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冠心病二級預防的「ABCDE」方案,你都掌握了嗎?

冠心病二級預防是指對已經發生冠心病的患者採取防治措施,目的是改善癥狀,降低病死、病殘率,同時防止冠心病複發。冠心病二級預防用藥應遵從「ABCDE」方案。

A: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製劑(ACEI)、抗血小板治療(Anti-platelet therapy)及抗心絞痛治療(Anti-angina therapy)

1. ACEI

ACEI能顯著降低冠心病患者的死亡率和再發心血管事件的風險,是冠心病預防和治療的重要藥物之一。冠心病患者應用ACEI應遵循3R原則,即:Right time(早期、全程和足量);Right patient(所有冠心病患者只要可以耐受,ACEI 均應使用);Right drug(選擇安全、依從性好的ACEI 藥物)。

相關閱讀:這10種情況,冠心病患者如何合理應用ACEI?

2. 抗血小板治療

目前臨床應用的抗血小板藥物包括阿司匹林和P2Y12抑製劑,如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等。

對於確診冠心病的患者,若無禁忌證(如近期活動性消化道大出血、腦出血等),所有冠心病患者均應長期服用阿司匹林80~100 mg/d,CABG後應於6 h內開始使用阿司匹林。若不能耐受,可用氯吡格雷75 mg/d代替。

發生急性冠脈綜合征(ACS)或接受PCI治療的患者,需聯合使用阿司匹林100 mg/d和氯吡格雷75 mg/d治療12個月。ACS患者PCI術後也可口服普拉格雷10 mg/d或替格瑞洛90 mg/d、2次/d,代替氯吡格雷聯合阿司匹林,療程12個月。

表1 冠心病二級預防常用抗血小板藥物一覽表

3. 抗心絞痛治療

硝酸酯類藥物能減少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灌注、緩解心絞痛癥狀,常聯合負性心率藥物如β受體阻滯劑或非二氫吡啶類CCB治療慢性穩定型心絞痛(CSA)。聯合用藥的抗心絞痛作用優於單獨用藥。

舌下含服或噴霧用硝酸甘油僅作為心絞痛發作時緩解癥狀用藥,也可於運動前數分鐘使用,以減少或避免心絞痛發作。長效硝酸酯類藥物用於降低心絞痛發作的頻率和程度,並可能增加運動耐量。長效硝酸酯類藥物不適宜治療心絞痛急性發作,而適宜心絞痛的慢性長期治療。

用藥時應注意給予足夠的無葯間期(通常每日應有6~8小時的間歇期),以減少耐藥性的發生。如勞力型心絞痛患者日間服藥,夜間宜停葯;皮膚敷貼片白天敷貼,晚上除去。

表2 抗心絞痛治療常用藥物硝酸酯類藥物及非二氫吡啶類CCB一覽表

B:β受體阻滯劑(β Blocker)與控制血壓(Blood pressure control)

1. β受體阻滯劑

如無禁忌證,β受體阻滯劑應作為CSA的初始治療首選藥物之一。心肌缺血面積較大(>10%)且無癥狀的患者則必須使用β受體阻滯劑。建議優先使用選擇性β1受體阻滯劑。

用藥後要求靜息心率降至55~60次/分,嚴重心絞痛患者如無心動過緩癥狀,可降至50次/分。對於CSA患者臨床首選的β1受體阻滯劑,常用藥物包括美托洛爾、比索洛爾、阿替洛爾,宜由小劑量開始(即目標劑量的1/4),若患者能夠耐受,建議逐漸增加至目標劑量:比索洛爾10mg,每日1次;美托洛爾50~100 mg,每日2次(緩釋片200 mg,每日1次);阿替洛爾25~50 mg,每日2次。

給藥劑量應個體化,可根據患者癥狀、心率及血壓隨時調整藥物劑量,撤葯或停葯過程應漸進緩慢。

2. 控制血壓

目標:血壓<130/80 mmHg。

所有患者根據需要接受健康生活方式指導:包括控制體品質、增加體力活動、限量飲酒、減少鈉鹽攝入、增加新鮮蔬菜水果攝入,注意發現並糾正睡眠呼吸暫停;血壓≥140/90 mmHg的患者開始給予降壓治療,首選β受體阻滯劑、ACEI或ARB,必要時加用其他種類降壓藥物。

C:戒煙(Cigarette quitting)與控制血脂(Cholesterol lowering)

1. 戒煙

戒煙是心肌梗死後二級預防的重要措施。對於有吸煙史的患者,應勸導其戒煙,並建立隨訪聯繫,對於煙癮較大、煙齡較長的患者,如戒煙有困難,可採用尼古丁替代物治療。用尼古丁口膠和貼片來減輕患者的尼古丁戒斷癥狀,並可減少因為戒煙所造成的體重增加。

2. 控制血脂

穩定性冠心病患者LDL-C的目標值應<1.8 mmol/L(70 mg/dl)。對於極高危患者(確診冠心病合併糖尿病或ACS),治療目標應為LDL-C<1.8 mmol/L(70 mg/dl)。對於ACS患者,主要達標值為LDL-C水準降至1.8 mmol/L(70 mg/dl)。如某些患者LDL-C水準能降至1.4 mmol/L(55 mg/dl)以下,則不需減少藥物劑量。

為達到更好的降脂效果,在他汀類藥物治療基礎上,可加用膽固醇吸收抑製劑依折麥布10 mg/d。高TG或LDL-C水準增高的高危患者可考慮聯用降低LDL-C的藥物和一種貝特類藥物(非諾貝特)或煙酸類藥物。

D:合理飲食(Diet)與控制糖尿病(Diabetes control)

1. 合理飲食

目標:每天攝人蔬菜300~500 g,水果200~400 g,穀類250~400g,魚、禽、肉、蛋125~225 g(魚蝦類50~100 g,畜,禽肉50~75 g,蛋類25~50 g),相當於鮮奶300 g的奶類及奶製品和相當於乾豆30~50 g的大豆及其製品。

食用油<25 g,每日飲水量至少1200 ml;減少鈉鹽攝入,在現有水準的基礎上先減30%,逐步達到每天食鹽攝人在5 g以內;增加鉀鹽攝入,每天鉀鹽≥4.7 g(含鉀多的食物有堅果、豆類、瘦肉及桃、香蕉、蘋果、西瓜、橘子等水果以及海帶、木耳、蘑菇、紫菜等)。

2. 控制糖尿病

目標:糖化血紅蛋白≤7%。

所有冠心病患者病情穩定後應注意空腹血糖檢測,必要時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指導並監督患者改變生活方式,包括嚴格的飲食控制和適當運動,無效者使用降糖藥物;強化其他危險因素的控制。

E:運動(Exercise)與教育(Education)

1. 運動

體力活動和運動是心臟康復的重要部分,但運動前應做足準備運動,這樣可以使心血管對運動的反應調節比較平緩,減少心律失常,減少總的耗氧量。每次活動強度、時間應根據患者的不同情況而定。運動強度以運動時稍出汗,輕度呼吸加快但不影響講話為宜。

對於老年人,多伴有各種功能紊亂和身體狀況下降,他們的康復鍛煉要加強監督指導,並經常接受顧問,這能夠最大限度地減少繼發的冠脈事件發生,提高功能儲備。

2. 教育

院內康復期的患者最容易接受健康教育,因此是最佳的患者教育時期。為患者分析發病誘因,從而避免再次發病。讓患者了解冠心病相關知識,避免不必要的緊張和焦慮,控制冠心病危險因素,提高患者依從性;同時對患者家屬的教育也同樣重要。一旦患者身體狀況穩定,有足夠的精力和思維敏捷度,並且知曉自己的心臟問題,即可開始患者教育。

對於出院後的患者,也應對患者和家屬進行健康教育,包括飲食和營養指導,改變不良生活習慣(戒煙、限酒),如何控制體品質和睡眠管理等。

參考文獻:

[1] 陳紀言, 傅國勝, 傅向華, 等. 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製劑在冠心病患者中應用中國專家共識[J]. 中國循環雜誌, 2016, 31(5):420-425.

[2] 國家衛生計生委合理用藥專家委員會, 中國藥師協會. 冠心病合理用藥指南[J]. 中國醫學前沿雜誌:電子版, 2016, 8(6):19-108.

[3] 謝培傑. 冠心病二級預防的研究進展[J]. 中華現代護理雜誌, 2011, 17(7):774-776.

[4] 范虞琪, 王長謙. 冠心病二級預防的規範化藥物治療[J]. 中華全科醫師雜誌, 2015, 14(11):9-9.

[5] 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 冠心病康復與二級預防中國專家共識[J]. 中華心血管病雜誌, 2013, 41(4):267-275.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