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除了吃月餅,中秋節還能怎麽過?

今日中秋。

中秋,成節於唐朝,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下半年最為重要的節日。

提到中秋就會想到“賞月”“吃月餅”,但中秋與月的結緣要遠遠早於唐代。

|清·金農《月華圖》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禮記》,《禮記·月令》上說:“仲秋之月,日夜分,雷始收聲。“古人將一年分作四季,每季分為三月,以孟、仲、季排序。因此,仲秋之月指的就是農歷八月之月,月圓之日為八月十五,因此中秋也被稱為”三秋之分“,也是現在俗稱的“八月半”。

古人崇尚自然,講求順應時節,因此對日、月變化等自然規律尤為重視。祭月原是古代帝王的禮製。《周禮》孔疏上記載:“天子常春分朝日,秋分夕月”。《史記》應劭的注中也寫道:“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這就是“春祭日,秋祭月”這個說法的由來。

秋分曾是傳統的“祭月節”,後來的中秋節則是由傳統的“祭月節”而來。據考證,最初“祭月節”是定在“秋分”這一天,不過由於這一天在農歷八月裡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圓月。而祭月無圓月則大煞風景,所以後來就將“祭月節”由“秋分”調至了中秋。

|清·高其佩·《蟾宮折桂圖》

與國家祭月關心天象、重視農桑不同,民間對月亮的感情,更多的是一種向往。

上古有神話嫦娥奔月,《淮南子》中也有“月中蟾蜍“的傳說。而在入秋月圓之際,更有許多的與月亮有關的詩句。兩漢《古詩十九首》中就有“明月皎夜光,促織鳴東壁。”“三五明月滿,四五蟾兔缺。”“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緯。”等詩句。

南朝《子夜四時歌》中秋歌共十八首,其實有八首提到明月。而這首 “秋風入窗裡,羅帳起飄揚。仰頭看明月,寄情千里光。“已經將仰望秋月與寄情千里之外連結在一起,形成”賞月思人“的文化符號。

|明·張路《月殿嫦娥圖》

不過,隨著經濟的發展,國家逐漸富足,皇家中秋時的活動也不再僅僅是關注國本生計的祭祀、祈福等,而發展出了“賞月”“玩月”等娛樂活動。據歷史學家推斷,中秋節賞月的風俗,最初就是由宮廷中興起,之後擴散到民間的。

《太平廣記·神仙二十二·羅公遠》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開元中,中秋望夜,時玄宗於宮中玩月。公遠奏曰:‘陛下莫要至月中看否。’乃取拄杖,向空擲之,化為大橋,其色如銀,請玄宗同登。約行數十裡,精光奪目,寒色侵人,遂至大城闕。公遠曰:‘此月宮也。’見仙女數百,皆素練寬衣,舞於廣庭。玄宗問曰:‘此何曲也。’曰:‘霓裳羽衣也。’玄宗密記其聲調,遂回,卻顧其橋,隨步而滅。且召伶官,依其聲調作霓裳羽衣曲。”

相傳唐玄宗在中秋夜於宮中賞月,經神仙指引來到月宮,見月宮仙女作舞甚為優美。於是唐玄宗暗自記下曲調,依曲創作出了《霓裳羽衣曲》。

也許這只是後人驚歎於《霓裳羽衣曲》的絕妙而臆想的夢幻故事,但我們也由此得知,唐朝宮中便盛行起“玩月”的風俗。

|宋·馬遠《邀梅賞月圖》

宋代文人朱翌在其《曲消舊聞》中說:“中秋玩月,不知起於何時?考古人賦詩,則始於杜子美。”杜甫的確留下了許多中秋賞月的詩作,如《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其一]

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

轉蓬行地遠,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棲見羽毛。

此時瞻白兔,直欲數秋毫。

[其二]

稍下巫山峽,猶銜白帝城。

氣沈全浦暗,輪仄半樓明。

刁鬥皆催曉,蟾蜍且自傾。

張弓倚殘魄,不獨漢家營。

還有《十六夜玩月》:

舊挹金波爽,皆傳玉露秋。

關山隨地闊,河漢近人流。

谷口樵歸唱,孤城笛起愁。

巴童渾不寢,半夜有行舟。

中唐文人歐陽詹也曾寫《長安玩月詩序》:“八月於秋,季始孟終,十五於夜,又月之中。稽之大道,則寒暑勻,取之月數,則蟾魄圓。”可見,中秋時節賞月賦詩在唐代已經在文人墨客中盛行。

|宋·李嵩 《月夜看潮》

中秋節被正式定為八月十五是在宋代,南宋吳自牧在《夢梁錄·卷四·中秋》中寫道:“八月十五日中秋節,此日三秋恰半,故謂之‘中秋’。

接下來,文中記載了南宋都城臨安市中慶賀中秋的盛況:

“此際金風薦爽,玉露生涼,丹桂香飄,銀蟾光滿,王孫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樓,臨軒玩月,或開廣榭,玳筵羅列,琴瑟鏗鏘,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歡。

至如鋪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團子女,以酬佳節。雖陋巷貧窶之人,解衣市酒,勉強迎歡,不肯虛度。此夜天街賣買,直到五鼓,玩月遊人,婆娑於市,至晚不絕。蓋金吾不禁故也。”

此時的中秋節已經是全民狂歡的盛大節日,上至王孫公子、富家巨室,下至鋪席之家、貧窶之人都要闔家團圓,賞月、逛夜市、歡飲達旦,不肯虛度。

|清·陳枚《月曼清遊圖之瓊台賞月》

宋代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卷八·中秋》中也有北宋都城東京開封府慶賀中秋的記載:

“中秋節前,諸店皆賣新酒,重新結絡門面彩樓噱頭,畫竿醉仙錦旆。市人爭飲,至午未間,家家無酒,拽下望子。是時螯蟹新出,石榴、榲勃、梨、棗、栗、孛萄、弄色棖橘,皆新上市。中秋夜,貴家結飾台榭,民間爭佔酒樓玩月。絲篁鼎沸,近內庭居民,夜深遙聞笙竽之聲,宛若雲外。閭裡兒童,連宵嬉戲。夜市駢闐,至於通曉。”

北宋時中秋吃蟹和各色瓜果的風俗已經開始,一種“餅必圓,分瓜必牙錯,瓣刻如蓮花”的時令點心也在宮廷內和民間流行起來。“月餅”的定名還要感謝蘇軾,他作了一首名為《月餅》的絕句:

小餅如嚼月,

中有酥和飴。

默品其滋味,

相思淚沾巾。

因為蘇軾名氣大,這首詩流傳廣,才漸漸地就有了“月餅”這個名字。

|明·謝時臣《謫仙玩月圖》

而到了明清兩代,中秋節的慶賀活動更是盛行不衰。民間興起了“拜月”的習俗,各家都要設“月光位”,在月出方向“向月供而拜”。明代陸啟泓《北京歲華記》中記載:“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宮符象,符上免如人立;陳瓜果於庭,餅面繪月宮蟾免;男女肅拜燒香,旦而焚之。

清朝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中記載:“每屆中秋,府第朱門皆以月餅果品相饋贈。至十五月圓時,陳瓜果於庭以供月,並祀以毛豆、雞冠花。是時也,皓魄當空,彩雲初散,傳杯洗盞,兒女喧嘩,真所謂佳節也。唯供月時男子多不叩拜。”這就是俗話講“男不拜月“的緣故。

|清·錢杜 《潯江月夜》

但最令人向往的還是張岱《陶庵夢憶》中在蘇州歡度中秋的一篇散文,張岱回憶中的那個虎丘中秋夜是中國古代社會最後的繁華盛景,也是至今人們心中對真正的“古典園林”與“中秋佳節”的想象:

“虎丘八月半,土著流寓、士夫眷屬、女樂聲伎、曲中名妓戲婆、民間少婦好女、崽子孌童及遊冶惡少、清客幫閑、傒僮走空之輩,無不鱗集。自生公台、千人石、鵝澗、劍池、申文定祠,下至試劍石、一二山門,皆鋪氈席地坐,登高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鋪江上。

天暝月上,鼓吹百十處,大吹大擂,十番鐃鈸,漁陽摻撾,動地翻天,雷轟鼎沸,呼叫不聞。更定,鼓鐃漸歇,絲管繁興,雜以歌唱,皆“錦帆開,澄湖萬頃”同場大曲,蹲踏和鑼絲竹肉聲,不辨拍煞。更深,人漸散去,士夫眷屬皆下船水嬉,席席征歌,人人獻技,南北雜之,管弦迭奏,聽者方辨句字,藻鑒隨之。二鼓人靜,悉屏管弦,洞蕭一縷,哀澀清綿與肉相引,尚存三四,迭更為之。三鼓,月孤氣肅,人皆寂闃,不雜蚊虻。一夫登場,高坐石上,不簫不拍,聲出如絲,裂石穿雲,串度抑揚,一字一刻。聽者尋入針芥,心血為枯,不敢擊節,惟有點頭。然此時雁比而坐者,猶存百十人焉。使非蘇州,焉討識者!”

|明·謝時臣《虎丘圖卷》局部

虎丘八月半,當地人以及客居的人、官員和他們的家小,還有各色表演者、妓女、美女、孌童、奴仆、江湖騙子等各色社會上的人都聚集在一起。從生公台、千人石、鶴澗、劍池、申文定祠,下至試劍石、一二山門,所有人都鋪席而坐,從高地望去,就像大雁停在沙地,晚霞鋪在江上。

天色漸漸黯淡,月亮升起了,你能聽到百十處的地方在演奏著樂器,其中還有合奏的曲目,比如名曲“漁陽摻撾”,大吹大擂,各式的樂器都有。動地翻天,雷轟鼎沸,呼叫不聞。

|明·謝時臣《虎丘圖卷》局部

初更時分,鼓聲漸歇,絲竹樂器又開始演奏起來,還能聽到有人在歌唱,都是像“錦帆開”、“澄湖萬頃”這樣的著名曲段。眾人一起喧鬧,樂器與歌聲交雜,場面歡樂。

二更天,人們漸漸散去,官員們和家小都坐船去水中遊玩。每個桌上都有人在表演節目,南北的歌曲混雜在一起,管弦交替,聆聽的人仔細分辨著歌詞,品味其中的意味。

|明·謝時臣《虎丘圖卷》局部

到了夜深時分,管弦的音樂也沒了。只聽到一縷洞蕭之音,哀澀清綿。到了後半夜,一輪圓月掛在空中,氣氛肅靜,人們都不出聲了,蚊虻四處飛動。忽然,一個人來到舞台上,高坐在石上,既不吹簫也不拍打樂器,放聲歌唱,聲音如絲一般,裂石穿雲,吐字抑揚,一板一眼,聽的人十分仔細,心潮澎湃卻又不敢拍打節奏,惟有點頭。這個時候坐著的觀眾還有百十個人,秩序井然。若不是來到蘇州,怎能看到如此的景致?

從古至今,中秋不斷被賦予著更多的意味。而對太空距離愈來愈近的現代人來講,也許佳節的意義已經比原來淡化了許多。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許仍未改變。

值此佳節,對家人和身邊人說一句“中秋節快樂”吧!

更多中秋民俗常識、詩詞典故,戳此查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