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全球最大汽車聯盟掌門人被檢方帶走 被捕時間頗微妙

有高管承認戈恩已經“實現了重要的改革,他所取得的成就是不可否認的”,但他表示,這麽多權力交由一個人是一個問題。

綜合編輯 | 《中國企業家》記者陳睿雅

頭圖來源 |視覺中國

據朝日新聞,雷諾董事長兼CEO、日產汽車會長卡洛斯·戈恩(CarlosGhosn),因涉嫌過少申報自身報酬、違反《金融商品交易法》,於11月19日傍晚被東京地方檢察院特搜部以自願同行方式帶走。涉嫌合謀的董事凱利(Greg Kelly)也被逮捕。目前,檢方特搜部未透露兩人是否承認罪行。

受此消息影響,雷諾股價當日下跌8.43%。逮捕發生於日本時間昨天下午4點後,但日產與三菱股價均有震動,收盤時日產下跌5.85%,三菱下跌5.56%。

事發後,19日晚,日產CEO西川廣人在總社舉行記者會,確認戈恩存在有價證券報告中少記載報酬金額、為私人目的支出投資資金、為私人目的支出經費這3項行為。此次調查為期數月,日產方面全力配合檢方:“以內部舉報為發端,經過監事指出問題,在公司內部調查中得到了確認。已超越遺憾一詞,感到強烈的憤怒和沮喪。”

據法國《費加羅報》,日產將於本周周四對董事會改組問題進行投票。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表示,“現在斷言事實還為時過早”,而且“法國將對聯盟和雷諾集團的穩定極其警惕”。

戈恩的帝國

現年64歲的戈恩出生於巴西的一個黎巴嫩家庭,從米其林開啟職業生涯。1996年,他受時任雷諾CEO路易·施偉澤(Louis Schweitzer)邀請加入雷諾,擔任執行副總裁,負責採購、研發、工程和製造業務,被視為繼任者。

1999年3月,日產汽車淨負債多達200多億美元、瀕臨破產之際,卡洛斯·戈恩長官的雷諾提出為日產提供緊缺的資金,與日產結成聯盟的建議。聯盟建立初期,由於日產財務狀況不佳,日產出讓了36.8%股權給雷諾,卻只能在此後條件允許時再購買雷諾股權。戈恩於該年出任日產COO,並表示,如果不能實現2000財年扭虧,2002財年淨利潤4.5%,將辭職。

戈恩改革的關鍵是縮減成本,因此他又被稱為“成本殺手”,其當時計劃2002年財年末之前裁減2.1萬名員工,關閉5家工廠,最終日產於2001年5月實現扭虧為盈。2001年6月,戈恩正式升任日產CEO,4年後,升任雷諾汽車總裁和第九任CEO。

據公開資料,目前法國雷諾持有日產43.4%的股份,擁有等額投票權,是日產最大的股東;而日產持有雷諾15%股份,對於雷諾沒有投票權。2016年5月,以油耗違規問題曝光為契機,日產汽車斥資2370億日元收購了日本三菱汽車34%的股份,成為後者的最大單一股東。雷諾-日產-三菱聯盟由此誕生。

據界面新聞,2017年,雷諾汽車集團全年銷量同比提升8.5%,至376.1萬台;日產汽車提升4.6%,至581.6萬台(其中含英菲尼迪品牌的24.6萬台);而三菱汽車銷量漲幅達到10%,至103萬台。如果分開計算,日產汽車去年的銷量在全球銷量榜上排名第六,雷諾則排名第九。與此同時,2017財年,日產營收11.95兆日元(約930億歐元),經營利潤為5748億日元,雷諾營收587.7億歐元,淨利潤51.1億歐元。

如果大眾汽車集團旗下斯堪尼亞及曼恩重卡的20萬台全球銷量不被納入統計,那麽雷諾日產聯盟(含三菱)2017年的銷量已超過大眾汽車集團。這意味著,雷諾-日產-三菱聯盟成為“全球最大汽車製造商”。

事實上,戈恩還有更遠大的設想。2017年9月15日,新聯盟發布了“Alliance 2022”(“聯盟2022”)新一輪戰略規劃。規劃提出,到2022年,聯盟將基於可適用於多個細分市場的新電動車模塊化平台和部件開發出12款全新純電動汽車,而聯盟內三家成員將有針對性地在中國、日本、美國和歐洲等細分市場部署電動車型。此外,規劃擬定了聯盟屆時全年新車銷量1400萬輛、營收2400億美元的目標,預期到2022年,三者將實現每年100億歐元的協同效應。

此外,今年年初的CES上,戈恩宣布雷諾-日產-三菱共同設立風投基金(Alliance Ventures ),將在未來5年,每年拿出2億美元,總共出資最高10億美元投資各種新創技術,包括電池、自動駕駛汽車、車聯網和人工智能等技術。該風投基金由雷諾、日產分別出資40%,三菱出資20%。

一位汽車行業資深人士告訴本刊,日本企業在自動駕駛方面有統一的布局。2018年3月,包括豐田、日產、本田在內的6家日本主機廠以及6家零組件公司宣布將在高精地圖等8個領域共同研究,以對抗在自動駕駛領域領跑的歐洲企業與美國谷歌。

帝國的裂縫

根據《每日新聞》整理,戈恩每年從雷諾、日產和三菱分別領取收入。2017財年,戈恩在日產獲得7.35億日元(大約人民幣4518萬元),在雷諾獲得740萬歐元(大約人民幣5859萬元),在三菱獲得2.27億日元(大約人民幣1395萬元)。東京地方檢察廳稱,戈恩涉嫌在日產汽車公司證券報告中披露少於實際金額共約49.87億日元報酬(大約人民幣3億元)。

西川廣人年長戈恩一歲,現年65歲。他於1977年加入日產,並於2013至2016年期間擔任日產的首席競爭官(chief competitive officer)。2006至2016年期間,西川廣人曾是雷諾董事會成員之一。

西川廣人稱,針對戈恩的揭露讓他極其震驚,他承認戈恩已經“實現了重要的改革,他所取得的成就是不可否認的”。但他表示,這麽多權力交由一個人是一個問題。“我必須說,這是戈恩時代的消極側面”,“未來,我們需要確保我們不依賴於一個特定的個體”。他還表示,戈恩一事,不會對日產、雷諾和三菱汽車的聯盟產生影響。

在此之前,2017年被視為戈恩“放權”的開始。2017年4月,聯席CEO西川廣人正式接替日產CEO一職,戈恩僅保留聯盟董事長的職務。2018年,戈恩降低了30%的薪水,並任命了雷諾二號人物蒂埃裡·博洛雷(Thierry Bollore)擔任COO。

一位行業人士告訴本刊,此次戈恩被捕的時間頗為微妙,“為什麽這個時候爆出來?”

早在2015年,法國政府即力主雷諾與日產合並,一度招致兩國政府關係緊張。法國政府當前持有雷諾公司15%的股份。今年以來,雷諾、日產將合並的傳言再起。

2018年3月,戈恩在一次採訪中透露,為確保聯盟在其退休後繼續穩固發展,未來要將整合機能優勢最大化,並且不排除雷諾、日產合並的可能性。戈恩表示,聯盟之間已經具備建立緊密資本聯繫的能力,卻因法國政府的參與而被干擾。“只有當法國政府不再進行乾預時,事情才能變得透明,而我也相信,這一天會在不遠的未來成為現實。”戈恩曾說。

據路透社消息,雷諾此前已聘請法國巴黎銀行作為售股顧問,日產則聘請了日本野村證券。隨後,有消息稱雙方正在討論深化合作的計劃,日產未來擬將收購法國政府手中所持有的雷諾公司15%的股份。為了實現聯盟的股權架構平衡,為將來可能的聯盟合二為一並成為世界第一大汽車製造商打好基礎,戈恩曾設計過一種過渡性組織架構:由一家荷蘭基金會對雷諾、日產以及三菱汽車的管理層進行監管,而最終三家企業將合並成總部設在荷蘭阿姆斯特丹的全球性汽車集團。

5月15日,在日本橫濱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當被外界問起雷諾日產合並的問題時,西川廣人表示,日產與雷諾的合作夥伴關係非常重要,但日產的獨立性也不容忽視,因此未來將重新考慮雙方相互的投資比率,不過兩家企業合並的提議卻“毫無價值”,甚至會產生“副作用”。

據法國媒體,2018年11月20日16點(格林尼治時間7點)過後不久,戈恩的私人飛機在東京羽田機場降落,隨後戈恩被日本檢方帶走。日本司法界人士透露,在日本的羈押可持續23天,但可以在保釋前獲釋。

上述汽車行業資深人士向本刊表示,雷諾-日產-三菱聯盟能否保持穩定、將取決於繼任者是誰。

參考資料:

《2017年全球銷量最大的汽車公司是大眾?雷諾日產表示不服》,界面

《沒有可能! 戈恩澄清雷諾“吞並”日產三菱傳言》,界面

《雷諾日產聯盟或更近一步,國內車企巨變中迎來機遇》,晨哨網

《官方回應雷諾日產兩年內無合並打算,戈恩續約穩固聯盟架構》,晨哨網

《日產大變革 西川廣人將接任戈恩任唯一CEO》, 新浪汽車

《成本殺手戈恩成立“最大汽車企業風險投資基金”的目的是什麽?》 ,汽車預言家

《日產全球CEO不願雷諾日產合並的3個理由是什麽?》,汽車預言家

。END

值班編輯:高歡歡 審校:武昭含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