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羅嫻:《夢境》及其背後的故事

寫在前面:

早在歐洲研習藝術電影期間,羅嫻的研究方向是歐洲藝術電影中關於主觀心理現象及主觀視角的表現方式,以及由此引發的關於“現實”的思考。意大利新寫實主義的電影採用真實場景和非職業演員,作品中展現的“現實”難以解讀、定義,與虛擬之間的界限也模糊不清。

而法國新浪潮一些作者電影中角色認定的“現實”則是他們記憶和夢境的心理投射,例如阿倫·雷乃的《廣島之戀》與《去年在馬裡昂巴德》。羅嫻認為攝影的本質決定了它很適合去展現這些主題,如蘇珊·桑塔格在《論攝影》中闡述,“攝影是接近現實的當下通路,但是這種接近現實的實踐結果確是另一種製造距離的方式。以影像的方式佔有世界,確切地說,就是重新體驗現實世界的非現實和疏遠。”攝影作為“表述真實的語言”, 該如何去展現主觀心理?這是羅嫻在《夢境》 系列中持續探討的主題。

《夢境》主題闡釋

從 2014 年底開始,《夢境》是羅嫻的長期攝影項目之一。它是作者試圖通過影像語言來展現主觀、私密的心理體驗和內心世界的一種嘗試。羅嫻在作品中展現的大多數是人們的夢,亦有其他心理體驗,包括幻覺、失憶、錯覺、欲望和 夢想。被攝者回憶中的夢境碎片轉化成了畫面中鋪陳的豐富細節,他們進入重建的場景,自由演繹當時的心理體驗。當然,完全還原最初的夢境是不可能的,按 下快門的那些瞬間,羅嫻作為攝影師與被攝者一起參與了這些夢的重建,從某種 程度上改寫了夢的敘事。而觀眾看到這組作品的同時,也參與了敘事的重建。

為了創作該系列作品,羅嫻一直在世界各地尋找夢,不僅是因為它們打動了她,也因為神秘莫測的主觀世界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結。這個系列的作品即是她沿著晦暗不明的潛意識走廊對各種心理體驗的持續探索。

《夢境》組照,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類似電影劇照。每一次拍攝就像拍攝一部電影短片,涉及到大量的前期溝通、文本寫作、以及場景細節的還原, 並賦予被攝者空間自由演繹。《夢境》中的關鍵人物,肯定是做夢的人,另外就是敘事者“我”,我們如影隨形。“我”是連接現實社會與這些“夢者”的橋梁,是鼓勵、引導他們回憶自己的夢境或是其他心理體驗的感召者,是呈現這些隱秘幽深的,高度親歷性體驗的作者。但是“我”又幾乎是隱形的。這組作品的主體採用 “自敘體”的敘事形式,它是非常主觀的表達。被攝者在“敘述的我”和“被敘述的我”之間,在“夢”與“醒”之間騰挪。夢是連接他們白天和黑夜的橋梁,它們深深植根於生活,使做夢的人能在時間和空間裡自由往來。

《夢境》背後的故事

——羅嫻

Miu,紐約,2015

這張照片曾刊登為《中國攝影》雜誌2017年12期封面,拍攝於2015年4月,地點在美國紐約上城的Morris Jumel Mansion。美國首任總統喬治·華盛頓曾帶領部下於1776年在這棟歷史悠久的古宅短駐。名為Miu的日本籍芭蕾舞演員當時正在紐約百老匯學習,我在時代廣場的街頭與裝扮特別的她相遇,一杯咖啡之後,我們決定合作。Miu的夢境蘊含著一個關於重生的劇本,及某種隱喻,而那次拍攝也拉開了我“夢境”項目創作的序幕。

Bill,紐約,2015

我在“夢境”系列中試圖展現的大多數是夢境,亦有其他心理體驗,如幻覺記憶、夢遊、失憶、錯覺、欲望、夢想等。當然,這些心理碎片不可能完全還原當時的情景,在按下快門的瞬間,我作為攝影師一同參與了故事的重建,改寫了夢境。而觀眾看到作品的同時,也從某種程度上參與了故事的重建。這張作品展現了我的朋友比爾關於與失去的戀人親密關係的夢境的重建,拍攝地點在紐約下城一家古老的咖啡館。

Mattia,紐約,2015

這張作品則是關於我的朋友,意大利藝術家馬提亞關於人與自然的疏離的夢。馬提亞小時候跟他的外婆住在位於意大利比薩的一棟老房子裡,直到八歲時外婆離世,才搬去羅馬和父親一起生活。我和馬提亞在布魯克林郊區找到一棟極為接近他外婆家室內裝潢風格的房子。馬提亞非常驚訝,因為兩棟房子不光是裝飾風格相似,從畫面右側看不見的窗戶望出去,竟然能看到類似童年時外婆打理的小花園。馬提亞心裡,一直住著他的外婆和花園裡的那片樹。他在拍攝的三個小時內,一直若有所思地在房間內徘徊,大部分時候沉浸在自己想象的空間裡,他記憶中的這些樹木,小馬提亞的守護神們,就像美國詩人W.S. Merwin詩歌裡所描繪的,“不需要會結果實,只需按自己的意願成長,一半沐浴在陽光裡,一半徜徉在水波中。在風中站成沉默,站成永恆。”

Jessie,紐約,2015

“夢境”系列非常像一個時空置換的通道,我守在人物的潛意識深井邊,無數閃耀著藍色熒光的夢境碎片汩汩向上湧出,我嘗試兜住這些來自內心深處的泡沫,再沿著黑暗的通道爬回白晝的岸邊,拚湊出一幅幅關於這些人物的心靈地圖。這張作品詮釋了一個女人關於私密記憶的藍色的夢。

《夢境》策展語

——葉明文

羅嫻的《夢境》系列,在她摁下快門的時機,拍攝者和被攝者之間都同時進入事件的狀態,而這個事件,似乎看不出前因,也覺察不到未來,處在飄忽不定的情境,是非正常邏輯下的敘事和抒情。觀看的人試圖找到一點線索或某種含義,最終卻沒有答案。就這樣,不知不覺地被畫面吸引進去,總想體味出什麽,這大概就是夢境的美妙之處,也是作品的美妙之處。

正因為有了對畫面的好奇和追問,從這個意義上講,《夢境》的描述是有效的,並且它是沒有明確事件的描述。畫面中的人物在被定格的瞬間,似乎都處在不確定的狀態,是攝影師體驗對方描述夢的記憶或心理感受後,營造出平常所看不見的景象。羅嫻最獨到的攝影語言是:她能提煉出恍惚迷離又幾乎真實的像場,讓情緒和行為處於“遊動”之中,從而將夢境嫁接到圖像中來。

同時,《夢境》拓寬了影像的表現領地,向未知的意識領域探索,作品是非常純粹的關於意識的描寫,不再強調真實事件的感動或震撼,而是帶你進入遐想、舒緩和不可觸摸的氛圍。

羅嫻,湖南嶽陽人,先後於英國威斯敏斯特大學、英國愛丁堡大學和法國巴黎第一大學學習,主攻歐洲電影研究,獲碩士學位。2014年赴美國國際攝影中心(ICP)學習藝術攝影,並獲得該中心頒發的2015年度“麗塔•希爾曼傑出獎”。曾參與過中國和海外影視劇、紀錄片拍攝等工作。其作品曾在美國國際攝影中心、阿爾勒攝影節、美國Edition One畫廊等地展出,並發表在包括馬格南圖片社、《英國衛報》、《美國攝影》、美國《照片》期刊、《圖片新聞》期刊、法國Lenscutlure及《中國攝影》等期刊或出版物。

2016年 法國瑪格南圖片社首屆國際攝影大賽藝術類入圍獎,是此次大賽中唯一獲獎的華人攝影師。

2017年《夢境》入選第26屆全國攝影藝術展覽和第33屆《美國攝影》年冊。

2017年《夢境》獲法國Lensculture2017年度“曝光獎”。

2017年《西藏組照》系列入選2017年度美國Photolucida TOP 50 Critical Mass,並獲得法國巴黎國際攝影獎銀獎。

2017年 《曲珍》獲美國《圖片新聞》肖像獎金獎和英國朱莉亞·瑪格麗特·卡梅倫獎。

2017年 《洞庭湖漁民》組照獲美國國際攝影獎和國際年度攝影師提名獎。

2018年 獲平遙國際攝影大展“優秀攝影師”獎。

2018年 發起《農民工婚紗照》大型公益攝影項目。此項目在社會上獲得熱烈反響,獲《人民日報》、新華社、央視新聞、《中國青年報》、日本NHK World等國內外逾40家主流媒體的報導,即將全面展出。

2019年 獲第九屆中國人像攝影十傑。

鳴謝:2019深圳國際攝影大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