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深入田間地頭 中國農大連續4年開設《農村認知體驗課》

中新網北京7月7日電(馬學玲 張馨心)每天從晨讀與晨練做起,朗讀田園詩歌,體察村民的待人接物和生活方式,參與簡單勞作,體會農耕經驗……這不是影視作品取景,而是中國農業大學開設的特色課程。

圖為活動現場。杜寇 攝

7月1日至5日,最新一期《農村認知體驗課》在北京市懷柔區琉璃廟鎮的八寶堂、雙文鋪、青石嶺等五個村子裡開展,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全部240餘名大一學生參與了這次活動,14名教師和專家擔任指導。

實際上,這已是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連續第四年為大學生開設《農村認知體驗課》,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在此次體驗課中,來自發展、社會、法學、傳播、英語五個專業的學生分駐五個村落,每天從晨讀與晨練做起,朗讀田園詩歌,跟隨村民徒步登山,與大自然親密接觸,感受農民與自然間的互動,引領學生“向土地尋求答案”;與村民座談,體察村民的待人接物和生活方式,建立與村民的感情;組建文藝隊,鼓勵學生融入村民中來,以合作表演的形式拉近兩者心的距離;開設新媒體平台,以圖文及視頻形式宣傳文旅資源,探索農村傳播新模式;組織學生參與簡單勞作,體會農耕經驗,在實踐中向農民學習。

圖為清晨學生集體晨讀。趙雪嬌 攝

經過本次實踐活動,同學們有了很多的感觸與收獲。

“通過跟村民的接觸,我們了解到很多信息,這比書本上獲得的更加生動,更加貼近生活。我們也對鄉村建設、新農村面貌有了新的認識。”傳播182班的郭荷昕說。

來自發展181班的張梓萌表示,人都是靠相處才會發現別人的閃光點的,遇到的村民都特別淳樸善良,發現其實農村生活也可以很幸福。

圖為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傳播系學生與村民交談。胡珍瑜 攝

“地圖上密密麻麻的鄉村,眾星拱月般散落在城市周邊,二者的距離看似很近,實際上卻很遙遠。”課程負責老師、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教授何慧麗喟歎。

她表示,目前中國大學生中來自農村的比例逐年下降,即使是在以農業學科為主的中國農業大學,近三年農村生源的學生一直徘徊在20%左右,大多數青年學生成長在物質極大豐富的年代,缺少對農村生活的切身體驗,難以理解“三農”的當代意義。

“如果他們不能全面地理解農村,未來的城鄉觀念可能進一步固化甚至異化。”

圖為當地村文藝隊成員與領隊老師合影。周宇文 攝

何慧麗對當代大學生逐漸“去農化”現象感到深深的憂慮,因此在四年前主導開設了這門《農村認知體驗課》。她說,希望在鄉村教育缺位的情況下,通過實踐課親身體驗鄉村,讓大學生在農村學會做人、做事、做學問。

力主開設《農村認知體驗課》,這與何慧麗早年鄉村建設的經歷也密切相關。在河南省蘭考縣和故鄉羅家村的一系列鄉村建設實踐取得的成果,堅定了她“帶大學生下鄉”的決心——

她曾在題為“如何用知識反哺故鄉”的講座中指出,“任何一種知識都是有源頭的,是有其時代使命和社會土壤的。只有根植於本土和實踐的學術,才不會空洞,才有長久的生命力。知識返鄉是時代使命,愛故鄉的背後是社會土壤滋養”。

圖為中國農業大學2019年《農村認知體驗課》結課合影。崔欣然 攝

何慧麗指出,通過課程實踐培養大學生做人、做事、做學問三者合一的能力,是農村認知體驗課的本質追求。新農科需要的不僅是科研能力強的技術人員,更多需要的是真正了解過、參與過、嚮往著、深愛著農村的德智兼備型人才。重新審視鄉村的優點,並且對其進行發掘和保護,最終恢復鄉村的優點,這是新農科建設的重要使命。為此,大學教育需要培養學生探索中國“三農”的現實問題和出路的能力與責任感。

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黨委書記景發表示,開設《農村認知體驗》新課程,積極探索培養關注鄉村與發展的人才工作新模式,帶領大學生走進鄉村、感受農村,克服對農村的刻板印象,有利於大學生更好地接受、回饋農村,扎根土地,將所學的專業課知識真正運用到實踐中去,將學識轉化為有價值的生產力。(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