地界,茅台酒的廣告,以茅台命名的建案、道路等便鋪天蓋地地進入眼簾。自從表述更名後,一些建築物上的廣告還沒來得及更改,依然寫的是國酒茅台。不過茅台集團大門上原來寫的“國酒茅台”中,“國酒”二字已經被拆除。

更名過後的茅台集團似乎沒受什麽影響,包裝車間的機器依然在高速運轉,包裝工人們整齊地坐成一排,系繩、裝盒……動作利索幹練。釀酒車間也不斷傳出隆隆作響的聲音,雖然旁人無法進入,但依然能聞到濃濃的酒糟味。

但在這忙碌的步伐背後,卻是人事上多次暗流湧動,更迭交替。

第一次大的變動無疑是袁仁國時代的結束。今年5月,據貴州省紀委監委消息,袁仁國嚴重違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大搞權權、權錢、權色、錢色交易,大肆為不法經銷商違規從事茅台酒經營提供便利,嚴重破壞茅台酒行銷環境;大搞“家族式腐敗”,最終被雙開。

自從去年5月份袁仁國突然離任後,李保芳便開始接棒掌舵茅台集團。不過,今年7月2日,茅台再次更換了集團領導班子,李保芳不再擔任中國貴州茅台酒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職務,不再代行貴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職責;李靜仁任中國貴州茅台酒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代行貴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職責;萬波任中國貴州茅台酒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劉剛任貴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財務總監。

售酒點排起長龍 茅台仍一瓶難求

無論茅台怎麽更名,人事如何變動,茅台酒還是一瓶難求。在茅台鎮只有兩處茅台直銷點,一處是國酒文化城,一處是茅台國際大酒店。不過這兩處售酒地點也設置了諸多購買條件。前一處地點憑借身份證一個月只能購買一瓶,後一處地點只有入住的客人才能購買,並且一人只能購買兩瓶。

7月4日下午,在茅台國際大酒店的一樓,不少人已經在一處寫有“貴州茅台”的門市門口排起了長隊,門口還有專門維持秩序的保安。有工作人員推來一車箱裝的茅台,還沒等進店,就圍上來一撥客人,保安只好上前將人群驅散開,扯著嗓子不停喊著排隊。這些顧客都是茅台國際大酒店的客人,很多人不惜花費700元到幾千元不等的房費來獲得買酒的資格,在他們心中,名字變了,但酒沒變。而在國酒文化城內也是如此,很多人專門花60元門票進來排隊購買茅台酒,儘管只能買一瓶,但是相對於住酒店的途徑,成本要低很多。

無論是選擇哪個地點,在他們心中,如此大費周章入手“茅台”,都是值得的。有白酒行業的經銷商表示,茅台酒本就供不應求,還有不少經銷商喜歡囤貨,尤其是茅台更名之後,囤貨得多了,市面上能流動的茅台少之又少,很多人付出大代價入手茅台酒也可以理解。

代買一瓶酒可獲400元報酬

因為種種購買條件的限制,茅台鎮也催生了“代買”群體。在酒店蹲點的酒販子劉洪告訴記者,他們為了能夠收購茅台酒,專門在此蹲點,委託入住這裡的客人幫忙買酒,可獲得100元到400元不等的費用。如果客人能夠買到五星級的茅台酒,可以獲得400元的報酬。“會根據茅台酒的級別對客人的報酬進行定價。”劉洪講述,“有些客人過來入住就是為了買酒,所以我們會盯那些為了別的事情而來的客人。能夠拿到報酬,很多客人還是願意做的。”

劉洪講述,有時他們也會自己花700多元開一個最便宜的房間來獲得買酒資格,儘管如此,還是能從中獲得不少差價。“有些酒就算除去雇人和開房的成本,一瓶倒賣後也能賺取上千元的差價,好的時候一個月就能倒賣幾十瓶茅台。”

茅台鎮摩的司機李先生除了是司機還幫人買酒,“據點”就在國酒文化城。他可以憑借自己的身份證一個月買上一瓶茅台,並且他還會花錢雇買手去買,一瓶酒的報酬是200元。“有些客人不願意排隊,或者有些人趕時間不想自己排隊,如果有人能幫著排隊購買,多花點錢他們也是願意的。”

不能只有茅台 應該百花齊放

其實,在行業人士看來,只要酒的品質沒有變,更不更名其實對茅台的銷售不會有什麽影響,茅台去掉“國酒”二字後,反而能為白酒行業其他品類的酒提供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誰做得好,誰就是國酒,這樣其他的白酒企業也更有乾勁兒,有利於優化市場競爭環境。”一名當地的白酒經銷商告訴記者,不能只有茅台,應該百花齊放。

一位網名叫“茅台900元真不算高”的茅台投資者表示,茅台去國酒化首先是遵守商標法。至於銷售問題,貴州茅台酒已經得到廣大消費者的認可,它的歷史淵源不可更改,沒有國酒稱號它也是“無冕之王”,所以去國酒化並不會影響其銷售。

領導班子更換,有人覺得,從整體上看是好事,資本層和經營層至少在形式上有所分離,符合上市公司的治理準則。資料顯示,李保芳自經貿委空降、李靜仁自水庫和移民局空降,這次班子更替,一些領導層並不是從茅台內部培育出來的人才,不再遵循茅台內部培養提拔接班人的傳統。

此外,白酒分析師蔡學飛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袁仁國被查以及貴州茅台內部持續的一系列反腐動作,肯定能有效打擊市場上的囤貨、炒貨現象,對茅台酒價格回歸正常水準有一定引導作用。

茅台鎮兩千酒廠,盼著茅台漲價

赤水河畔遍地酒企酒商,銷售“傍大哥”靠緣分

一進入貴州省茅台鎮,一股濃濃的酒糟味撲鼻而來。“中國第一酒鎮”的名號,也能從這酒氣中感受到一二。

茅台鎮因出“茅台”酒而聞名天下,但茅台鎮的酒不止“茅台”一種。茅台的品牌地位給整個茅台鎮的白酒行業帶來了不少發展機遇,眾多酒企搭上便車,但真正走出去的並不多。當地人表述,茅台鎮大大小小的酒廠加起來有2000多家,但是注冊過的卻只有300多家。

酒企遍地

儘管有赤水河穿過,7月的茅台鎮還是乾燥、炎熱,靠近河畔的空氣中,彌漫的酒糟味更是濃烈。河畔旁、山坳間,大大小小的酒廠到處可見。

茅台鎮的酒企不少是沿河畔兩岸駐扎,順著赤水河行走,製酒企業、賣酒商家密密麻麻連成一串。茅台鎮的白酒廠家到底有多少?有人說有2000多家,有人說有3000多家或者更多。但是,最保守的數字是不低於2000家,而注冊過的卻只有300多家,其中,知名酒企不過十來家。

當地一名白酒經銷商李先生告訴記者,這個數字是有依據的。前幾年,當地有一個管理模式,所有酒廠按照窖坑收費,最後有點規模的酒廠統計出來有2000多家,這還不算小型的私人作坊。

李先生介紹,茅台鎮的白酒行業黃金時期集中在2008年到2013年,在這段時間,白酒廠家迅速擴張,競爭激烈,銷售業績也是連年攀升。

除了獨特的地理環境等優勢,很大程度上是借力茅台的影響力。公開資料顯示,2009年以後成為白酒第一品牌後,茅台再次發力,為茅台鎮的白酒行業發展帶來了機遇。加上貴州省政府以及相關政策的支持,各路資本開始投資茅台鎮的白酒資源,一時間,這個赤水河畔的小鎮,白酒產業遍地開花。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我們去外地推銷鎮上的白酒品牌,說了品牌很多人都不知道,但是我們說是茅台鎮的,對方就會‘另眼相看’。”李先生開玩笑說,“有種傍上了大哥的感覺。”

蹲點售酒人

茅台鎮的獨特氣候環境和地勢優勢,成就了茅台酒,也成就了茅台鎮的白酒行業。反過來,茅台鎮的白酒行業也成就了茅台鎮人。用當地人的話說,在茅台鎮,家家戶戶都稱得上是酒家。除了生產酒、賣酒、在酒廠打工等,還出現了蹲點售酒人。和普通的銷售不同,他們有固定的售酒地點,比如茅台集團大院、景區門口,只要有人提到酒或者問路,總會有一些陌生人湊上前來詢問是否買酒。

賀先生就是蹲點售酒人之一。他的工作範圍集中在茅台集團一處包裝車間前不過幾百平的空地,就在小小的範圍內,他卻能“狩”來不少生意。他說,當年茅台用了村裡的土地,自己曾有機會進茅台集團工作,但他當時只有十九歲,因為不懂事就沒去,這麽多年過去了,雖有遺憾但是不後悔,如今成為一名蹲點售酒人,不但自由,收入也很可觀。“我賣好幾個品牌的酒,客戶有大有小。”賀先生說,像自己這樣的蹲點售酒人不少,就這幾百平的空地就有十幾個蹲點售酒人,茅台集團的其他地方也有不少。

為什麽選擇這樣的方式售酒?賀先生帶著茅台鎮人特有的自豪感概括道:“以前都是茅台走向世界,現在是世界走向茅台。”

這種蹲點售酒人在茅台鎮隨處可見,買酒人也是來來往往不斷。不過,業內人士介紹,賣的酒很可能是貼牌,買的酒也不一定是真酒。

借力“茅台”

一個小鎮承載著幾千個酒廠,整體的生存環境還是比較艱難,上有茅台地位不可撼動,下邊還有大大小小的酒廠在激烈競爭。很多廠家都盼望著茅台能夠漲價,茅台只要一漲價,它們的生存空間就會變大,銷量就能明顯提升。“我們盼著茅台漲價,茅台一漲價,我們的業績馬上也就上來了。”一名售酒人員告訴記者,其實很多企業都願意向茅台看齊。“都想能做得像茅台一樣,茅台酒在鎮上也起到了一個榜樣的作用,對其他酒企來說有利有弊吧。”

茅台鎮大大小小的商業街,幾乎都被賣酒的商店佔滿。記者發現,很多酒家的名字中都帶有茅台二字,如果不仔細看,會以為是茅台酒。比如有“茅台鎮散酒”“茅台鎮酒”,等等,似乎總想跟“茅台”二字聯繫起來。在茅台鎮的商業街上,賓館以酒命名,就連早餐店都是掛在品牌酒名之下,想找到一家其他的商店似乎都很難,看得人眼花繚亂。隨便一問這些開賓館、早餐店的老闆,他們都有自己的酒廠。

一家正規酒廠的工作人員秦先生介紹,在茅台鎮,很多酒企是家族企業,一些家族企業沒有股東,這樣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是,有的股東多的酒企商業氣息更濃,他們要保證企業快速賺錢,所以酒的品質是沒有保證的,他們會大量收購其他無牌酒廠產的基酒,而家族式酒企相對來說要好很多。壞處是,決策權隻掌握在一個人手中,也容易出問題。

他還稱,白酒市場競爭激烈,相互擠壓也相互依托,酒企成本高、投資大,一些正規酒企為了生存也會賣散酒,賣給有品牌的銷售公司,對方賺取差價。就連鎮上部分比較有名的民營酒企品牌都有可能會賣散酒。

銷路靠“緣分”

茅台鎮酒廠眾多,不但自己內部競爭,還要和整個貴州乃至全國的白酒行業競爭,除了品質是共識,對於如何拓展銷路,如何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記者得到的最多的回答就是“靠緣分”。這個“緣分”在當地白酒行業人看來,是人脈、人品、運氣的集合。

“在這個圈子裡,要想做好酒的品質是無可爭辯的,但是很多酒的品質都是不錯的,那只能靠為人了,為人好了你人脈自然就廣,人脈一廣,銷路也就多了起來。”另一名經銷商告訴記者,除了通過“熟人”銷售,再就是靠運氣和緣分,面對一個陌生人,如何才能將你的酒推銷給對方,運氣和緣分很關鍵。“在這個圈子,人笨可以教,但是人品不好、心態不好,堅決不行。”

“我們廣告其實投得也不多,只在一家衛視投了廣告。”茅台鎮十大品牌酒之一的廠家內部人員告訴記者,他們主要還是通過網絡渠道在銷售。除此之外,茅台鎮每年都有糖酒會,眾多白酒品牌在一起展示,互相交流,爭取更多走出去的機會。

目前,茅台鎮的酒企主要依靠外銷。上述經銷商表示,儘管整個茅台鎮的酒加起來數量龐大,但有人在數據上統計過,這裡所有的酒加起來拿到整個中國市場上,平均每家每戶分不到三瓶,這就說明,茅台鎮的酒還是沒有徹底走出去。

不過茅台鎮人對以後的銷路還是信心滿滿,“中國這麽大,何況還要走向世界。”

茅台曾九次申請“國酒”

從6月30日開始,“國酒茅台”正式改名叫“貴州茅台”,告別了曾經使用多年的“國酒”宣傳語。6月29日上午,茅台微信公眾號名稱由“國酒茅台”悄然更名為“貴州茅台”。而打開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網站,上面也沒有了“國酒”字樣。

“國酒”二字的變化,意味深長。過去17年間裡,茅台就國酒商標曾9度發起申請,均被駁回。

公開資料顯示,茅台首次向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提交“國酒茅台”商標注冊的申請發生在2001年9月,最接近成功的一次也是茅台最後一次發起申請,是2012年7月,茅台集團申請注冊的“國酒茅台”商標獲得初審通過,但在3個月的公示期內,工商總局商標局收到了多家酒企提交的異議書近百份。

國家商標評審委員會在決定書中認定,“國酒茅台”這一商標中的“國酒”文字成為茅台集團注冊商標的組成部分獨佔使用,易對市場公平競爭秩序產生負面影響,不予核準注冊。

2018年8月13日,茅台集團在官網發布消息稱,放棄“國酒茅台”商標注冊申請,撤銷此前對商標委和當初對“國酒茅台”提出商標異議的31家白酒企業的訴訟申請,並向國家商標評審委員會致歉,稱“國酒茅台”商標注冊申請已歷時十多年,對國家商標評審委員會複審決定,茅台集團“充分尊重,也樂於接受”。

今年6月12日,茅台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李保芳表示,“國酒茅台”商標將於6月30日前停用。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