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時隔三年QDII額度重啟:新增83億美元 12家機構嘗鮮

  時隔三年QDII額度重啟:新增83億美元,12家機構嘗鮮

  澎湃新聞記者 陳月石 來源:澎湃新聞

  經過預熱後,時隔三年,QDII額度正式重新開始增加。

  國家外匯管理局4月25日更新的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投資額度審批情況表顯示,截至2018年04月24日,QDII總獲批額度已經達到983.33億美元,較3月29日更新的QDII額度審批增加了83.4億美元。

  QDII(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是指在人民幣資本項下不可兌換、資本市場未開放條件下,在一國境內設立,經該國有關部門批準,有控制地,允許境內機構投資境外資本市場的股票、債券等有價證券投資業務的一項制度安排。

  2015年3月,QDII總獲批額度已經達到899.93億美元,接近國務院批準900億美元的QDII總額度上限。因此,從2015年4月起至今,外匯局都未再批準新的QDII投資額度。

  在擁有QDII額度的四類金融機構中,30家銀行合計持有的QDII額度保持不變,依舊是138.470億美元,證券類機構的QDII額度增加最多,從原本的375.5億美元提高到了435.2億美元,增加了59.7億美元;保險類機構的QDII額度從308.53增加近20億美元到了328.43億美元,信託公司的QDII額度增加近4億美元到81.3億美元。

  同時,有12家機構第一次從國家外匯局手裡拿到QDII額度。具體來說,天弘基金、東方基金、財通基金、興證證券、中加基金、浦銀安盛基金和國壽安保基金共計7家基金公司首次獲批QDII額度,不過額度並不高,從1.3億美元到2.6億美元不等;中華聯合財產保險、光大永明人壽保險、國華人壽保險和大地財產保險4家保險公司也分別拿到了1.2億美元至2億美元的QDII額度;第一次獲得QDII額度的信託公司只有一家,長安國際信託拿到了1.8億美元額度。

  同時,部分原本就手握QDII額度的機構在原本的額度上有所增加:其中,太平洋人壽獲得的新增額度最多,從原本的3.5億美元大幅增加13.3億美元到了16.8億美元;此外,9家基金和1家券商也新增了QDII額度,最多的是博時基金,增加10億美元,信託公司中只有中海信託增加了2億美元QDII額度。

  對於本次QDII額度的增加,國家外匯局此前已經進行過“劇透”。

  4月11日,國家外匯局就表示,要遵循巨集觀審慎管理思路,針對不同類型機構的業務特徵,綜合考慮QDII機構管理資產規模、內控合規等因素,秉持公平公正、公開透明的原則,穩步推進QDII各項工作,更好滿足境內市場主體跨境資產配置需求。

  在2015年下半年人民幣匯率貶值、跨境資金波動的背景下,QDII這種“走出去”的制度安排也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國家外匯局多次公開對QDII制度作出澄清,強調“QDII業務運行正常”,外匯局並未要求QDII機構暫緩發行新的QDII產品等。

  隨著人民幣貶值預期的扭轉和跨境資金流動呈現均衡走勢,央行和外匯局提出,將對QDII制度進行進一步研究,基調是更加方便市場主體開展跨境投融資。

  對於新增額度分配的原則,國家外匯局新聞發言人王春英隨後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外匯局會秉承公開、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則,針對不同類型機構的業務特徵,綜合考慮QDII機構管理資產規模、內控合規、額度使用情況等,按照資產管理能力或者資產規模一定比例來分配額度。

責任編輯:張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